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深筋膜瓣促大段组织工程骨成骨效果的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带蒂筋膜瓣包裹大段组织工程骨的长期成骨效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6只,每只兔双侧桡骨制作1.5 cm骨缺损,将组织工程骨植入骨缺损处,左侧用带蒂筋膜瓣将之包裹作为实验组,右侧不用带蒂筋膜瓣包裹作为对照组.术后早期2、4、6、8、12周行X线、ECT、组织学等手段检测;远期在术后6、12个月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术后早期标本的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看,在各个时间段,实验组的骨痂生成和血管化成度均优于对照组,从X线片和ECT可以看出,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后的各个时间段,实验组的骨修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远期X线和组织学显示组织工程骨与兔桡骨牢固愈合,并开始塑形且出现髓腔再通,β-TCP在体内逐渐被吸收,自身架构消失.结论 早期采用筋膜瓣包裹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组织工程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能力,远期组织工程骨可以完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形成正常骨组织并发挥功能。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观察镁合金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在体内的降解和新骨形成情况.方法 取32只中国种健康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无羟基磷灰石(HA)涂层镁合金组(A组);有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合金组(B组).于动物左股骨髁部钻洞ψ3.5 mm×9 mm,分别将两组镁合金圆柱体(ψ 3.5 mm×9 mm)植入.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8、12、16、24周检测静脉血、尿中镁离子浓度,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