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电子商务所存在的8个方面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要充分正视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有助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潮流同步。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电子支付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7-0042-0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Internet从事商务活动已经成为现实。目前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一种潮流,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这一商务发展的大趋势,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就应运而生了。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全球电子贸易额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经济的新增长点。电子商务以其相对低廉的成本、简化的贸易流程、超越时空限制的经营方式和预期的巨大利润,吸引着世界各国众多厂商。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7年,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宽带网民数1.63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截至2月份,我国网民数达2.21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在2007年底,这一数字为2.1亿人网上购物和网上销售是互联网作为商务平台工具的重要体现。网民和商家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各取所需,共同获益,是值得政府和社会大力倡导的网络应用。2007年12月,中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是22.1%,购物人数规模达到4640万。而美国2006年8月网上购物的比例则已经达到了71%。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经突破了一千亿元大关,同时业内预计,2008年这一市场仍将保持100%的增长。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第三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上说,我国电子商务的地位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交易额形成一定规模,但其发展依然受到国际贸易跨境物流问题、地区间数字化差异问题、网上信用制度不健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标准问题以及法规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
我国电子商务在体系、组织、法律、模式、技术、管理等方面均未成型,要想实现起飞,必须认真分析现阶段发展电子商务所存在的若干问题。笔者个人认为,我国电子商务目前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2存在问题
2.1基础设施薄弱网上交易必须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高速网络必须由硬件提供支持。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已建成的网络其质量离电子商务的要求相距甚远。我国的网络建设无论在管理、技术,还是在安全保密、电子货币及网上信息等方面都力度不够,尤其在边远地区更是滞后,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开展和普及。目前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
长足发展。然而,网络带宽和增值服务等功能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网络功能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网络用户普及程度不够。
2.2网络安全性还不能够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电子商务是一种以信息互联网络为载体的商务活动新模式。电子商务发展面临最严重的挑战就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支撑电子商务的网络系统正常工作;保证数据完整、保密;交易的文件不可否认等。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很多企业缺乏合理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监督和审计机制,这就造成了电子商务安全隐患的存在。病毒感染、黑客的入侵更使人们对计算机的安全性,特别是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产生怀疑。Internet是—个开放型的网络,它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虽然在技术上有很多防范措施,但目前在黑客频频光顾企业的网站并进行破坏的情况下,人们将自己的银行帐号和密码送到网上时,心里不免还是有几分担心。
2.3信用问题会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利用网络交易,电子商务的标的具有虚拟性,缺少可以被具体控制的实物。在这一虚拟世界里,人际交往出现了和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状况,人们往往无法确知对方的真实身份,甚至无法预期交易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所以,成功而有效的电子商务完全仰仗交易双方互相信任,买方假设卖方的商品、服务合法、合格、没有缺陷;卖方假设买方有支付能力,双方都会履行交易时达成的承诺。双方依靠信任,认定网络上传递的信息为真,不需要其他辅助信息来证明对方用以交易的商品是否符合交易条件,消费者不需要对商品实物作实地检验,即双方有足够的信用度,交易才有可能完成。诚信是电子商务的灵魂,没有信用的支持,电子商务就不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不完善,培育和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我国电子商务长足发展的关键之一。
2.4支付手段是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得以最终实现的关键环节电子商务的最终完成需要支付和结算,因此应有高品质、高效的金融电子化服务配合。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电子化程度都不高,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支付与结算要求,而电子商务必须有高效的金融电子化(电子货币)。各大银行网络选用的通信平台不统一,不利于银行间跨行业务的互联。同时,我国信用卡发展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各家银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建立了自己的CA认证中心,但至今缺乏统一的、权威的、全国性的CA认证中心,这就容易导致交叉认证、重复认证和资源浪费。另外,网上支付效率低下,银行确认支付时间长(约需10天)、收费高(信用卡收取5%的管理费)、限制多,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只有实行银行对用户、银行对银行的电子货币流动,才能解决好金融电子化问题。
2.5我国大多数人观念认识不足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缺乏认识。个人消费者的 购物习惯在短期内很难转变,我国城乡居民已经习惯了进商店看货——付款——购物的传统购买方式。对于在网上购物和电子支付尚不熟悉,甚至有排斥感,中国的消费市场一向缺乏信用消费的概念,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商业体系的呆板和缺乏服务意识。银行与银行、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画地为牢,迫使那些想尝试信用消费的人必须为此付出额外的巨大精神和财力代价。
