河南省金融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4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构建2009—2017年河南省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等模型对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的整体态势、空间分布特征、空间聚类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河南省经济金融整体耦合度较高,耦合协调度早期较低,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2)河南省各市耦合度空间分布较为均衡,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差异大,发展存在两极分化。(3)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度呈现负的空间自相关,郑州作为发展较好的城市,对周围城市的发展具有虹吸效应。
  关键词:经济发展;金融发展;耦合协调;空间演变
  本文索引:王高展.<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3):-086.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7(a)--05
  目前在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张晓燕(2012)[1]利用混合、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金融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产生辐射效应促进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潘辉等(2013)[2]通过建立嵌入金融集聚内生变量的新内生增长模型,发现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不同地区因金融集聚程度不同导致区域实体经济增长不同。金融集聚度越高的地区, 实体经济发展越好。赵辉(2019)[3]认为金融集聚有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区域经济增长可以为金融集聚提供支持力。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经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的有颜洪平等(2016)[4]、王吉恒等(2018)[5]朱建华等(2019)[6]、熊晓炼等(2020)[7]。
  河南省是中部经济大省。近年来,河南省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上取得一定成效[8],2019年河南省GDP位居全国第五。作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一环,研究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对推动河南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的研究中,较多是从金融集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角度研究金融对经济的贡献的角度进行研究[9~11],缺乏从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河南省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从耦合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河南省经济金融进行研究,过对河南省经济与金融系统建立耦合协调模型,研究其经济金融相互依赖程度,协调发展程度以及空间分布演变特征,为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经济金融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1.1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结合前人对经济金融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充分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可比性,全面性。本文分别构建金融发展系统评价体系和经济发展系统评价体系。在金融发展方面,从金融总体规模、银行业发展水平、证券业发展水平及保险业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筛选出10个指标反映金融发展状况。其中选取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从业人员数反映金融发展的总规模,选取年末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反映银行业发展水平,选取证券交易额、国债发行量、上市公司数反映证券业发展水平,选取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反映保险业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方面,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两个维度筛选10个指标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其中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经济发展规模,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GDP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反映经济效益。
  本文各指标所使用数据来源于2010年至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EPS数据库,数据类型为年度数据。
  1.2 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中,本文结合前人文献,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据此计算出河南省经济金融系统的综合评价值。
  1.2.1 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1)初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设有m个城市, n个指标,首先应用全部数据组成初始矩阵,i=1,2,3,…,m;  j=1,2,…,n,表示第i个城市第 j个指标上的标准值。因为本文选取的指标全部为正向指标,因此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1)
  其中,分别表示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于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单位,因此对 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公式如下
   (2)
  (2)指标熵值计算
  在有m个对象,n个指标的评估问题中,第j个指标的熵定义为
  (3)
  其中,当时,令。
  (3)指标熵权计算
  第j个指标的熵权定义为
  (4)
  1.2.2 金融系统和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值計算
  城市i的经济(金融)综合评价函数等于各个指标的标准值与相应指标权重的乘积和,记城市i的综合评价函数为,用公式表示
   (5)
  根据公式,计算出河南省金融发展系统综合评价值函数为,经济发展系统综合评价值函数为。
  2 研究方法
