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线传感网络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线传感网络是在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sm System, MEMS)、片上系统(SOC, System on Chip)、无线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术的之上孕育而出的一种新技术。他集成了传感器、微机电系统和网络三大技术而形成的,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本文通过对无线传感网络基础的简单介绍,进而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几项关键技术。
  关键字: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器,关键技术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将无线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提供和了无线网络化传感器的概念。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组织的特点带来了信息感知的一场变革。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
  二、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关键技术
  到现在为止,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 1阶段主要偏重利用MEMS技术设计小型化的节点设备,代表性的研究项目有WINS和SmartDust.对于网络本身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可以认为是传感器网络研究的第 2个阶段,目前正在成为无线网络研究领域的一个不小的热点.下面就从物理层开始分析无线传感网络的几个关键技术。
  4.1、物理层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开放系统互联,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规定,为数据流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和释放提供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和规程性的模块就叫做物理层。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物理层需要承担为数据终端提供数据传输通路、传输数据和完成管理工作的职责。
  在物理层面上,无线传感器网络遵从的主要是IEEE 802.15.4标准。依照此标准,物理层主要进行如下工作:激活和去活无线收发器,检测当前信道的能量,发送指示,信道频率的选择,数据发送与接收。物理层的设计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能量损耗获得较大的链路容量。
  IEEE 802.15.4标准规划了几个工作频段(可以作为专业内容加入论文中,不同状态下自适应的设置工作频段)。其中,2.4GHz频段的物理层可提供250Kb/s的数据传输率,适用于高吞吐量、低延时或低作业周期的场合;工作在869/915MHz频段的物理层则能提供20Kb/s的数据传输率,适用于低速率、高灵敏度和大覆盖面积的场合。
  依据IEEE 802.15.4标准的协议被称为Zigbee,其传输带宽虽然没有Wi-Fi和Blue Tooth大,但是能耗较低,非常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
  4.2、 链路层技术
  链路层协议用于建立可靠的点到点或点到多点通信链路,而其主要任务是加权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的功能,使之对上层显现一条无差错的链路,该层一般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与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其中MAC层规定了不同用户如何共享信道资源,LLC层负责向网络层提供同意的服务接口。就实现机制而言,MAC协议分3类:确定性分配、竞争占用和随机访.前两者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理想选择.因为TDMA固定时隙的发送模式功耗过大,为了节省功耗,空闲状态应关闭发射机;竞争占用方案需要实时监测信道状态,也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随机介质访问模式比较适合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节能要求。蜂窝电话网络、Ad.hoe和蓝牙技术是当前主流的无线网络技术,但它们各自的MAC协议不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GSM和 CDMA中的介质访问控制主要关心如何满足用户的QoS要求和节省带宽资源,功耗是第二位的;Ad-hoc网络则考虑如何在节点具有高度移动性的环境中建立彼此间的链接,同时兼顾一定的QoS要求,功耗也不是其首要關心的;而蓝牙采用了主从式的星型拓扑结构,这本身就不适合传感器网络自组织的特点.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需要为传感器网络设计新的低功耗MAC协议.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种已有的典型方案.
  4.2.1 基于CSMA的介质访问控制
  传统的载波侦听/多路访f~(CSMA)机制不适合传感器网络的原因有二:其一,持续侦听信道的过量功耗;其二,倾向支持独立的点到点通信业务,这样容易导致临近网关的节点获得更多的通信机会,而抑制多跳业务流量,造成不公平.为了弥补这些缺陷,Woo和Culler从两个方面对传统的CSMA进行了改进,以适应传感器网络的技术要求:(1)采用固定时间间隔的周期性侦听方案节省功耗;(2)设计自适应传输速率控制(adaptive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简称ARC)策略,有针对性地抑制单跳通信业务量,为中继业务提供更多的服务机会,提高公平性。相似的工作还有Wei Ye等人设计的SMAC(sensor media access contro1)协议.它也是利用周期性侦 听机制节省功耗,但没有考虑公平性问题,而是在PAMAS(power aware multi.access protocol with signalling)的启发下,精简了用于同步和避免冲突的信令机制.以上两种基于 CSMA 改进的传感器网络MAC协议都在 TinyOS微操作系统上进行了实现,并分SmartDust硬件平台上进行TSd试,比802.1l标准定义的MA C协 议节省了1~5倍的功耗,基本上可为传感器网络所用.
  五、结束语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的通信应用网络,其应用可以涉及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很多领域,因此无线传感网络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尽管现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我们的科研人员去完善,去探索,但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一定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逊学,左从菊.无线传感器网络简明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马建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系,200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当前矿山采矿安全生产的问题越发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加强矿山采矿安全技术管理已刻不容缓。对保证矿山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国家财产安全,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矿山;安全;技术管理  引言   安全生产是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矿山安全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安定发展的局面,对国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发挥
期刊
前言  文79-平2井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南构造文79北块,是一口开发(水平)井。 钻探目的:开发文79北块沙二下4油层,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目的层位: 沙二下4。设计井深3116.9米(垂深),完钻井深3485米。最大井斜94.80度,水平位移665.10米。设计最高密度1.45g/cm3,实际最高密度1.70g/cm3。  1施工难点  沙一盐位于2643.9——2663.9米。沙二下4,设
期刊
每路过一些偏僻的地方,看到一些农户、山民或牧民房顶上的电视接收天线,我总禁不住想,电视所播报的节目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我看到这样一个关于“村村通路路通”节目,记者访问
摘要: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才能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率成为现今不可避免的话题。文章就县级城区电网中如何建设高供电可靠率的一些途径作了简单的论述,以作交流。  关键词:县级城区电网供电可靠率途径  城网供电可靠率,对电力系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由于它涉及面较广,在某种程度上,它能反映出供电局综合管理情况;对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一项越高越好
期刊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情况下,采用喷锚支护等措施加固围岩,特种湿喷混凝土技术也取得了良好效果。阐述湿喷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关键词: 混凝土生产湿喷混凝土质量控制  湿喷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引水隧洞喷护质量和支护效果。为保证其产品质量,确保其独有的特殊性能满足施工要求,湿喷混凝土在拌和楼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关键。  1、材料的质量控制  喷射混凝土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本文就供暖系统出现漏水时,如何进行探测,通过与其它探测方法比较,提出一种针对地下暖气管道的简单易行的漏水探测方法,以及在供暖设计中的应用。   一、前言管道漏水探测有许多种方法,如音听法、区域装表法及气体探测法,但供暖管道漏水有它的特殊性,本人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发现,对于物业小区来说采用测温法不失为一种省钱省力的暖气管道漏水探测方法,在此提出来与同行一起探讨。  二、不同漏水方法的比较随着人们
期刊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及电力营销中的作用入手,就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阐述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调度;电力营销  0 概述  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电力市场形势发生巨大的转变,对供电企业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如何抓好电力营销的管理工作,应对这些挑战,是目前电力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电力企业; 技术分析; 管理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的加快,电力市场形势发生巨大的转变,以此同时也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多更新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开拓电力市场,抓好电力营销的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