2.6配送系统和售后服务不完善为了推广电子商务,就必须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中心,将实物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但目前我国还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全国性货物配送系统,服务水平、服务规模尚待与国际接轨。物流系统和售后服务滞后,交易过程中,网下不能提供快捷服务,送货不及时、收货无保障、退货不容易,无法体现和形成电子商务高效率、低成本、方便、快捷的优势。
2.7高级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资源尚显不足。电子商务是信息化与传统商务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能否培养出大批这样的复合人才就成为该国、该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最关键因素。虽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始专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目前而言,具有创新思维的电子商务理论、规划与管理的人才奇缺,人才匮乏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难题。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到计算机、经济、管理、法律等各个方面。电子商务人才实际上是一种复合型人才,目前社会上的电子商务培训班,在教学过程中“重电子轻商务”或者“重商务轻电子”。即使能够两头兼顾,也多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拼凑组合,没有按照这门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律和实际需求来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以这样的电子商务的教学水平,要培养一批既懂电子商务技术,又有金融、商贸、物流等知识的跨领域的专门人才、复合人才,存在很大难度。另外,目前国内电子商务的教育和培训还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范。
2.8有关法规体系不健全,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电子商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在虚拟社区中进行的商务活动,具有不同于传统商务活动的特殊性,它与传统的法律制度、社会规则之间必然发生冲突。我国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制不够健全,假冒伪劣商品时常干扰市场秩序,服务水平较为低下,消费者权益往往得不到充分保护。上述因素都会阻碍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特别是电子支付安全、隐私权保护、电子签名、商业合同认证、纠纷调解、网上打假等问题的解决还缺乏相应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参照坐标。有关法规体系不健全也阻碍了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
3结束语
前文对我国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但并不是说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景一片黯淡。笔者的意图只想说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Internet使用水平的提高和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电子商务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同时重视研究在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以便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潮流同步。
4参考文献
1林海.电子商务基础教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张炯明.安全电子商务实用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宋文官.电子商务实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电子支付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7-0042-0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Internet从事商务活动已经成为现实。目前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一种潮流,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这一商务发展的大趋势,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就应运而生了。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全球电子贸易额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经济的新增长点。电子商务以其相对低廉的成本、简化的贸易流程、超越时空限制的经营方式和预期的巨大利润,吸引着世界各国众多厂商。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7年,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宽带网民数1.63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截至2月份,我国网民数达2.21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在2007年底,这一数字为2.1亿人网上购物和网上销售是互联网作为商务平台工具的重要体现。网民和商家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各取所需,共同获益,是值得政府和社会大力倡导的网络应用。2007年12月,中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是22.1%,购物人数规模达到4640万。而美国2006年8月网上购物的比例则已经达到了71%。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经突破了一千亿元大关,同时业内预计,2008年这一市场仍将保持100%的增长。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第三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上说,我国电子商务的地位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交易额形成一定规模,但其发展依然受到国际贸易跨境物流问题、地区间数字化差异问题、网上信用制度不健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标准问题以及法规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
我国电子商务在体系、组织、法律、模式、技术、管理等方面均未成型,要想实现起飞,必须认真分析现阶段发展电子商务所存在的若干问题。笔者个人认为,我国电子商务目前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2存在问题
2.1基础设施薄弱网上交易必须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高速网络必须由硬件提供支持。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已建成的网络其质量离电子商务的要求相距甚远。我国的网络建设无论在管理、技术,还是在安全保密、电子货币及网上信息等方面都力度不够,尤其在边远地区更是滞后,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开展和普及。目前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
长足发展。然而,网络带宽和增值服务等功能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网络功能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网络用户普及程度不够。
