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券管理

来源 :债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rjsd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利娟:各位嘉宾都参与债券市场多年,对市场有深刻的了解,其中几位也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研究》课题报告的专家组成员。首先请四位嘉宾就这个报告作一点评。
  刘优辉:在财政部国库司的支持下,今天地方债研究课题终于圆满结题。中央结算公司课题组作为咨询方和组织者,付出了很多心血。作为债市参与者,应该说,我见证和参与了地方政府债券从代发代还到代发自还,再到现在自发自还的全过程。特别是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得很快,确实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理顺体制机制,指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好的建议。我国债券市场很大,也需要跟国际接轨,在当前稳增长预期的背景下推出这个课题十分必要。在“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到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
  关于专项债券,专项债券类似于美国的收益债券,但在现行预算体制下,我国的专项债券还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收益债券。
  张铮:在中央结算公司开展的地方债课题中,本人有幸参与了多轮讨论。这个课题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研究基础,深刻的市场理解,对中国地方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前瞻性研究,为政府部门和市场成员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
  邓海清:对于这个课题,中央结算公司团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课题报告不是纯粹停留在纸面上的讨论,而是触及了顶层设计的范畴。
  关于这个课题,说三点作为评价。第一,为政府分忧。2012年国外媒体普遍看空中国,最重要的逻辑就是中国地方债务问题。但我们接下来通过地方债务置换把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使得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信心的归来有了比较强的基础,也提升了财政部与金融市场的密切程度。第二,地方债务的转换割了商业银行的“蛋糕”。以前商业银行给地方政府融资的收益率基本在8%~10%,而现在地方政府债的收益率比较低。商业银行对这个变化的体会很深。第三,中国地方债收益率曲线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在真正利率市场化之后,流转可能比置换本身更加重要。怎样使得地方债包括专项债更多流转起来,我觉得课题组应把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把地方债市场顶层设计做得更加完善、更加多层次。
  龙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关心地方债怎样流转。现在地方债余额已达8万多亿元,买了之后如何尽快流转起来,让它市场化,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与负债相匹配,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这个研究报告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操作意义,从地方债定位到市场约束机制,再到市场运作机制,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这个研究报告做了比较全面的顶层设计。
  我们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把这个报告落实下去。我觉得真正落实这个报告,对于我们来说能够解决现在的一些困扰。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金融市场的各个基础建设部门,需要去统筹,我们希望早日看到这个成果的实现。
  贺利娟:刚才提到流动性问题,现在市场规模这么大,但目前地方债整体流动性还比较弱。请几位专家分析一下,其中关键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建议来提高地方债的流动性?
  张铮:财政部主导的地方债发行这项工作,非常成功,可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有力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赞誉,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针对地方债利率偏低的说法,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地方债利率下降,符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融资成本的基本背景;从微观投资者行为角度分析,作为地方债重要投资者的商业银行,经营面非常广,与地方政府既有负债方面的合作,又有资产方面的合作,地方债定价是这些因素综合反映的结果。另外,商业银行将企业信用的平台债务转换为地方政府信用的地方政府债券,有利于提升资产质量、降低资本占用,增加贷款可投放规模,提高向实体经济投放贷款的能力,商业银行还可以增加流动性相对较好地方债的持有规模,降低贷存比,优化资产结构。
  关于地方债的流动性问题,总体趋势在不断改善。从数据看,2015年下半年地方债的月均换手率是1.2%,今年发行量大幅度增加,换手率提升至1.5%。流动性的提升,需要货币政策、投资偏好、市场预期、资金面等各方因素的促进,未来地方政府债券的流动性会进一步提高。
  在发行量大幅扩容的情况下,地方债流动性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政策鼓励。财政部、人民银行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地方债二级市场流动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财政部严控地方债发行节奏,避免大规模集中发行对市场形成较大冲击;鼓励承销团成员参与地方债二级交易,鼓励在地方债承销团组建和管理相关工作时,将相关金融机构参与地方债二级市场交易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人民银行允许地方债纳入国库现金管理的抵(质)押品范围,纳入人民银行MLF抵(质)押品范围,使投资者更加多元化。
  二是整个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央结算公司在总托管基础上,便利地方债发行,使得机构投资者场内场外更加便捷融资,这也提升了地方债市场的流动性。
