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是官民良性互动的切入点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e_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欲越强的人,受挫后的“反噬力”越大,容易產生“报复性”腐败的心理。但到底报复了谁?除了他自己,恐怕谁也报复不了。
  中国的未来取决于官民如何互动。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是自下而上启动的,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假象。在过去30年间,社会并没有成为一个足以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力量。事情的变化是在最近这几年。这就是我多次引用裴敏新的话所说的“社会生态已变”。虽然现在还很难乐观地断定民众左右历史进程的力量有多大,民众力量的发挥还需要通过对上层政治的影响才能实现,但必须要看到,民众和社会已经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两种力量的互动。能够给中国带来希望的,是两种力量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
  现在有没有打破过去的逻辑,形成官民良性互动的可能性?我认为虽然情况并不乐观,但不能说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性。第一,新班子很有自信。第二,社会的力量在壮大而且在不断成熟。第三,新媒体的出现,为官民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第四,现实的机会已经出现,这就是反腐败。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有足够的智慧,应当把反腐败作为形成新的官民共识,进而形成官民良性互动的契机。应当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就看能不能抓住。而且鉴于政府公信力的脆弱,这个机会可能稍纵即逝。从官方来说,不管出于何种考虑,腐败也不能不反了。但反腐败会遇到体制内顽强的阻力。如果没有体制外力量的加入,反腐败半途夭折的概率是很大的。从民众的角度来说,尽管人们也知道腐败是结果不是原因,但腐败天人共愤。反腐败可以为官方赢得暂时性的认同。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达成默契,先是在运动式反腐阶段以官民合力克服腐败势力的阻力,继而推进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假如可以见到这样的结果,就可以作为形成官民良性互动的开端。在这个过程中,官民双方的善意与诚意是重要的。
  如果形成了这样的良性互动,中国社会的走向就不再取决于某一个单边的力量,而是取决于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国社会的一些死结,或许才能由此解开。(作者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其他文献
基于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业务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IDS、防火墙、漏洞扫描等网络安全设备逐渐涌现出来,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由于网络安全设备上报事件逐渐趋于复
<正>近年,一些领导学研究者提出,21世纪的领导学方向将由价值领导理论(Values-based Leadership)主导,理由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未来的领导环境将更加动荡不安。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