  2.1 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是物理学中的概念,耦合度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间的关联程度,耦合度越高,表明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越高。构建耦合度模型如下:
  (6)
  C为耦合度,且C[0,1],t为子系统个数,分别为各个子系统对总系统的功效值。本文研究的子系统是指经济子系统金融子系统,因此t=2,式(6)可简化为
   (7)
  其中代表经济子系统对耦合系统的总功效,用代表金融子系统对耦合系统的总功效。
  耦合度只能表示经济金融间的联系依赖程度,不能反映系统间是低水平的相互制约还是高水平的相互促进。因此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协调度(简称协调度)用于反映系统间协调发展的程度,构建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度模型如下:   (8)
  其中, D为耦合协调度,且D[0,1],T经济子系统和金融子系统的综合调和指数,为待定系数。鉴于两个子系统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相同,指标数量相等,且两者对耦合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当,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设定待定系数,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类型及划分标准为:失调状态(0-0.20);低度协调(0.20-0.50);中度协调(0.50-0.80);良好协调(0.80-0.90);优质协调(0.90-1.00)。
  2.2 空间自相关
  2.2.1 全局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用于描述属性值在整个区域的空间特征,本文全局空间自相关采用 Morans’I 指数进行衡量,用以测量空间邻接研究单元的相似度,以此判断区域间是否存在空间集聚特征。计算公式如下:
   (9)
  式中, n 为研究单元个数, 为空间权重矩阵(本文在综合比较各种权重矩阵后,选取效果较好GDP经济距离矩阵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和为空间单元 i 和 j的属性值, x 表示变量 x 的均值,表示变量的标准差。
  Moran’s I 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 Moran’s I > 0 时,表明研究单元呈正空间集聚性,当取值越接近于 1,空间正相关程度越强;当 Moran’s I < 0 时,表明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取值越接近于-1,空间负相关的程度越强;当 Moran’s I = 0 时,说明研究单元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即各城市金融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随机分布。
  2.2.2 局部自相关
  局部空间自相关主要用局部 Moran’ I衡量,可弥补全局自相关方法中无法判断发生集聚现象的城市确切位置的不足,对区域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更深入研究,计算公式:
  (10)
  >0 表示区域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包括第一象限高高集聚(城市自身及周围城市耦合协调度都比较高),第三象限低低集聚(城市自身及周围城市耦合协调度都比较低)。<0表示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包括第二象限低高集聚(城市自身耦合协调度较低,但周围城市耦合协调度较高),第四象限高低集聚(城市自身耦合协调度较高,但周围城市耦合协调度较低)。
  3 实证研究
  3.1 耦合协调整体发展态势
  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求得权重后,分别计算河南省各年经济、金融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将综合评价值代入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可以得到2009年到2017年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呈以下特点:
  第一,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发展后来居上。在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从2009年到2014年,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比金融发展水平高。但在2014年后,金融得到迅速发展,2015年、2016年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已持平,2017年金融发展水平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显得动力不足,特别是2014年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河南省面临经济增速放缓,而金融却蓬勃发展。
  第二,经济金融耦合水平较高,但前期缺乏协调互补。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度水平一直处于优质耦合的阶段,虽然在2012—2014年耦合度有小幅下降,但整体来说经济金融的耦合效果非常好,这表明河南省经济金融的发展联系已经十分密切,相互影响程度较高。反观协调度,其表现远不如耦合度,在2009年河南省经济金融协调度仅为0.3,处于低度协调状态,随后协调度虽然逐渐上升,但协调水平一直低于耦合度,表明河南省金融与经济之间协调互补程度不足,金融对经济的推动效果不足,经济对金融的支持作用有限。
  第三,协调度快速提升,经济金融逐渐实现良性协调发展。在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态势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协调度有了大幅的上升,由2009年的低度协调状态到2017年优质协调状态,河南省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实现较大飞跃。河南省实现经济金融的高度协调发展与政府注重金融的发展,以及经济新常态后河南省积极推动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密不可分。因此河南省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好互动、协调发展。
  3.2 经济与金融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
  对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度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仅是得到河南省整体的耦合协调概况,但是对各个城市耦合协调度的发展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仍缺乏了解。从空间发展差异的角度对河南省各城市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河南省各城市经济金融的发展差异,帮助政府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促进河南省各市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为进一步探究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选取三个时间截面的耦合度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绘制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如图2所示。
