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情感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AODENV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作用。情感的激励作用有时是金钱和物质不能取代和比拟的,对学生尤为重要。要当一名受学生信赖的班主任,就一定要协调好班级工作,当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助手,做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使者。要用爱心、诚心去温暖和感化学生,保护学生纯洁的心灵,使学生在班主任的爱心哺育下健康成长,在班级形成一股带领他们前进的感召力。
  【关键词】情的感染力;爱的感奋力;理的说服力;性的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15-01
  情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作用。情感的激励作用有时是金钱和物质不能取代和比拟的,对学生尤为重要。要当一名受学生信赖的班主任,就一定要协调好班级工作,当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助手,做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使者。要用爱心、诚心去温暖和感化学生,保护学生纯洁的心灵,使学生在班主任的爱心哺育下健康成长,在班级形成一股带领他们前进的感召力。
  (一)情的感染力
  情的感染力,就是以情感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班主任要理解、尊重学生,以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所思所想、所求所好、所作所为,这才能从本质上和主流上发现学生心灵深处美好的闪光点,循环善诱地工作做细做活。
  (二)爱的感奋力
  实践证明,诚挚的爱会搭建师生心灵和情感的桥梁,会赢得学生信赖和敬仰的目光。
  这样,学生才会把自己的心灵之窗无保留得向你敞开,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推动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步。我班有一位学生,字写得非常差,教过他的老师都说他是弱智,但在小练笔中,我却发现它的题材源自于他的生活的真实性,我就多次鼓励树立他的威信。
  一个月之后,他的成绩居然赶上了班里的中等生。这真是“人都愿意在表扬声中前进,听赞美的声音。这能唤起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渴望从所接触的人的评价中来判定自己的价值,尤其是老师给予的评价。
  (三)理的说服力
  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要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仅仅靠动之以情显然是不够的,还得做到晓之以理。实践证明,大道理并不管用了,而是理贵在真。实事求是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说明事物,才能使你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可信性,才能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
  (四)行的影响力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甚至言谈举止无不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老师热爱祖国,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学生的热情诚挚等情感,都会强烈的影响,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的产生。班主任把自己的行为作为指引学生前进的旗帜,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和学生沟通感情,以身示教,进而激励学生全面转化,促进班级建设。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树人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雜性、艰辛性、艰巨性。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用爱心、真情感化学生,像蜡烛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像航标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朝夕之功。班主任可分为强制性阶段、自制性阶段 、自觉性阶段来逐步完成。  【关键词】行为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51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6-02  “习惯”是常挂在人们嘴边的一个词,那么什么是习惯呢?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8-01  多年来,由于我们在解决知识与能力这对矛盾中处理不当,在教与学、教与考中只注重知识而忽视能力,教学效果不佳,致使“高分低能”的问题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学生学习靠死记硬背,不接触自己的思想实际,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近几年来,由于中考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7-01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也发生显著变化。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品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成为我们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品德课教
期刊
【摘要】针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问的一些误区,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即: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有梯度、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此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 提问; 有效性; 目的性; 梯度; 兴趣点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8-01  我国著名教育
期刊
【摘要】新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欣赏课是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想象力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人格在美的体验中获得升华,促进个性更好实现自我完善。  【关键词】高中音乐; 欣赏课;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03-01  利川是湘鄂西和湘鄂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属于革命老区,这方热土虽然地处偏避,交通不便,信息欠佳,经济文化落后,但却有着丰富的优良革命传统资源。  1.组织学生参观遗址,讲述革命事迹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对青少年进行中国革命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这是增强民族自尊、自信
期刊
【摘要】教师就是要与学生分享你的人生经验,把学生推向成功;教师要对学生要关爱与宽容,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长远成长;教师要认真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学会思考人生,获得精神上的滋养;教师就是即使穿越无数的苦难,我也要开心的站在你的面前。  【关键词】教师;师德;责任;关爱;奉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
期刊
【摘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意义重大。笔者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这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本文从“动”中设疑、“动” 中质疑、“动”中释疑三方面论述培养学生地问题意识。  【关键词】动; 问题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08-01  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主动
期刊
【摘要】真诚地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树立信心,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素质,做最好的自己,做一个有用之人,做一个“真人”。  【关键词】关爱; 尊重; 信任; 学生 【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8-02当素质教育的大旗高高飘扬的时候,我看到很多教师同行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依然是分数的高低。作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6-01  利川市位于湖北西南边陲渝鄂交界处,是典型的山区县市,是世界优秀名歌《龙船调》的故乡。利川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天下第一的“水杉王”,有世界一绝的腾龙洞,有名冠全球的坝漆,有世界罕见的生物礁等,如何利用本地德育资源,拓展德育渠道,近年来,我们在校园文化教育、革命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