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当代理论价值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er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及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方针的理论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及政党合作理论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其理论价值在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战略思想;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的重要思想;突破了苏联一党制的政党制度模式,在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上作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长期合作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政党制度 理论价值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5-0121-04
  
  1956年,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政党关系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思想。同年9月,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基本方针,即“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提出及对这一方针的理论阐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政党和政党合作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科学地解决了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政党制度的若干重大的、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为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长期合作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战略思想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理论价值首先在于它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并合作的战略思想,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政党合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提出过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工人政党或非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政党合作的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欧洲,工人阶级运动中存在许多派别,如英国的工联派、法国的蒲鲁东派、德国的魏特林派等,这些工人阶级政党虽然不能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但他们的旗帜下均有一部分工人群众,因此,共产党如何处理与这些政党的关系,就成为工人运动面临的首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国家工人运动的成功,只能靠团结和联合的力量保证。强调共产党必须与其他工人政党联合起来,才能求得整个阶级的解放。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一贯主张共产党应与革命的、进步的非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有原则的团结合作。但是他们也认为,共产党与非无产阶级政党的联合总是在革命的特定阶段上的联合,因而这种联合具有阶段性和暂时性。“不同阶级的联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总是一切革命的必要条件,这种联合却不能持久——一切革命的命运都是如此。当战胜共同的敌人之后,战胜者之间就要分成不同的营垒。”总的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合作的思想,主要着眼于无产阶级在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团结和联合各种力量。由于历史条件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领导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实践,因而对于无产阶级在建立了自己的阶级统治后要不要实行政党合作,如何处理与其他政党的关系等,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
  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立后,无产阶级政党要不要与其他政党合作,如何处理与其他政党的关系,成为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所面临的问题。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实践中,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出发,阐发了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中实行多党派合作的思想,并对多党合作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列宁的贡献主要在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中实行多党合作制的构想;论述了实行多党合作的阶级基础、政治基础和策略原则;首次提出了必须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确立政党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但是,列宁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中实行多党合作的思想从总体上看只是一种策略思想,只是把政党合作作为争取同盟者的一种策略,而不是一种战略思想。列宁认为,在共产党未能完全代表农民利益和愿望的条件下,与代表农民、小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小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层次实行合作是必要的,但如果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利益、并受这些代表者普遍拥护的政党的话,再搞政党合作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同时,他认为实行政党合作是“中立”、“战胜”和“消化”小资产阶级政党的需要,而“掌握在一个阶级即无产阶级手中的国家政权,可能并且应该成为把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吸引到无产阶级方面来的工具,成为把这些群众从资产阶级和各个小资产阶级党派那里争取过来的工具”。在列宁的思想认识中,实行多党合作主要是策略性的。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与其他政党的合作破裂后说:“我们所依靠的就是一党专政,而且我们决不能离开这个基地。”
  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政党合作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些思想,确立了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战略思想。在1956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阐明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提出“共产党万岁”、“民主党派万岁”。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又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必须坚持多党派的共存与合作。他指出:“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方针。”周恩来也指出:“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中国共产党确立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战略思想,其依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使命出发。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是毛泽东对《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所作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基本指导思想。无产阶级要完成这一长期的、无比艰巨的事业,就必须在不同历史时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他们共同前进,为战胜共同敌人和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
  二是从民主党派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作用出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中国建立后和社会主义时期,民主党派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参、代、监、改”作用,即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代表和反映他们所联系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对共产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民主监督,推动和帮助它们所联系的人们进行自我教育和思想改造。正是由于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在现实条件下有着重要的功能和特殊的作用,民主党派的存在,对共产 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都有利,因此没有理由不和它长期共存下去。
  三是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定性出发。我国在建国之初建立的国家政权,是根据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建立起来的统一战线性质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在阶级结构上实行最广泛的联盟,这是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实行多党合作的基本依据。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人民民主专政的联盟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在工农联盟基础上,还必须广泛团结属于人民范畴的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共同奋斗。“长期的多党合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之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多党共存与合作的长期性。
  
  二、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思想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理论价值还在于,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思想,而互相监督的重点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这对于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优化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功能,意义重大而深远。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西方国家在洛克、孟德斯鸠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分权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三权分立制度和竞争性政党制度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制约权力的作用。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涉及关于政党间的党际监督问题。在苏联等实行一党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一元化政党体制的结构性缺陷,执政党缺乏来自其他政党的监督,导致了种种弊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正是在深入思考和认真总结苏联实行一党制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了党际监督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党互相监督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理性地认识到共产党执政也会犯错误,需要通过监督来解决。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主导着社会政治生活,控制着巨大的政治资源,这种绝对的权力如果没有外部力量制约,就容易犯错误。周恩来指出:“我们一旦取得了全国政权,就带来一个危险……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最好的办法是有人监督。当然,共产党员首先要党的监督,可是整个党的工作,也还要其他党派来监督。”。邓小平指出:“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大,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因此,党内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民主党派的监督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提出实行多党共存与合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实行互相监督。从对苏联一党制政党制度的制度性缺陷的认识出发,通过实行多党共存和合作来强化党际监督,强化对执政的共产党的监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设计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初衷,也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继续实行多党合作的主要目的。毛泽东指出:打倒一切,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办法,使同志们很少听到不同意见,弄得大家无所顾忌,这样很不好。我们有意识保留民主党派,就是要听不同意见。
  其三,指出了民主党派监督的政治价值。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邓小平指出:“这些党外的民主人士,能够对于我们党提供一种单靠党员所不容易提供的监督,能够发现我们工作中的一些我们所没有发现的错误和缺点,能够对于我们的工作作出有益的帮助。”0由于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性质、特点和社会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民主党派的监督对共产党来说是来自不同政党的“异体监督”,具有自身独特的视角,所提的意见是单靠共产党的党员难以提供的,有助于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党在领导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完善各项政策。
  