  三是地方债市场的投资价值也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不仅受到商业银行等配置型机构的青睐,同时也吸引了券商、基金等交易型机构的参与。
  当然,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相比,地方债换手率还是偏低,这既与一级市场定价有关,也跟地方债发行只数多、单只规模太小有关。今年1到7月份,国债平均单只发行规模达210亿元,最低也有100亿元,而地方政府债平均单只规模仅60亿元,最低规模仅5000万元。此外,投资者高度集中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持有的地方债占总量的90%,政策性银行占7.44%(基本为定向置换债务),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大概占0.6%,保险占千分之一,地方债的投资者过于集中。
  为进一步提高地方债流动性,建议考虑在地方债发行中引入续发行机制,提高单只地方债存量规模,探索创新发行品种,丰富持有者结构,降低银行类机构在地方债市场的占比。未来随着地方债流动性越来越高,地方债收益曲线也会越来越真正地反映市场。
  刘优辉:作为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主要靠发行债券。对于我们来说,持有地方债主要是定向置换。定向置换对于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当初的贷款利率约5.9%,现在置换债券的利率约3.1%。这一两年资金市场利率确实在下行,但是幅度远比不上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利率下降的幅度。   财政部、人民银行为改善地方政府债券的流动性采取了多种措施,作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新生债券品种,地方债的二级市场流动性正在逐步改善。目前,限制地方债流动性的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市场对地方债收益率曲线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地方债大规模发行才一年多,大家在交易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致看法。二是定价没有体现差异化,置换债券的利率没有体现地区差异,带有一点行政色彩。三是财政部、人民银行为提高地方债流动性的政策还没有落地。
  对此,我提几点建议:第一,定向置换下一步也可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提高定价的市场化程度;第二,适当放开对定向债券的交易流通限制,缓解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压力;第三,实行差异化定价,真正体现各省财力状况。
  龙艺:这几年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后,商业银行负债端波动加大,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分流比较严重。可是在资产端,除了债券有比较好的流动性外,非标、贷款的流转效率在努力提高,但是地方债尤其是定向发行的地方债,由于流通渠道有限,其流动性反而不如贷款。定向债券的置换比例越来越高,由去年的20%提高到今年的25%,如果未来还有较多地方债务置换,流动性问题不解决,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在流动性管理上将面临一定的压力。
  概括起来,在流动性方面有几个问题困扰我们。第一,地方债质押的范围窄,希望主管部门支持扩宽。目前地方债在MLF中的质押率为面值的60%到70%,国库现金管理中地方债质押率是87%。在实际交易中,交易对手方的中台就倾向于采用低质押率,导致地方债在商业银行回购之间的应用相对较少。如果把质押的范围扩大一点,折扣率低一点,商业银行融资能力有保障的话,地方债流动性才不会有大的压力,希望未来能够按照估值来质押。第二,地方债有资本占用,是20%,这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还有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管理,国债、地方债全部纳入MPA。所以国债、地方债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银行的杠杆,不仅是规模上的杠杆,还有资本上的杠杆。建议降低地方债资本占用,基本赞同在0~20%范围内区分对待,将有利于差别化定价。第三,丰富品种、采用续发机制,正面引导市场参与地方债的发行和交易。此外,可否考虑用地方债来补充准备金,或者通过定向降准这样一些方式,提高中小机构参与地方债市场的力度。
  目前地方债流动性较差,市场估值价格一般低于票面价格,所以持有地方债的机构不愿意以市场价格进行交易,只能把这个债持有到期,进而影响流动性。我们认为合理的定价有利于未来地方债良性发展,对于发行人来说绝对不是定价越低越好,这不利于后续的良性发展。后续还要发,所以关键是要跟市场接轨。
  张铮:针对刚才有人提到的提高地方债市场化定价水平的问题,我再补充一点。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在促进地方债市场长远健康发展方面要保持一致。国债发行没有任何干预措施,既没有显性的,也没有隐性,中央财政希望地方债发行市场化定价,这也有助于地方债市场健康发展。但部分地方财政认为利率越低越好,通过“指导价格”或将地方债认购情况与财政存款、PPP等财政相关业务进行挂钩,形成对地方债发行定价的隐形干扰,影响了地方债流动性。从地方债市场长远健康发展角度出发,需要提高地方债市场化定价水平,取消各种显性或隐性干扰,以此提高地方债的流动性。
  邓海清:地方债流动性的提高,第一需要跨部级的合作、协调。第二要有激励机制。第三,地方政府债有没有可能细分,比如在未超过GDP多大比例的时候,即绿色区域,发行利率可以一刀切;超出比例是黄色区域,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要更加市场化区分。这个细化了以后,各种特征可以更加多地表现出来。财政部对于落后地区可否考虑有一个地缘额度。第四,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很多国外的基金进入,现在外资机构对中国地方债两眼一抹黑,不敢买。是不是可以把地方债由一个机构进行增信,让外资机构买一个重要标的,将一定地方债额度分给境外机构投资者,并把资本账户开放跟地方债的流通结合起来。另外一个建议,地方政府债最大的福利受益者是地方居民。地方政府可以发行针对本地居民的地方债,个人买债券,可以加一下杠杆,其实没有什么风险。中国老百姓买房子只需20%、30%的首付,买地方债不会有什么风险。针对本地居民的利率可以不受招标发行利率限制,达到5%、6%,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讲就是理财产品。这些制度的设计,尤其要跟资本账户的开放、大改革的调整结合起来,才能够为完善地方债市场找到一条出路。
  贺利娟:报告中提到现有的额度管理缺乏激励机制,要注意科学、透明、公开的标准,考虑较好融资项目的实际需求情况,对债务管控好的地区有激励。这个激励机制的框架怎么来搭建呢?