  总体上,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度的发展比较稳定,协调类型以低度协调为主,城市四周低中部高的分布格局。具体来看优质协调城市仅有位于河南省中部的郑州,无良好协调城市,中度协调城市仅有临近郑州的洛阳市,其他城市全部为低度协调城市,另外在2009年时,济源市还处于失调状态。
  河南省经济金融协调度呈现出整体发展趋于优质协调状态,但空间分布差异大的特征。河南省虽整体趋于优质耦合,但除郑州、洛阳外。大部分城市处于低度协调状态。其原因在于河南省欲将郑州市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中部金融中心,因此将省内大量的经济、金融资源集聚于郑州,供郑州发展。河南省希望通过郑州经济金融的竞争力、辐射力来带动河南省经济的发展。目前来看,经济金融大量资源的确集聚于郑州,郑州经济金融协调度呈现出稳定的優质协调状态,表明郑州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处于高水平的协调互补,相互推动发展状态。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其经济金融发展的协调情况也仅仅实现中度协调,远不及郑州。从整体看,郑州通过经济金融集聚实现快速发展,远超其他城市。   3.3 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聚类特征及演化
  3.3.1 全局自相关
  为进一步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通过计算Global Moran’s I指数得到经济与金融耦合协调度的全局自相关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得出:(1)河南省经济与金融耦合协调度为负的空间自相关,经济金融发展呈现虹吸效应。3个年份的Global Moran’s I指数计算结果全部为负,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Z(I)<-1.96,P(I)=0<0.05),表明河南省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较强的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从整体来看,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比较好的城市没有对周边城市产生辐射效应,拉动周边城市经济金融的发展,反而对周边城市产生虹吸效应,抑制了周边城市的发展。(2)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在不断增强。2009年到2017年,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度Global Moran’s I指数绝对值越来越大,表明耦合协调度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在加强,表明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未形成城市间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3.3.2 局部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仅是从整体上对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探究河南省各城市协调度发展的空间集聚及演化情况,利用公式分别计算2009年、2013年、2017年河南省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局部Moran指数,利用ArcGis绘制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度的高低集聚图,以观测特定区域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如图3所示。
  根据图3可以发现:(1)较多城市耦合协调度的集聚状态不显著,未形成规模集聚。河南省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不显著的城市在2009年有13个,2013年大幅下降至8个,2017年又增至11个。可以看出河南省仍有相当数量的城市的空间集聚效应不显著,这反映出河南省内尚未形成规模的空间集聚效应。(2)空间集聚显著的城市多为负的空间自相关,与河南省整体空间集聚趋势吻合。现存的空间集聚区多是高低集聚区和低高集聚区,仅在2013年出现焦作市高高集聚城市。(3)郑州市经济金融集聚未对周边城市起到促进作用,河南各市发展缺乏协调共进。高低集聚区由郑州市构成,表明郑州对周边城市经济金融的发展不仅没有辐射推动作用,反而具有虹吸作用,抑制了周边城市经济金融的发展。其他具有空间集聚的城市多为低高集聚,表明这些城市经济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并且受到周围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自身经济金融资源也流入周边发展好的城市,造成自身发展更艰难。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的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从整体上看,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协调度早期较低。随着河南省金融的快速发展,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度在不但提升,目前河南整体已处于优质协调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河南省经济发展落后于金融,金融可能存在过度发展的情况,河南省需进一步优化经济金融的发展结构,促进经济金融协调持续发展。(2)从空间分布来看,河南省各城市经济金融耦合度发展差异较小,多数城市处于良好耦合、优质耦合状态。但是各城市经济金融的耦合协调度发展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郑州一枝独秀,洛阳发展尚可,其他城市均处于低度协调状态。(3)从空间集聚来看,河南省经济金融协调度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经济金融发展好的城市未对其他城市产生拉动作用。如郑州市存在高低集聚,对周边城市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其他远离郑州市的城市也因自身发展落后导致经济金融资源外流。
  通过分析河南省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现状,给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快推动产业转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对于经济,河南省应加快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进行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对于金融,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入驻河南,继续提升河南的金融实力;另一方面,把握金融发展方向,减少金融泡沫的产生,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2)制定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河南省在进行经济金融建设时,应统筹协调好各个城市,注重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合作以及畅通落后产业在城市间实现快速转移,激发各地经济活力。同时,对经济金融不发达的地区要注重对当地的经济金融政策支持,促进经济金融发展趋于平衡,提高各城市经济金融耦合协调度。
  参考文献
  张晓燕. 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潘辉,冉光和,张冰,等.金融集聚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05):102-107.
