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72例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613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保护静脉引流的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治疗经验。

方法

2003年1月至2014年3月,采用保护静脉引流的手术策略,显微切除上矢状窦旁脑膜瘤72例,术前MRI检查显示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者15例(20.8%),中1/3者47例(65.3%),后1/3者10例(13.8%)。肿瘤最大径2.5 ~ 8.1 cm,平均4.6 cm。术后有神经功能缺失者及早行康复治疗。术后3 ~ 6个月及此后每年门诊定期随访。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影像特征、手术记录和预后,采用非配对资料χ2检验结果连续性校正法分析复发影响因素。

结果

72例中获全切除(SimpsonⅠ/Ⅱ/Ⅲ级)57例(79.2%),少许残留(次全切除Simpson Ⅳ级)15例(20.8%),其中3例行伽玛刀治疗。肿瘤病理结果:良性63例(89.5%),血管外皮瘤2例(2.8%),不典型性4例(5.3%),恶性3例(5.3%)。术后死亡1例。主要手术并发症包括:神经功能损害(23.6%),经早期康复大多数恢复;脑肿胀(6.9%);抽痉(6.9%);血肿(4.2%)。67例获随访,平均随访37.4个月(3 ~ 129个月),生活质量评分(KPS)86.3分,较术前84.8分略有提高。肿瘤复发11例(16.4%),复发影响因素为肿瘤性质和切除程度。

结论

采用保护静脉引流的手术策略,重视术后神经功能康复治疗,显微切除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可获较佳疗效。

其他文献
原油交接计量是原油交易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有很多因素会引起原油接交接计量误差的出现.提高原油交接计量的准确性,不仅让原油贸易更加的公平公正,而且保证了原油生
本文主要对提高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质量的几个要素进行了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some factors that can improve the test quality of cement mo
5月23日,交通运输部部长、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盛霖主持召开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他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着
目的 探讨微型(足母)甲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甲半月线以远手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11月,对12例12指半月线以远的指体缺损,无合并其它损伤,切取部分不带(足
目的探讨游离"M"形骨间背分叶肌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12例12指中、末节脱套伤患者,采用设计在伤指同侧的游离"M"形骨间背分叶肌皮瓣修复创面,肌瓣包裹末节指骨,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软,色泽好,无臃肿,两点辨别觉为4.0 ~ 6.0 mm,无感染,仅1例末
目的总结前循环动脉瘤手术经验,探讨在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神经内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神经内镜辅助下的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18例在夹闭动脉瘤前置入内镜,84例在夹闭后置入内镜。主要目的是多角度观察载瘤动脉、瘤颈及瘤周穿通支,动脉瘤夹放置是否满意,是否存在瘤颈夹闭不全以及是否存在周围穿通支的误夹。结果19例经内镜发现夹闭不佳而调整动脉瘤夹,1例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在内镜下上第2枚动脉瘤夹。
目的 报道颈静脉孔区肿瘤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入路、显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通信技术标准按专业分类目录(7)——900/1800MHz TDMA数字移动通信部分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
进江小海轮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包括船舶管理、船员管理、安全检查、船舶防污染、安全航行、各种海事违法行为的查处等.本文结合海事现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