  刘优辉:这个额度分配从目前来看,是各地政府做计划、当地人大来审,审完后逐级上报到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把这个计划全部平衡完之后,报全国人大审批。这个流程是没有错的。这个额度到底哪个省分配多少,还缺乏公开渠道获得,但投资人尤其银行机构特别关注这一点。年初有一个大盘子,具体每个省多少,需要心中有数。毕竟地方政府债券是一个新生事物,要呵护,制度、机制也要跟上。但是过度呵护对这个市场的发展也不利。如果发行成功了,并不是说利率越低越好,目前的地方债发行利率低,有资金利率低、流动性比较宽松的因素,也有政府参与的因素。但长久看,需要公开透明。所以从根上来说,要从整个体制和制度设计上考虑。财政部的国债发行经验也可以提供充分借鉴。只要体制机制到位,不需要过度干预,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动调整。
  贺利娟:刘总是谈顶层设计的问题。报告建议,对地方债务管控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加大专项债务的规模,我觉得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建议。如果管控好的地方和管控不好的地方都一样,那么同样调动不了地方的积极性。
  邓海清:这个话题很关键,就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在现实条件下,让地方债务扩张不冲击金融系统,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有成效了。
  龙艺:评价激励机制非常有必要建立,可以看到,在各地政府发债中,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各个组织协调发挥作用。未来需要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增信机制,还有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促进地方债市场朝着更加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廖雯雯 罗邦敏
其他文献
本刊讯(记者 刘振国)11月4日,在京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
期刊
在今年的“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前夕,社会热议的几单新闻均与家暴有关,其中既包括深圳公务员虐老事件,也包括沸沸扬扬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妻子的家暴事件。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世纪,计算机技术逐渐成熟,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安全隐患逐
摘要:研究3个浓度梯度樟树果实水浸提液、樟树果实4℃发酵水浸提液、樟树果实28℃发酵水浸提液的对黑麦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樟树果实3种水浸提液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提高,化感抑制强度在不断增大。  关键词:香樟果实;发酵温度;黑麦草;化感作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樟树枝叶茂密、四季常青,为我国珍贵乡土树种,可绿化环境,净化空气。香樟体内含有丰富的第二大化感物
在告别了辉煌的五周年之际, 2006年,维德路特迎来了新的篇章。维德路特油站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卢英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对 2006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 In the fa
深圳市公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综合服务型物业管理公司,主要为深圳电信、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粤港供水公司等人客户提供各类物业管理、物业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能源的利用,但由于大部分能源属于不可再生性能源,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能源,在造成严重浪费现象的同时也是我国能源大范围减少,对我国走可持
新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规范了银行业会计行为,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为银行业走国际化道路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对银行业提出了挑战,对银行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The
锅炉供热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供热来源,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寒冷的冬天,锅炉供热系统是人们过冬至关重要的保障,但在新时代人们在关注锅炉供热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锅炉供热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水灾的频繁出现,对我国部分水利设施及国土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及冲击,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强化我国水温测量工作,时当前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测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其对我国水文测验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对于水文测验工作准确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智能测控技术;水文测验;应用  引言:  水文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