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原发淋巴瘤样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zh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皮下原发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YG)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观察1例皮下原发LYG的临床、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78岁,无意间发现右侧腋窝肿块10余天.肿物界尚清,似有包膜,切面灰黄、灰红色,质地中等.镜下肿物中央见大量凝固性坏死,周边区域呈脂膜炎形态改变,伴多形性淋巴细胞样细胞浸润,可见血管中心性和血管破坏性浸润,病理性核分裂象偶见.免疫表型:非典型大淋巴样细胞CD45RB、CD20、CD30均阳性,CD3、CD15、CD56、TIA-1、Granzyme B、ALK、CD21、Langerin、CD1a、S-100和CK(AE1/AE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0%~60%.EBER原位杂交检测显示阳性细胞>20/HPF.抗酸及TB-DNA检测均不支持结核.分子病理:IgH+IgK基因重排显示存在IgK单克隆性增生;TCRB+TCRG基因重排显示不存在单克隆性增生的T细胞群.结论 肺外皮下原发LYG是一种极罕见的肿瘤,经形态学、免疫组化标记与分子病理学检测相结合可明确诊断.“,”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rimary subcutaneous 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 (LYG). Methods A case of primary subcutaneous LYG was observed by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histological features, immunophenotype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with review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Results The male patient, 78-year-old, inadvertently found a mass of right axillary for more than 10 days. The boundary of the mass was clear, it seemed to have a capsule, the cut surface was grayish yellow and grayish red, the texture was medium. A large amount of coagulative necrosis was observed in the center of the mass under microscope. The peripheral area showed a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panniculitis, accompanied by pleomorphic lymphoid infiltration, showed central and vascular destructive infiltration, pathological mitosis was occasionally observed. Immunophenotyping showed that atypical large lymphoid cells expressed CD45 RB, CD20, CD30, while CD3, CD15, CD56, TIA-1, Granzyme B, ALK, CD21, Langerin and CD1 a, S-100 and CK (AE1/AE3) were negative. The proliferation index of Ki-67 ranged from 50% to 60%. EBER in situ hybridization showed that positive cells were> 20/HPF.Neither acid fast staining nor TB-DNA testing supported tuberculosis. Molecular pathology found clonal Ig K gene rearrangement, TCRB + TCRG gene rearrangement showed the absence of monoclonal proliferating T cell population. Conclusion The primary subcutaneous LYG is a rare tumor. which can be diagnosed by combination of morphology, immunophenotype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其他文献
纤支镜检查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紧张、检查过程中注药或吸痰时分泌物溅到患者眼部,常规为其佩戴防护眼罩、防护眼镜,或用治疗巾遮盖眼部.防护眼罩及防护眼镜价格较贵,检查结
【摘 要】 目的:探讨并研究雷贝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68例,随机平均分成3组,每组56人,即A组、B组、C组。A组口服雷贝拉唑20mg,1次/d,以8周为1个疗程。B组口服西沙比利10mg,3次/d,以8周为1个疗程。C组口服雷贝拉唑20mg,1次/d;同时口服西沙比利10mg,3次/d,也以8周为
戏曲表演的成败优劣,不是在台上才见分晓,其实在幕后已经了然。起决定作用的是表演基础。表演基础薄弱的一定黯然失色,表演基础雄厚的必然流光溢彩。戏曲表演无捷径,必须全力打基础。中医讲究培补元气,扶正固本。戏曲表演的基础,就是为表演所积蓄的元气,所培植的根本,决定台上表演的艺术生命。有的演员往往只在一个戏的表演技巧上动脑筋,而戏曲表演艺术家则在一切戏的表演基础上下功夫。夯实戏曲表演基础,是演好戏曲的根本
期刊
如果只用两个字概括戏曲表演的审美特征,那么“传神”二字应该是首选。“传神”是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戏曲演員对表演艺术的最高追求。  一、中华艺术的“传神”传统  “传神”,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文物考古发现,五千多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造型极其简约,但猪的神态憨态可掬,特别传神。著名的汉代画像砖与玉猪龙异曲同工,以粗线条勾勒传神的形象而著称。到了魏晋时期,大画家
期刊
戏曲是中华文明的艺术宝藏,是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具有乡土气息的戏曲剧种,此外还有像京剧、昆曲这样历史悠久,突破地域概念,且在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剧种。中国戏曲之所以不同于西方戏剧,最基础也是最外部的差别就在于“戏曲”的“曲”上——在中国戏剧的表现手段里,歌唱和音乐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戏曲既是中国
期刊
打击乐器大锣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距最早的记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世界音乐中大锣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进入西洋管弦乐队的第一样中国乐器,没有大锣的乐队不算是完整的乐队。在中国戏曲中,“锣经”又称为“锣鼓经”“锣鼓点子”,是由大锣、小锣、鼓、板钹等打击乐器表演的不同的节奏与演奏方式,共同形成的严格的记谱。  在中国戏曲中鼓板是整个乐队的总指挥,而大锣的演奏直接体现鼓师的指挥意图,配合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降颅压及降糖、降压、降脂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的方法,治疗14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在1983年夏天,董行佶由于很复杂又完全可以理解的原因,自尽离我们而去了,至今已有34个春秋.然而,不知道为什么,笔者和北京人艺的老同事们仍旧感觉是“新丧”.他走得那样早,那
期刊
《黑草垛》  多年來,杨利民同志在戏剧创作上迈着坚实的步伐,走着自己的道路。他的作品在探索人生、展示人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在艺术表现上也形成了清新、淡雅的风格。特别是他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黑草垛》(原载《剧作家》1994年第5期,《剧本》同年9月转发)尤为引人注目。作家称这部作品为传奇剧。虽然戏剧题材变换了一个新的内容,但作家对复杂人性、对于独特人物性格的探索精神并没有改变。透过这部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