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冠脉再通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ja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不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急诊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 46例AMI病人行急诊冠造,对其中45例的梗死相关血管行直接急诊PTCA治疗,根据冠造病变特点安放支架,术后观察胸痛症状及心电图梗死相应导联ST段持续抬高状态,于1个月后行心脏超声检查,3~6个月门诊随访.结果冠造1例病人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 2级,7 h后死亡;42例PTCA成功(成功率93.33%);27例术后胸痛消失或明显减轻;8例ST段持续抬高>50%;1例于成功PTCA后2 h死于心源性休克;13例术后1周心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是发行使报纸的价值得以实现,可以说,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据新闻出版总署的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专业类报纸有1129种,占全国1938种报纸的半数以上。因此,行业类
文章对上海市实验学校初中起始年级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校中一年级所有学生都进行课前预习,大多数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本调查建议学生每天预习
许多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例有早期症状被忽略,直到症状加重方才就医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的情况.而从患者发病到医院治疗这段时间,就成为本病治疗的关键.本文通过院前采取急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能否改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呼吸功能.方法分别设乌司他丁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8例,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CO2、胸片变化及预后情况.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外眼病之一,一般认为其形成可能与结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风沙、阳光等刺激有关.亦有报道其发病与免疫学有关,属Ⅰ型变态反应.我们从1994年2月开始对重型翼
文章对国内中学ESL语法教学的效能进行了客观评析,而后以认知心理学中“记忆原理”和“原型理论”为依据对传统语法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认知铺垫、解码、存储、提取四个环节进
我院近3年来收治2例因单侧上尿路梗阻导致急性肾衰的病人,在无透析条件下,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1,男性,60岁,因左腰部疼痛15天伴无尿3天,面部及双踝部浮肿2天
20世纪50年代(Nelson)就发现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能粘附微生物与响应的补体和抗体形成复合物,从而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并称此现象为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80年代(1981年Sicg
新生儿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等疾患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使用的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方法,则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临床观察效果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126例脑血管畸形破裂致颅内血肿急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9 a来所收治的126例脑血管畸形病人的急诊治疗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治疗方法为颅内血肿清除+血管畸形切除(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