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搞创作,漫天豪情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ei223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踏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马院”)所在的善斋,
  我就恍惚间有踏入美术馆的感觉——大门两侧摆放着马克思和鲁迅的雕像,
  楼梯口错落有致地垂下几盏清雅的手绘灯笼,走廊里陈列着绘画、陶瓷、剪纸、招贴等各种艺术作品,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描绘中国近现代风起云涌的历史、熠熠生辉的人物。
  驻足其间,那些讲不完的故事、忘不掉的瞬间扑面而来……
  很难想象这些是美术学院一年级学生的作品,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这是马院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作业展。
  更想不到前年在清华读研的第二个学期,我有幸给导师华表老师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助教。
  两年多了,其间,我协助华老师带了两届学生,办了两次学生作品展。
  源起
  有人说,清华学子又红又专,一个缘故恐怕得益于学校历来注重政治思想理论课,不断地在教学模式和方式上创新。
  2011年,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和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契机,华老师在十多年教学基础上思索着如何在因材施教教学法层面上创新。“怎样才能不纸上谈兵,又能因材施教”,华老师琢磨着变化作业形式,解决大课堂的矛盾,决定在他的三个大课堂进行“读三史(党史、国史、校史),搞创作”。华老师一学年带三个大班,500多名清华大一新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其中,美术学院的这门课教学任务一直由华老师承担,其他两个班的学生都由学生各自选课而组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为期16周的课程。第一堂课上,华老师就告诉课堂上的230多名美院学生,第10周需要完成一次“大作业”,作业连同考勤共占课程总成绩的50%,学生结合课程内容与各自专业进行艺术创作。作品还要集中公开展示。
  学生们兴奋了——刚踏进大学校园,还没接触专业,就有机会进行创作,有自己的艺术作品参加全年级的展览!一位教师、两个助教、230多名新生,就这样开始了一场艺术与历史的对话。
  2014年上半年,在美院学生的第一堂课上,华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一下课,服装专业的班长跑来问我:“师兄,师兄,现发愁呢。中国近现代史的好多知识,虽然高中就学过,但是高考一结束,就忘差不多了。如果课堂作业就是交个小论文什么的,也就罢了,但是现在要搞艺术创作,实在有点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第一反应,呵呵一笑,但也看出,华老师可有点把学生难住了,学生总算有些上心了,所以这既是一个问题,又是一个好的征兆。之后,我就向华老师反映了这一情况,我们决定,进一步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按时间顺序划分成23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用七个字来概括(第一次鸦片战争“千年未有大变局”;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大事变”;新中国成立“雄鸡一唱天下白”……)。这个举措获得了学生们的赞许,他们纷纷表示,这样一来,他们既能迅速回忆起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又能方便地选取创作主题,还增添了不少的创作兴趣和创作热情。
  总的来说,华老师课堂上的学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华美术学院的学生,他们的课堂作业是结合自身的美术专业(国画、油画、雕塑、陶瓷、服装、视觉和摄影等等),选取中国近现代史相关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之后,我们会把他们的艺术作品进行展览。另一类是清华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课堂作业是结合自身专业(建筑、电机、汽车、物理、化学、生物和法学等等),选取中国近现代史相关主题,进行诗歌创作。
  高度
  之后,几乎每堂课的课间或课后,总会有学生围着华老师请教问题。有的学生,会拿着从图书馆查到的历史资料或人物传纪,向华老师询问他对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的看法。比如,有学生问:“老师,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么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难道真的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吗?”记得华老师答:“总有一种错误的说法,认为‘穷人闹革命’,其实不然,反而多是‘富人闹革命’,比如周恩来、彭湃等等,他们家境殷实,真的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主义和追求,才走上革命的道路。”