  赵辉.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9(16):152-153.
  颜洪平,陈平.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评价——以中部六省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6(03):63-67.
  王吉恒,马双园.地市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8(02):37-46.
  朱建华,王虹吉,郑鹏.贵州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9,39(12):119-128.
  熊晓炼,代芳芳,刘家诚.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及空间演化特征——基于2008—201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8(02):62-72.
  王深德,徐红芬.河南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4):50-58.
  木強.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河南省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8.
  聂玉丽.河南省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市场研究,2019(04):20-22.   周東星. 河南省金融集聚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oupling of Finance and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ANG Gaozhan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7, and comprehensively uses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other models to study the overall situ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overall coupling degree of economy and finance in Henan Province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s relatively low in the early stage, which shows a rapid upward trend in recent years; (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upling degree in Henan Province is relatively balanc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s different, and the development is polarized; (3)The degree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in Henan Province shows negativ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s a well-developed city, Zhengzhou has a siphonic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urrounding cities.
  Key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ncial development;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spatial evolution
其他文献
摘 要:商业汇票自身具有的支付结算与投融资等功能,不仅逐渐成为供应链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载体,还在破解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供应链失衡以及中小企业担保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等方面发挥着独有的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供应链创新发展与票据市场电子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汇票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应用中的创新和升级,帮助众多中小企业打开融资的阀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充足的金融支持。本文主要就商业承兑汇票如何缓解
摘 要:直播经济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新兴产物,直播经济带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并关系着互联网经济的未来趋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播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当人们还沉浸在其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喜悦时,诸多的弊端却开始逐步暴露出来,其中以虚假宣传问题最为显著。直播间的虚假信息肆意泛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同时,市场经济秩序也遭到破坏。对直播带货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规制是商业新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基于跨境电商营销相关理论,运用PEST模型对青岛HC公司的出口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对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调整,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及4P营销理论,提出了适合HC公司跨境电子商务发
本文围绕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政策与金融监管理论这三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分析,文章所选择的金融监管的写作案例是以普惠金融为例,通过以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为基础展开论述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能更加便捷地了解外界信息,这给各大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全民网络时代,品牌需要借助社会化网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营销观念和方式作出适当调整,与消费者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加强互动,逐渐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  关键词:新媒体;网红经济;营销手段;品牌推广;品牌产品  本文索引:王尔杰.<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3):-057.  中图分类号
高校的非税收入是高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非税收入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重要工作。而目前的管理工作中,缺乏联动的信息管理传递流程,因此有必要对现行高校收费模式进行分析,发现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平台框架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摘 要:大学生是网购的主力军,是网红直播间消费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深化对大学生购买行为形成机理的描摹;采用SOR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网红直播带货对大学生购买意愿的影响。本文旨在了解影响大学生在直播间购物的因素,为网红直播带货进一步的良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大学生理性消费提出建议。  关键词:网红;直播带货;大学生;购买意愿;SOR模
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从个人层面和管理者层面分别提出促进公立医院会计人员职业发展的路径方法,为提升公立医院人力资源质量和推动医院高质量协调发展探索工作思路。
摘 要:行政约谈以其灵活、柔性、多样的执法特征,广泛运用到社会治理各领域,有着弥补法律滞后和漏洞的效果,推动了行政执法和治理模式的变革。在规范管理电商平台活动中,行政约谈既节省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促进了电商平台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通过梳理电子商务领域行政约谈,发现行政约谈电商平台法律依据不足、程序缺乏规制和缺乏监督救济措施等。实现行政约谈电商平台法治发展应从完善立法体系、细化程序规则、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迅速,国家对金融行业的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对于农村金融行业的改革。在市场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模式利润逐渐下滑。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对以往传统信贷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寻求新的利润模式。信贷零售业务,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所诞生的一种贷款利润模式,它将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相互竞争的热点。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认知,针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零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