  三、突破苏联-党制模式,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进一步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时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当时是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是与当时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从其阶级基础上看,体现了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阶级合作。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已逐步消灭,各民主党派原有的阶级基础将不存在。在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党派还能不能够存在、还需不需要多党合作,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此时,中共党内有一部分人“怀疑在资产阶级消灭以后,以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为基础的民主党派为什么还能继续存在?怀疑这些政党继续存在下去究竟还有什么作用?”认为民主党派没有长期存在的社会基础,无产阶级专政只应当有一个政党存在,产生了取消民主党派和多党合作的舆论。
  对于政党存在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从阶级矛盾、阶级斗争、阶级合作的角度加以考察的。当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样板的苏联是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问题的呢?1936年,斯大林提出:“几个党,也就是政党自由,只有在有利益敌对而不可调和的对抗阶级的社会里,譬如说,在有资本家和工人、有地主和农民、有富农和贫农等的社会里,才能存在。可是,在苏联已经没有资本家、地主、富农等阶级了。在苏联只有两个阶级,即工人和农民,这两个阶级的利益不仅不彼此敌对,相反地,是互相友爱的。所以,在苏联也就没有几个政党存在的基础……在苏联只有一个党,即共产党存在的基础。”
  毛泽东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出发,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后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后来,毛泽东又在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批语和修改中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一党制或者是工人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下的多党制,改造旧生产关系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过渡时期所需要的时间,等等,因为各国不同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会有所差别的。”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基础问题作了深入的探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明确了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其性质是可以转变的。一般地说,政党是随同它所代表的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些政党原来所代表的阶级消灭了,这些阶级的人们是可以 改造的,政党的性质是可以转变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人民的范畴。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和平赎买政策,达到消灭阶级、改造人的目的。“在我国经过和平道路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过程中,作为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它们的成员正在逐渐向劳动人民转化。当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资产阶级消灭以后,这些阶级和阶层的成员,将变成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由过去作为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党逐步转化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党,他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因此没有理由不让他们继续存在下去。
  其二,明确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不同阶级和阶层,在共产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也需要不同的政治组织代表和反映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这一理论思想,与斯大林的观点有着深刻差别。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结构时认为,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剩下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之间以及这两个阶级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界限正在消除”,“阶级特殊性也在消失”,“社会集团间的经济矛盾在缩小、在消失”,“政治矛盾也在缩小,也在消失”。斯大林提出这一观点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的一致性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既然人民内部的一致性空前增强,矛盾和差异已经缩小和消失,当然不存在也不需要共产党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代表其特殊利益。而毛泽东则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党派仍然有其社会基础。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长期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内部存在着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别和矛盾,各民主党派所联系和代表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也将长期存在,这就需要民主党派继续联系、代表他们,反映他们的正当利益和要求,帮助他们进步,中国共产党也需要民主党派作为联系这些阶层和社会集团的纽带,实现广泛团结,并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多党长期存在和实行多党合作的根本原因。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也为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把作为新民主主义政治遗产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从而突破了苏联一党制的政党制度模式,在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上作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确立。
  
  [责任编辑:文心]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保安队伍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的重要治安社会力量和辅助警察力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保安员所从事的
文学作品如小说,倘以第一人称叙述,我们多会认为文中的“我”并不一定就是作者自己。比如莫言说他“奶奶”曾与人在高粱地里做爱,后来生下了他的“土匪爸爸”,我们就并不一
2002年4月23日天灾预测会四位代表向黄河水利委员会作黄河可能由枯水年转为丰水年的预测根据报告。会后24日上午王涌泉教授领我察看花园口。遂有感写诗以志。 April 23, 20
20年,历经多少风雨路,20年,渡过多少礁石滩。20年,风浪里生来风浪里长,20年,已由幼年变青年。我们是新时代审计工作者,我们为财务监督谱新篇。代表政府行使职能权力,监管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数以万计的中外合资合营企业在我国风起云涌般建立,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中外合资合营企业档案管理”出现在档案界同仁的面前。A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档
乘车出河南省郑州市市区往西南走十多公里,就会到达郑尧高速郑州南服务区,在这里,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一座天桥把两个服务区隔路相连。天桥的两端各站着一名身穿制服的保安
我们局自1990年起在IBM9377-90超级小型机和微机上研制和应用了文档一体化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91年起利用计算机中存储的公文处理信息,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文书立卷改革。1992
当一个人做某件事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正在敞什么和为什么要做,那是非常糟糕的。如果我指出上面这句话正适合于博物馆工作人员及其所做的工作,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激动起来。
“神舟”五号升天成功,圆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梦。 你可知道研制“神舟”五号的幕后故事吗?你可知道科研人员奋斗的日日夜夜吗? “Shenzhou” ascended to success on the 5th,
据统计,全国现有保安服务企业近3000家,保安从业者350余万人。现在,保安服务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处都能见到保安员执勤、守卫的身影。从业者的现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