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 让花更美 桃更甜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007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平谷传来喜讯。由北京市科委和平谷区共同投资2400万元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平谷桃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验收。
  
  平谷区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川谷地,生态良好,水系独立,土壤肥沃且富钾、富硒,含有果品生长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十分适宜发展桃生产,目前全区桃种植面积22万亩,有15万农民从事桃生产,是京郊果品生产第一区和享誉全国的桃产区。全区具有白桃、油桃、黄桃和蟠桃4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实现了早、中、晚熟合理搭配,一年三季有鲜桃上市,2004年桃产量1.85亿公斤,占全市桃产量的50%,产值3.1亿元。然而,在这些数字后面却存在着一些人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问题,存在就必须重视
  
  桃产业是平谷区果品主导产业,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平谷桃生产与国内外发达地区果品生产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优良品种数量较少,品种结构不合理,早、中、晚熟,鲜食、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等;二是桃树优质高效果品生产技术不配套,优质高光效树体结构紊乱,合理施肥、保肥节水抗旱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缺少桃采后无公害贮藏保鲜技术规范和标准,桃采后冷链保鲜技术需要进一步升级,深加工产品桃汁在营养成分损失、防褐变等方面仍存在着局限;四是果品产业化信息平台急需加快建设;五是桃文化产业链需要做大、做强。
  问题既然存在,而且已经被认识,那么就不能忽视,作为桃乡,平谷区把解决这些问题当成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开始了各方面的工作,力争要让平谷的桃花更红,桃更甜。
  
  四步,打造桃产业的未来
  
  2004年,在平谷区委、区政府的积极努力争取下,北京市科委经过多方和充分的科学论证,决定把平谷桃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技术研究列入本市重大科技项目,下设”桃新品种选育及育苗基地建设“、”桃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平谷桃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和”桃贮运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4个课题,由平谷区科委、果品办、北京市农科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
  桃新品种选育及育苗基地建设
  收集国内外优良鲜食、加工专用品种,引进适合温室栽培的专用低需冷量品种和不同类型观赏桃品种,对引入的种质资源植物进行综合鉴定评价,筛选出具有生产发展前途的优良品种;引进桃砧木品种,尤其是抗重茬砧木GF677,研究桃砧木繁育技术,推广桃无性砧木嫁接苗栽培;开展优良品种苗木基地建设。
  桃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总结、确定桃绿色安全产品的各个质量指标,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规程;桃优质高光效树体结构的研究;设施桃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桃抗重茬关键技术研究找出桃再植重茬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出1~2种抗重茬药剂;桃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不同土壤类型、立地条件下的桃树水旱互补,雨水集蓄节灌,降低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贮水力,缓释肥水等有机生物载体高效优质抗旱、保肥节水栽培技术新模式。
  桃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引进专家,培养研发推广队伍,建成桃信息网络与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桃农培训基地;培育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农村合作组织;桃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建设及推广应用,包括品种园、优新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观光采摘示范基地、设施栽培桃示范园建设等。
  桃贮运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研究并制定桃采收指标及贮运保鲜技术规程;研究桃采后无公害贮运保鲜关键技术,筛选防治桃采后主要病害的植物提取物,研发桃采后无公害防腐保鲜剂;桃汁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利用多种酶复合的生物酶解技术,解决果汁二次混浊技术难题。
  
  成果,已经初步显现
  
  4年的桃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促进了平谷区大桃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加快了果农增收致富步伐。
  建成桃优异种质资源圃400亩,收集保存优异资源400份,筛选出适合平谷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桃优良品种30个;引选出加工专用桃、温室专用桃、优良桃砧木品种30个和不同类型的观赏桃品种8个;配置杂交组合171个,培育杂种实生苗9800株,通过筛选获得桃优株(系)39个,通过审定的不同类型的桃新品种14个;建立育苗基地200亩,繁殖优良品种苗木300多万株;
  制定了大久保等10个桃品种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研究了两种树形(自然开心形、Y字形)树体结构差异、光照分布、冠层微气候与果实品质的关系等,制定了桃树高光效树形改造时间、疏枝数量、修剪方法、修剪程度和保护措施等树体改造的评判指标;形成了包括整形修剪、主干环缢、铺地膜调控温湿度、病虫害防治、温室桃树解除休眠期等设施桃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了桃抗重茬关键技术,在抗重茬砧木GF677组培快繁、土壤线虫种类及种群动态、土壤修复制剂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对桃园土壤、水和大气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建立了病、虫发生预测预报网络;制定了有机桃栽培技术规程。
  在过去的4年里,平谷建成了平谷大桃科技培训网络:建立专家库,引进国内外专家33人;建立和完善研发推广队伍300人,形成区、乡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搭建桃产业信息平台,构建科技推广和远程教育系统,建成乡村信息服务站150个;开展对果农的实用技术培训,年培训人数11万人次,培训率达到90%;建立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农村合作组织85个,专业合作组织8个、乡镇产销协会16个和农民合作组织59个,发展会员2.21万户。建立桃科技成果示范与旅游观光示范区1.5万亩,辐射带动10万亩,辐射区桃农综合效益提高20%。
  与此同时,平谷还开展桃贮运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大桃保鲜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研究了桃采后褐腐病、根霉病等主要病害的侵染规律及其防控技术;筛选出能显著抑制桃采后褐腐病和根霉病发生的黄柏、厚朴提取物及其复配;建立了瑞蟠4号、晚蜜、八月脆等平谷主栽桃品种采后简易气调贮运和无公害防腐保鲜配套技术规程。应用该项技术,桃贮藏期大于45天,好果率大于95%;研制并优化出桃汁配方,产品质量达到出口标准;年产桃清汁1.1万吨,消化鲜桃1.35万吨,占全区大桃总产量的10%。
  目前,平谷桃园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建成了10万亩大桃标准化基地,5万亩绿色食品桃生产基地,11.7万亩无公害桃生产基地,5000亩有机桃生产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大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07年实现桃产量2.15亿公斤,实现桃总收入5.45亿元,人均桃收入3633元,桃收入成为山区和半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桃产业成为全区最大的富民产业。
  (责任编辑 刘俊)
其他文献
对于半空间谐振子,给出了包括位置、动量算符及其平方的矩阵元,定态上的不确定关系等量子力学的基本结果. 由于位置矩阵元的结果较复杂,借助Heisenberg对应原理给出了它的一
认知-组织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探索和经验构建实现知识的获得;项目式教学法强调以项目为导向,通过动手实践完成项目的制作来建构有关知识。两者在原理和目标指
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基本功,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及教
讨论地轴绕黄道平面法线的进动,不涉及章动问题,用近似的方法给出地轴进动的一种简单算法.
期刊
独立董事即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指既非来自公司的股东单位,也不在出任董事的公司中担任高级管理职位的公司董事会成员.目前很多国家的机构和组织都积极实行了独立董事制度,
从分析激励机制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中的重要性入手,重点介绍了高校现行激励机制运行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优化策略,为更好地发挥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
利用量子不变量理论,讨论了交流电流源作用下介观LC电路系统动力学的演化,得到描述系统量子态随时间的演化算符.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了介观电容器极板间电子波函数的耦合作用后,介
从经典唯象观点出发,提出了相位侈动的精确公式,严格推导出光纤孤子包络方程,揭示了原包络函数的唯一性,并合理分析了光纤孤子的形成机制。
阐述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非线性理论知识,特别是引入混沌控制和同步内容的重要性,这对于让学生完整理解混沌科学理论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