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珍惜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爱的夏老师:
  您好!时间就像指尖流过的细沙,不经意间,您已经教了我们快5年了。想想明年就要离别,一种不舍之情涌上心头。
  打开一年级时的语文课本,琳琅满目的符号依然醒目,这是您教我们的朗读标记。那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抑扬顿挫”。您将黑色的文字,注入了斑斓的色彩,教我们读课文要声情并茂,您还发明了“手舞足蹈”式读书法。每次我用您的方法朗读课文给爸妈听,他们总是听得入迷。
  为了教我们轻松认字,您编写了识字卡。一个字就是一句顺口溜,童谣、儿歌穿插其间,识字竟然有歌有舞。不到一学期,我们就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并且我们在识字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与快乐。
  您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尽心尽力。一到冬天,您手脚就起风疹,但您坚持每天带我们跑操。最近您扭伤了腰,还依然坚持给我们上课。班上有不少“淘气包”惹得您嗓子哑了,您每天依然乐呵呵地带我们诵读经典。
  对我来说,您就是我们的伯乐。是您,让我诵读古诗文三百余篇;是您,指导我发表了第一篇习作《可爱的水母》;是您,让我学会了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记得登台演出这部剧时,我有点紧张,您把我叫到身邊,从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与观众的交流等方面,一步一步指导,不断鼓励我。夏老师,是您让我与舞台牵手,让我变成了“白天鹅”。
  我想,唯有珍惜小学的每一天,做学习的主人,才是对您最好的回报。
  您的学生:李充元
  2018年5月1日
  (指导老师:夏光清)
其他文献
Q老师,您好,我儿子今年8岁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插嘴大人讲话。有时候我正跟朋友聊天,或是跟重要人士打电话谈论某事,孩子突然插嘴进来,孩子这种行为令我很烦恼。我该如何引导孩子改掉插话的习惯?  A“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这大概是大人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孩子随便打断别人讲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和坏习惯,但有时候,也说明孩子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未必是坏事。家长不必太过心烦,而应该对
期刊
春节假期的一个晚上,孩子妈妈有事外出,只有我和儿子在家。我们玩了一阵子,又读了会书。时间比较晚了,小家伙时不时地问我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他开始想妈妈了。  我告诉他,我和他是同样的心情,也希望妈妈早点回来,只是妈妈有事,所以不能马上回来。儿子虽然口头上对这个解释表示接受,但仍旧念叨着,希望给妈妈打电话。  我问他:“当你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喜欢受到别人的打扰吗?”他回答说不喜欢。“那么,妈妈也一样
期刊
这周美术课,我决定带孩子上一节手工课。踏着铃声走进一年级教室,发现教室里又脏又乱,学生们个个东倒西歪,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美术老师!美术老师!”学生看到我很开心地拍手,欢呼声四起。  “今天铃声一响,你们就能乖乖坐在位置上,不错哦!”孩子们赶紧又把背挺了挺。“要是桌子也能像你们一样精神就更好了。”孩子们立即开始移桌子,整理桌面,我竖起大拇指,他们的笑脸就漾开了。  综合小练习开始,孩子们八仙
期刊
“咣当——”挂钟掉下来发出的声响,打断了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我回过身,见有些“好事者”已先我而至出事地点。  “没什么好看的,赶紧回座位早读!”挂钟已摔破,我不想因此影响班级早读。  前面的同学还在频频回头,猜测这是怎么回事。我对这件事已心中有数:小雨是生活委员,做事认真负责,大概我昨天随口说了句“挂钟有点歪”,她今早去扶正埋下的“祸根”吧。一了解,果然如此。  我深呼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说:“没什
期刊
开不开心都唱歌  郭飞歌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父母是中小学老师,有一个姐姐。飞歌从小就有很强的表现欲,经常像蝴蝶一样,一边唱歌一边在大人身边跑来跑去。  飞歌很喜欢唱歌,每当她对一首新歌感兴趣,妈妈孙月霞就会下载下来,让她反复听。飞歌手捧歌词,跟着哼唱,表情、声音都很动情。  有一次,孙月霞在做家务,突然听见姐妹俩吵架的声音。原来她们在争抢一根漂亮的扎头绳。本着大的要谦让小的原则,孙月霞对大女儿进行
期刊
侄女到我家来写作文,方格稿纸在书桌上摊开,我瞥了一眼,题目是《我喜欢读书》。对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写个一兩百字的作文是不成问题的,我便由她去写,自己搬了马扎凳坐在她对面看书。可是,作文刚写了一段,小侄女就停下来,咬着铅笔,不时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  肯定是卡壳了。我放下手里的书,坐到她身边,她也依偎过来。她说,这次作文,老师规定必须超过350字,她担心完不成这个任务。  侄女现在的语文老师我认识
期刊
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叫陈耘,一年级开始她就教我们班数学,到现在已經陪伴我们走过了近六年的学习生活。在这六年里,陈老师和我们一起经历了好多故事,她对我们时而严厉,时而慈爱……在我看来,她更像是在学习、生活中处处给予我们关爱的妈妈。  记得有一年春天,流感肆虐,我不幸中招。那天恰逢数学单元测验,考试进行到一半,鼻涕开始“无所顾忌”,很快纸巾用完了,我又打了个喷嚏,鼻涕再也不受控制地往外流。  忽然,背后伸
期刊
“嘿,怎么又发愣啦?一首诗抄了20分钟,你都快成‘名磨’啦?”被妈妈数落的是我的同桌刘小贝。他穿衣慢,吃饭慢,写字慢,做事磨磨唧唧的,同学们都叫他“磨磨”。而磨磨总是眨着黑葡萄般的眼睛,脸上挂着调皮的笑。  早晨,太阳露出地平线,妈妈叫磨磨起床,十分钟后,磨磨只穿了半只袖子,又进入梦乡了。“啊,都七点半了,要迟到啦!”妈妈的嘴巴像爆竹似的一通“噼里啪啦”,可对磨磨来说,妈妈的话就是嘴抹石灰——白讲
期刊
下班路上,有家长来电话,是昊昊妈妈。  一年级的昊昊是个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除非写作业,否则他的双手一刻不停。而且他有超强的“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特长,可以随时随地大声接别人的话。  他的父母带他去测试智商,不出我意料,他的IQ非常高,118。我从来不认为他的智商有问题,只是他的注意力有些问题。而注意力问题,则要追溯到昊昊在婴幼儿时期受到的教育。昊昊断奶以后,一直由老家爷爷奶奶养。老人家让电视机充
期刊
“今天,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绝学——饼干作画。”夏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像闯进了几百只鸭子,嘈杂声一片。  夏老师手里拿着一块饼干,闻了闻,说:“真香!”只听“咔嚓”一声,饼干断成两个半圆。“老师是要吃早饭呀?”我们被夏老师逗得哈哈大笑。  接着,夏老师如蚕吃桑叶般一口一口咬起来。这哪里是咬,明明就是吃嘛!夏老师举起饼干:“我的画叫‘四不像’。”好不容易静下来的我们,又一次被逗得前仰后合。  渐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