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梁教学实验中的异常开裂机理探讨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NG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剪压破坏性教学实验,在加载临近极限承载力时,梁端上部受压混凝土出现竖向开裂的异常现象,认定混凝土受压区出现拉应力;通过剪跨段上部混凝土应变测试,得到随荷载增加应变由压变拉的试验数据;根据实测应变分布,计算钢筋与混凝土在完全锚固情况下的粘结剪力,并与混凝土对钢筋的实际粘结强度进行比较,得出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破坏并产生滑移的结论;认为剪跨段短,上部纵向应变梯度大,滑移引起的钢筋相对伸长在混凝土中产生拉伸效应,是导致剪跨段上部混凝土竖向开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验证实验方案。
其他文献
将苯偶姻均匀负载于硅胶中,通过常规加热由空气直接氧化后可得到相应的苯偶酰。方法简便、后处理容易、产率优良,是由苯偶姻氧化法制备苯偶酰的绿色化路线。对反应温度、硅胶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影响反应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最终在优化条件下,以89%~96%的产率合成了包括苯环、稠环、杂环等14种苯偶酰类化合物。
在缺氮、高光条件下,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体由生长状态变为休眠状态,并形成厚壁孢子,同时在细胞内产生大量虾青素。4-羟基-3-甲基-2-(E)-丁烯基-4-磷酸还原酶(HDR
研究了天然橡胶(NR)和溴化丁基橡胶(BIIR)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及采用受阻酚类填充材料对共混胶性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共混胶损耗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R中并
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黑板)为引导,分析讨论摩擦力有关问题.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Use the familiar things (blackboards) around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