2.2网络安全性还不能够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电子商务是一种以信息互联网络为载体的商务活动新模式。电子商务发展面临最严重的挑战就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支撑电子商务的网络系统正常工作;保证数据完整、保密;交易的文件不可否认等。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很多企业缺乏合理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监督和审计机制,这就造成了电子商务安全隐患的存在。病毒感染、黑客的入侵更使人们对计算机的安全性,特别是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产生怀疑。Internet是—个开放型的网络,它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虽然在技术上有很多防范措施,但目前在黑客频频光顾企业的网站并进行破坏的情况下,人们将自己的银行帐号和密码送到网上时,心里不免还是有几分担心。
2.3信用问题会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利用网络交易,电子商务的标的具有虚拟性,缺少可以被具体控制的实物。在这一虚拟世界里,人际交往出现了和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状况,人们往往无法确知对方的真实身份,甚至无法预期交易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所以,成功而有效的电子商务完全仰仗交易双方互相信任,买方假设卖方的商品、服务合法、合格、没有缺陷;卖方假设买方有支付能力,双方都会履行交易时达成的承诺。双方依靠信任,认定网络上传递的信息为真,不需要其他辅助信息来证明对方用以交易的商品是否符合交易条件,消费者不需要对商品实物作实地检验,即双方有足够的信用度,交易才有可能完成。诚信是电子商务的灵魂,没有信用的支持,电子商务就不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不完善,培育和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我国电子商务长足发展的关键之一。
2.4支付手段是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得以最终实现的关键环节电子商务的最终完成需要支付和结算,因此应有高品质、高效的金融电子化服务配合。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电子化程度都不高,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支付与结算要求,而电子商务必须有高效的金融电子化(电子货币)。各大银行网络选用的通信平台不统一,不利于银行间跨行业务的互联。同时,我国信用卡发展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各家银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建立了自己的CA认证中心,但至今缺乏统一的、权威的、全国性的CA认证中心,这就容易导致交叉认证、重复认证和资源浪费。另外,网上支付效率低下,银行确认支付时间长(约需10天)、收费高(信用卡收取5%的管理费)、限制多,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只有实行银行对用户、银行对银行的电子货币流动,才能解决好金融电子化问题。
2.5我国大多数人观念认识不足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缺乏认识。个人消费者的 购物习惯在短期内很难转变,我国城乡居民已经习惯了进商店看货——付款——购物的传统购买方式。对于在网上购物和电子支付尚不熟悉,甚至有排斥感,中国的消费市场一向缺乏信用消费的概念,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商业体系的呆板和缺乏服务意识。银行与银行、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画地为牢,迫使那些想尝试信用消费的人必须为此付出额外的巨大精神和财力代价。
2.6配送系统和售后服务不完善为了推广电子商务,就必须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中心,将实物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但目前我国还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全国性货物配送系统,服务水平、服务规模尚待与国际接轨。物流系统和售后服务滞后,交易过程中,网下不能提供快捷服务,送货不及时、收货无保障、退货不容易,无法体现和形成电子商务高效率、低成本、方便、快捷的优势。
2.7高级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资源尚显不足。电子商务是信息化与传统商务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能否培养出大批这样的复合人才就成为该国、该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最关键因素。虽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始专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目前而言,具有创新思维的电子商务理论、规划与管理的人才奇缺,人才匮乏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难题。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到计算机、经济、管理、法律等各个方面。电子商务人才实际上是一种复合型人才,目前社会上的电子商务培训班,在教学过程中“重电子轻商务”或者“重商务轻电子”。即使能够两头兼顾,也多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拼凑组合,没有按照这门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律和实际需求来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以这样的电子商务的教学水平,要培养一批既懂电子商务技术,又有金融、商贸、物流等知识的跨领域的专门人才、复合人才,存在很大难度。另外,目前国内电子商务的教育和培训还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范。
2.8有关法规体系不健全,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电子商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在虚拟社区中进行的商务活动,具有不同于传统商务活动的特殊性,它与传统的法律制度、社会规则之间必然发生冲突。我国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制不够健全,假冒伪劣商品时常干扰市场秩序,服务水平较为低下,消费者权益往往得不到充分保护。上述因素都会阻碍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特别是电子支付安全、隐私权保护、电子签名、商业合同认证、纠纷调解、网上打假等问题的解决还缺乏相应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参照坐标。有关法规体系不健全也阻碍了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
3结束语
前文对我国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但并不是说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景一片黯淡。笔者的意图只想说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Internet使用水平的提高和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电子商务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同时重视研究在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以便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潮流同步。
4参考文献
1林海.电子商务基础教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张炯明.安全电子商务实用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宋文官.电子商务实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