  结合这个问题,华老师谈到:在理论支撑中叙事,立意高。华老师从世界近代史大背景出发,剖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阐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一种必然,他说:“细化人物和事件之前,要有铺垫,这样才有助于看清人物和事件中的一个个具体问题。”
  陶瓷专业的一位同学,她想在瓷盘上用釉彩勾画“鉴湖女侠”秋瑾的肖像。老师得知后,曾向她生动、形象地讲述了秋瑾就义的故事:秋瑾家境殷实,被捕前完全可以逃走,但她却没有逃,她让其他人离开,自己却坚持不走。可见她是抱着必死的信念投身革命,实在令人钦佩,令人为之叹息;秋瑾实在太过美艳动人,且又侠肝义胆,因此在大义凛然之外,更添些许哀婉凄美。秋瑾被处决前,审判官也动了恻隐之心,不禁为之落泪,为之动容;秋瑾死后,审判官终日抑郁,久久不能释怀,最后在极度的自责和痛苦中,选择自杀以谢罪。理解秋瑾,以往都是“剑湖女侠”,硬梆梆地解读历史。了解了秋瑾,这位同学发现秋瑾非常美,美到无瑕疵时只有美,很好地抓住秋瑾神韵的两个关键词,一是“美”,二是“义”。这位同学抛弃了原本想采用的“工笔细描”的技法,转而采用更为“粗笔写意”的技法来描摹秋瑾女侠的肖像,半仰望苍穹,半若有所思,十分传神——深邃、恬淡、儒雅……无过多形式的渲染留给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
  还有的学生,会在选好创作主题和创作形式的基础上,和老师探讨如何构图和用料。产品设计专业的一位同学,他认为“自强不息”不仅是清华校训和清华精神,还能很好地涵盖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于是他决定篆刻一个题为“自强不息”的图章。记得课间,他常和华老师讨论刻章的样式、用料、用色、字体和布局。课后他曾向我提起:“没想到一枚小小的刻章,还需要这么多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   互动
  如果说,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还算得上是本行的话,那么,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还要求尽量写古体诗,就真的算得上是门外汉了。
  得知课堂作业要求后,不少学生表示压力山大,尤其是古体诗,因为从未系统研究过它的格律、平仄、对仗、字数等问题,生怕自己会写成打油诗,贻笑大方。当然,也有一些文艺学生表示形式新颖,跃跃欲试,准备要大展拳脚。
  得知这种差异化的现象后,我们对课堂作业做了一些调整和说明。首先,鼓励大家调动兴趣热情,发挥聪明才智,爱读诗,学写诗,爱写诗。其次,诗歌重在内容,不在形式,重在真情实感,不在格律体例,古体诗、自由体皆可,关键在于“言志”,即大家要有正确的向往和真诚的心。
  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果真开始读诗,开始写诗,课间课后,每每总有学生和老师谈诗、论诗。其中,有一位汽车系的同学,通过诗歌与老师结下“忘年交”,盛情邀请老师做汽车系学生节的嘉宾。老师虽未赴约,但是亲自写了一首现代诗《如果》送给她,用作学生节的宣传。还有一位生物系的同学,说自己是“理工科脑子”,没有“文艺细胞”,时常拿着自己的草稿向老师请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启发和指导,如此反复,该同学的“打油诗”慢慢雕琢成了一首好诗。
  其中,印象颇为深刻的是一位电机系的同学。他说自己从中学开始,就爱读诗、写诗,但接触的多是现代诗,通过与老师接触(老师更为推崇古诗),才慢慢爱上古诗,他也渐渐发现古诗的独特魅力。他想以鸦片战争为主题写作一首古体诗,但迟迟找不到恰当而又新颖的切入点。老师得知后,专门和他畅谈自己对于古体诗的看法。老师认为,古体诗重构思精巧,喜不拘一格,多借物抒怀,常反其意而用之。听了老师的话后,这位同学获得了不小启发,最后他写了一首咏物诗,表面歌颂艳丽动人的罂粟花,实则反讽晚清政府的天朝迷梦。老师在课上表扬这位同学的诗独具匠心,富有新意,的确算是上乘之作。
  记得在一个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上,老师给每一位学生赠送了自己的诗歌集子——《善斋集》。课上,老师用集子里的一句诗“人生正值十九龄,明日不知何处行。何处行,但有壮志,漫天豪情”,鼓励大家要热爱诗歌,心怀理想。课后,同学们纷纷拿着诗集,和老师合影留念。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清华校友高晓松写过的一句话:“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
  每一学年的课程结束后,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会被展示。以百年印“像”、人间正道和寻梦中国为主题的三届学生作品展在善斋举行,2014年11月23日,峥嵘岁月—第四届学生作品展在清华大学主楼大厅隆重举办。那时临近期末,美院学生都在准备考试,到布展时人手不足,我们很发愁。没想到,布展当天除了各专业的班长以外,还有许多同学积极地来为展览出力、献策。每当想起,大家如何把学生的作品分类打包,而后一拨拨地送到主楼;每当想起,一幅幅画作,一件件雕塑,如何从“杂乱无序”的摆摊状态,化身为“井然有序”的展出状态,内心还是会不由地感动起来。记得布展结束时,已是凌晨两点,大家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工作餐,之后学生们还饶有兴致地纷纷和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从中不难看出,他们已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已不仅仅是一次作业、一次任务,而更多的是一次真正的创作、一次真正的洗礼。
  这也正是华老师提出的三互动:师生互动、课上课下互动和理论实践互动。
其他文献
