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芭蕉扇”煽浓学习情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moz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学习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是情感。多媒体等电教技术的应用以生动逼真的形象、独特的呈现性质,极强的表现力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它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让学生的情感在语文课上奔腾而出。利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进行教学可以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图象,化静为动,变虚为实,让学生以兴奋的状态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学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关键词】 情绪情景情趣情感情致情境情操
  
  课堂应该是活力四射的课堂,课堂应该是激情洋溢的课堂。没有感情的课堂就没有活力,而没有活力的课堂就难以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语文学习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是情感。多媒体等电教技术的应用以其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呈现性质、极强的表现力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它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让学生的情感在语文课上奔腾而出、汹涌澎湃。
  
  1感染情绪,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饱满的情绪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催化剂。离开了情绪这一要素,语文学习活动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在课堂的起始部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件进行导入,籍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犹如磁石吸铁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教学《麋鹿》一课,起始部分,教师可通过幻灯片出示麋鹿的图像,让学生突然感受麋鹿“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中堂部分,教师通过播放不同麋鹿生活的录像片,就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阅读和思考。可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图象,化静为动,变虚为实,让学生以兴奋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呈现情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语文教师应善于运用电教器材,善于制作相关课件,给学生以更多的感性支撑,让学生的思维在感性的基础是得到训练,得到提升。一些写景的文章或说明性的文章都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手段。一些叙事性的文章也可以再现其故事情节,使学生如临其境。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本课对场面的描写富有激情,细腻贴切,把民族互助的真情融入其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在课堂中适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就必然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没有见过草原或对草原生活、景色不太熟悉的学生来说,将是最大的帮助。只有感性丰富了,学生才能与作者的语言结合起来,体会其中的意思,才能了解作者的叙述角度和写作特点。
  
  3激发情趣,引发学生的创造想像
  
  课堂无趣,等于让学生喝一杯乏味的白开水。优秀的语文教师都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感觉,使学生乐学、想学。除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解和精心的设计流程外,运用多媒体技术,通地直观性的描述,会有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培养。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又不普通。姥姥手里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现一些剪纸,尤其是那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剪纸,就会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在丰富的想像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姥姥的不平凡。有条件的还可让学生搜集剪纸或动手制作剪纸,加深对剪纸的认识。
  
  4培植情感,催生学生的人文情愫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读者对文本中人物角色的体验。理解得越透彻,体验得就越深刻,人文情感培养就越有成效。
  《轮椅上的霍金》讲的是“宇宙之王”的科学家霍金在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求知世界,勇敢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给人以强烈的震憾,感人肺腑。在课文的第二部分,瘫痪在床的霍金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霍金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逐步展示霍金的工作学习图片,尤其那张霍金在瘫痪在轮椅上却乐观自信的情景,让学生在观察中受到视觉的冲击,在阅读中受到心灵的洗礼,在思考中得到情感的升华。《船长》写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教师如果将插图放大,或将根据这篇小说拍摄的电影片断展示出来,就会更加彰显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5熏陶情致,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诸葛亮的座右铭,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从中我们可以领悟,情致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熏陶。电教手段的运用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助推学生情致的萌发和生长。
  《生命的林子》通过玄奘在方丈的开导下,放弃了去偏僻小寺的想法,决心在法门寺潜心苦修的事,引发了“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的哲理。方丈的开导比较深奥,教师如果通过多媒体展示林木共生效应的现象就会使学生对方丈的话感到通俗易懂,就会降低阅读的难度,就会培养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情致。其实动物群居也存在这样的规律,教师都可以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课件的制作或播放《动物世界》的相关录像片,让学生的感性的直观进行理性的思考。
  
  6创设情境,营造学生的理性氛围
  
  情境教学对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挥了巨大作用,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理论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在情境创设中,电教方法更显得光彩夺目。
  当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省教育厅实施了优质教育资源工程,将一些教学名家的课堂录成教学片。教师在应用中一定要把握教学节奏,在多媒体播放的过程中,要留下时间给学生思考,不能机械地播放,成为多媒体的工具。
  
  7铸造情操,强化学生的英雄气慨
  
  《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是一篇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可选取《郑成功收复台湾》电影的片断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场景的震憾中,在人物的形象中,在对话的练习中,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锤炼学生的爱国情操。教学《大江保卫战》时,可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惊涛骇浪》,对于学生的英雄气慨的助长和爱国情感的培养都有其不可估量的作用,适时地运用会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运用恰如语文课堂教学学习情意的“芭蕉扇”,语文教师摇好此扇,就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就会使语言语文训练扎实有效,就会使学生人文情怀得到抒发。
  
  参考文献
  1吴立贵.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7.6
  2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5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提出了在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几条探究性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从而更好的理解和灵活掌握知识,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学习主动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学中时刻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主动性是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集独立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的展开,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下进行的。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更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新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提出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始,而问题的的解决则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目的。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呢?下面简要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1算一算    数学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
期刊
初中英语教学中,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是英语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怎样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作了一些探索。    1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有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层。”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又说:“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学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这充分明确了语文教育肩负着审美教育的使命
期刊
1复习导入    1.1小朋友们,听说大家都很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就这给大家带来两则谜语,想听听吗?“身体米粒大,力气可不小,夏天搬粮食,冬天洞里躺。”请大家打一昆虫。(生:蚂蚁。)出示蚂蚁图片并板书“蚂蚁”。    1.2“绿色衣服青色衫,武功不如嗓门亮,夏天自在把歌唱,冬天怕冷饿得慌。”猜猜这又是说的哪一种昆虫?(生:蝈蝈)出示蝈蝈图片并板书“蝈蝈”。    1.3(补齐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期刊
在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几周以后我上了一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现作如下反思。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上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经典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学习他们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水调歌头》就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教好它,让学
期刊
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固然重要,生生互动更具独特魅力。因为,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都是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些学困生的某些思维,抑或是某个闪光点往往能补充优等生的不足,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差异通过合作探究、互动研讨渐渐缩小。时间长了,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连为一体,同步前进。下面结合实践,谈谈如何利用小组合作来实施差异教学.    1课前预习性作业,为课堂上的差异互补做好铺垫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供恰当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探索和
期刊
近年来,许多地方,许多学校将“把字写好”、“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扎扎实实地抓好抓实。特别是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教学的通知》出台后,对于切实改变写字教学一直未引起重视的状态起到了巨大作用。学生的写字水平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然而,由于众多原因,当前写字教学还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一:练用分离。(以高年级为例,下同)高年级课程较多,作业量大,写字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成了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巴班斯基指出:“创造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显然是有效地和高质量地发挥教学教育过程作用的条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的整合将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优势。    1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创设情境,使数学内容趣味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