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中应用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一直是各类材料消耗较高的行业,工民建建筑工程属于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也能改善工民建项目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节能施工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笔者结合相关资料,简述了工民建节能施工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各项节能技术在工民建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节能技术;应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项能源的消耗逐年增大。节能观念逐渐萌生在人们心中,构建节能环保型社会,参加节能活动以成为人们的共识。建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居所,其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了较大的能耗比例。目前节能施工技术已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节能技术在工民建工程中的应用,不能能够降低当地能源紧张的现状,也能保证建筑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一、工民建建筑中的节能现状分析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以致节能技术的应用、推广及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以下就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如下:
  (一)节能材料应用局限。目前节能市场开发了许多新型节能材料,如石膏砌块、GRC条板、页岩空心砖等,这些节能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制造成本较高,以致材料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阻碍,而过去使用的一些价格合理的材料,因此其他原因,受到国家的禁止,但随着社会的需求关系,这些禁止材料仍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进而影响的新型节能材料的应用。
  (二)节能功能不完善。节能设计与开发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设计理念的偏差,一些节能技术的设计集中的外观,忽略了节能本身的意义,对于落地窗、凹凸空间等大量使用,这对建筑窗墙比、建筑形体系数、围护结构需求等节能系数中造成影响,进而降低了工民建建筑的整体采暖效果。
  (三)能耗过大。工民建建筑大多使用粘土实心砖修筑外墙,对于保温及隔热等措施考虑较少,而建筑各部件的保温性能较差,导致建筑能耗过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1]。
  二、工民建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能够有效的利用各类自然资源,且工民建建筑自身较为环保。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制了许多节能施工技术,不断改善建筑的环保性能。
  (一)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应用。工民建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是指建筑的外围墙体系统,主要用于对建筑物实施整体性的保护。围护结构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修筑面积较广,建筑材料大多应用在围护结构中,因此,节能施工技术在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是工民建建筑节能技术的核心环节,需要将各类保温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满足墙体保温的要求。在实施保温技术时,根据建筑的围护结构,能够将保温技术分为内保温及外保温两类节能技术,两者在功能、特点、性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中内保温技术主要是指将优质的保温材料使用在墙体的内部,使墙体具有良好的隔离外界的效果,降低内外能量的交换,实现保温效果;外保温技术主要是指将保温材料及防水材料在墙体外部混合使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墙体受到太阳直射,也能起到降低气候条件对墙体影响的作用,气候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风化作用、雨水冲刷等。科学的使用保温材料对墙体进行保护,能够降低外界对墙体造成的损坏,也能降低实体砖的用量,进而有效的降低能耗与损失[2]。
  (二)室内保温技术的应用。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较大,在不同地区气候环境差异较大,我国北方地区通常较为干燥,南方地区则较为湿润;北方地区较为寒冷,南方地区则较为温暖,北方地区的工民建建筑实施室内采暖保温技术是必要的环节。通常工民建建筑使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室内保温,取暖效果较好。但该技术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吸收地热能、地表水吸收太阳能,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保温取暖的效果,其工作原理是直接转移自然界的热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该技术存在地域限制。
  (三)屋顶隔热技术的应用。屋顶是受到太阳辐射最多的结构,往往产生大量热量,在夏季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才能实现降温,对此屋顶隔热在工民建建筑节能施工中有重要的意义。通常使用空气层隔热的措施,空气层隔热技术主要是控制传热,进而实现降温,具有经济性,低成本等特点。该技术在我国气温较高的地区的工民建建筑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隔热效果明显,取得社会上一致的认可。其优点表现在下列内容:一是能够在各个结构实现隔热保温,应用范围不仅在建筑屋顶,也能应用在墙体、窗户等位置,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二是该技术不能能够实现隔热,也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主要体现在墙体上。另外,在其他地区的工民建建筑中,还应用到高效节能材料屋面、倒置型保温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等技术等,也能有效的实现屋顶隔热,应用较为广泛。
  (四)太阳能技术的应用。节能技术的应用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对自然界的能源进行充分利用。太阳能是自然界中最清洁的能源,具有储量大等优点。目前工民建建筑施工中太阳能技术应用极为广泛。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主要是将遮阳、散热及收集太阳能等功能相结合,使工民建建筑得到良好的热能与光照。太阳能可进行循环利用,且使用次数不受限制。在目前的工民建建筑中主要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及太阳能发电中。太阳能热水器是先利用设备收集太阳能,将能源集中至电能板,再将能量用于热水器中的水升温,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降低的其他能源的消耗,并实现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太阳能发电则需要先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将蓄电池及相关设备准确连接。利用发电系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蓄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之后使用接线将电能传输至工民建建筑的各个设备中,实现太阳能技术支持照明等系统设备的运行[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建筑中的应用促进了我国节能事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对大自然的认识也更加充分,在环境保护及节约能源方面认识深刻。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能耗极大的行业,我们只有不断的去探索研究,才能进一步的降低建筑业能耗。
  参考文献:
  [1]刘志恩.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405.
  [2]刘晓辉,崔攀.工民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03:150.
  [3]包建增.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417.
其他文献
0引言随着网络技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云"模式的出现让网络世界成为了一个界面。作为一种新兴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云计算呈现出了超强计算与存储、动态可扩展性以及低成本等显著的优点。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的环境下,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云计算不再局限于PC,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发展,它们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云计算服务在移动终端的基础上也随之出现并发展起来。但是在
胃底部位的病变临床上易于漏诊误诊,我院 1992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内镜下共检出胃底病变 69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992~ 1997年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12 576例,检出胃内病变
城市负荷密度快速增长对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及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以交流输电为主的城市配电网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和挑战,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必将成为解决城市配电网发展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建筑行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落后的建筑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矛盾冲突日益加重的情况下,使得建筑行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尤以能源耗损为主。基于此,笔者将从工民建施工节能的意义、目的与要求以及节能原理等三面出发阐述观点,使得建筑行业能够实现科学化的发展,为相关部
目的 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联合硼替佐米的抗多发性骨髓瘤(MM)效应及与聚集小体(aggresome)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MM细胞系RPMI 8226、NCI-H929、U266、SKO-007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硼替佐米单药或联合2-ME2处理,通过等效应线图法分析两者是否具有抗MM协同效应;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在同一组细胞群中研究聚集小体阳性和阴性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①硼替佐
1998年1月至12月,我们采用胃镜直视下探条扩张器扩张食管狭窄段后,置入国产钛镍记忆合金网状覆膜支架(以下简称支架)的方法对28例明显吞咽困难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治疗,
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应用情况以及缺陷类型,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缺陷对铝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对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在该领域的适用特点进行了比较,综述了液
我们知道,在建筑的电力系统安装工程中,强电系统一般指的是交流电电压在24V以上的电路系统;例如家庭中的插座、电灯等等。家用电气中的空调、照明灯具、取暖器、电热水器、音响设备等用电器均为强电电气设备。本文主要探讨高层建筑的强电系统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只有提高强电系统的施工质量,才能更好的确保所建工程与电有关的系统能够安全、无故障地正常运营,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舒适的、安全、生活办公环境。
0 引言rn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各业务部门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投入应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主要有以下问题:rn(1)信息孤岛问题的形成.各业务部
 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被认为是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的一个危险因素,其 Hp致恶变的机理还不清楚,这是目前研究的焦点。现将我院经胃镜活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