“我希望能在大西北开始新的生活,无论多么艰苦。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性格直率,心思单纯。实话说,北京呆了四年,我还是没能融入这座城市。我懂它越多,恐惧它就越多。北京,好像总是比我成长得更快。我向往简单的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7月,毕业前一天,北大南门外的一家小餐馆里,22岁的康小真如是说。  名校生进沙漠  这家小餐馆是437宿舍经常聚会的地方。那次是四位兄弟毕业前最后一次聚首。小真没有
古人讲﹁乐合同﹂,一个学校的校歌具有彰显精神气质,  体现历史文化,凝聚校友认同之功能。清华最早的校歌是英文的,由一位美籍女士所作,  这与其最初作为留美预备学校,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西式氛围不无关系。  (一)  同学少年肝胆相亲,荟萃一堂豪爽。  我歌于斯汝其和予,斯校一时无两。  广播令闻树立荣名,群雄莫与争衡。  谓予不信请君来临,会当赞和同声。  同声同声会当赞和同声。  噫清华嘻清华吾校
从小到大,父母、老师总是一味地要求我们做到“拔尖、优秀”,  但成长中的现实似乎又反向教育着我们去认清一点,那就是再努力、再有天赋的人,也不是事事都能做到优秀。  接受了这么长时间“成功学”教育的我们,该如何坦然接受自己终将成为一个普通人?  有主角光环吗?给我来一打  曾经,我以为自己是被上帝亲吻过的那个苹果。我作文写得又快又好,别人还在为800字苦恼时,我已经轻轻松松写满了方格纸;我朗诵比赛拔
园子里爱书的人尚有许多,从始至今热情不灭,终究是一场不散的狂欢。王悦告诉记者:﹁你知道晨读的感觉吗?那就像坐着火车,去自驾游的时候沿途看风景,读过去一个个剧本,哪里感兴趣,你就会停下来。排戏,找到一个触动自己的点,坐下来支起了画架,便真的画了一幅画。对真心喜欢风景的人来说,应该是两种体验都希望有的。  团体读书时代,在清华不可阻挡。  团体读书时代  “‘爱读夜’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筹建,到现
智能手机普及、网络技术进步,自媒体早就不是新鲜事,最近大家又玩起了直播。大量的直播APP和网站出现,网民们直呼2016直播元年到来。不经意间,“你丑你先睡,我美我直播”“我正直播,你还不来围观吗”成了流行语,各个平台直播的分享链接刷爆朋友圈,直播科技的不断进步也正在影响着和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直播的“洪荒之力”来得如此猛烈,我这个研究僧也不小心被撞了一下
20%挨饿,10%无家可归  无家可归——一个月没有固定住所  这些数字基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Sara Goldrick-Rab教授的研究。她在2015年年底调查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7所社区学院的4000多名学生,发现平均20%的学生挨饿,10%的无家可归。非裔、亚裔、拉美裔学生的这些比例更高,非裔学生无家可归的比例达到20%。美国两年制的社区学院以招收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为主,走读比例高,录
《中华民国史》(1-4卷),张宪文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民国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  推荐理由:该书是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张宪文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十年披沥所完成的皇皇巨著。该书以中国近代社会如何历经艰难、逐步缓慢地向现代中国发展为主线,在广泛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大量档案文献,清晰展现了中华民国历史的真实面貌。本书视角独特、视野宏阔、内容厚实、持论公允,根据民国史发展的历程,
2015年3月,考研失败后,刘小猫(化名)顺理成章地加入到求职大军中,很快一份手游公司软件开发员的工作轻松到手。工作机会来得如此简单,刘小猫却犹豫了,他心里嘀咕“找工作哪有传说中的那么难,校招才刚刚开始,难道这么快就签‘卖身契’吗?会不会有更好的机会呢?”考虑了两天,他给手游公司打去电话,以不太适合为由潇洒地拒绝了。但接下来求职路上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却让刘小猫始料未及,更措手不及。  被幸运砸中
Hackson,注定会流行  36小时候,好几个黑科技产品问世。一个APP实现了让照片有喜怒哀乐等动态表情效果。并利用IBM Watson提供的语音识别与情感分析功能,能够对输入的语音进行情感分析,从而让照片中的人物展现适当的面孔。另一个APP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用户得自拍才能打开APP,赋予其私密性。此外,系统会根据自拍照表情辨识出使用者的情绪,并且逐日记录,所以它名叫情绪日记。还有一个软件,装在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10,9,8……2,1,发射!”的倒数计时,耸立的发射架上传来阵阵轰鸣,火箭破空而去,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这枚火箭是长征六号,它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的发射记录。  在这20颗卫星中,有一颗叫“紫丁香二号”,是我国首颗由学生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通常指质量小于10千克、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与微型卫星相比,其对遥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