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的测控技术实现了从模拟技术到数字化技术再到信息化技术的转变,特别是网络计算机,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等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信息测绘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测绘技术提供了新的测量工具、手段和方法。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讨论信息化测绘技术对我国信息行业,测绘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 测试技术 应用 发展
  中图分类号:P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036-02
  1 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已经学会充分利用信息为自己服务,信息的市场价值和有效性不断得到体现。我国测绘技术大体经历了模拟阶段,数字化阶段现在又步入了信息化阶段。信息化测绘技术主要是指在获取地理空间信息方面上的应用。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管理,与外界的信息相结合。通过庞大的网络资源,为各行各业提供实时化、个性化、多元化、和多领域空间的网络服务。我国应该通过发展科技化的测绘技术、构建先进的测绘设施,促进测绘技术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通过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处理、网络化展示平台的构建、应用的广泛社会化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享受到所需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服务。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了自己的特点:信息处理过程自动化,对数据获取、处理、储存、显示的能力更强,技术的更新换代的周期变短,地理信息获取的内容更加宽泛,数据的精确性更高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以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的措施
  2.1 完善测绘结果数字信息
  这种方法使人们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和立体。测绘结果不仅包括传统地图上的基本要素,被测物体的位置,形状以外,还将包括被测物体的属性。其次,测绘结果要体现实时性。当今时代的发展节奏加快,信息的发展瞬息万变。人们获取的信息呈现多元化、新潮化、爆炸化等特点。基于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测绘结果要求能跟的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人们呈现符合人们要求的测绘结果信息。再次,测绘结果的获取要体现便捷性。随着网络的发展,缩短了国家、地区之间的距离,世界将成为一个“地球村”,科技的发展遍布世界各地,人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完善的地理信息服务的体系,在计算机的相应界面上就可以方便的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搜索、查询和浏览。
  2.2 测绘结果权威化、标准化
  近年来,由于我国测绘行业的相关部门缺乏专业的测绘指导理论,导致了在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开展时,对工作的主动性偏低。在测绘技术发展的同时,相关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测绘结果制定标准,并加大监督力度,努力使得获取的信息更加准确。相关部门要注意培养适合的工作人员,使得他们在掌握与时代发展吻合的科学知识的同时,积累他们在实际工作的经验。
  2.3 测试结果立体化
  在信息时代发展初期,人们普遍利用二维的地图来获取地理、自然信息。这些地图通常是用纸张和塑料等。然而,实际的大自然是三维立体的、变化的。如果应用普通的地图,将会损失很多地理信息。因次,如果能将测试结果以三维、立体的方式体现将会更好的服务用户。现在的技术通常利用三维印刷技术和模拟技术来解决测试信息服务可视化这一问题。通过模拟现实的地理空间,建立立体的地理信息显示模式,用户通过立体式望远镜来观察结果。所获得的地理信息数据可以通过企业数据管理模式去管理,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管理。
  3 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3.1 测绘技术现代化
  信息化测绘技术是一门比较新的技术,主要原理是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传感器,和其他的辅助设备,对地球上的所有地理信息进行获得、计算、储备、管理、显示和应用的一门技术。我国测绘技术大体经历了模拟阶段,数字化阶段,现在又步入了信息化阶段。这充分体现在摄影测量的技术发展上。传统的摄影测量是通过受控点来完成任务的。通过有方向的向量对地理信息做显示和标注,并采用投影技術来完成信息的转化。随着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人们地理信息的获取量和获取速度的要求增加,信息化测绘技术通过比例尺的设定,多角度,全方位的计算数据,来完成数据的获取工作。随着测绘的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很多的测绘产品。在信息获取方面,信息获取技术呈现多角度,全方位,实时、实地检测的特点。信息化测绘技术的显著特点是通过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完成对信息的统一的操作管理工作。具体表现为通过网络进行对数据分层次的储存,管理和显示。随着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丰富,多形式的地理信息服务,满足了社会各个行业和阶层人士的需求。
  3.2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由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两个部分组成。航空遥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已经作为对地形测绘的主要方法。卫星遥感技术比较复杂,在实际中需要的资源支持很多,但是测绘效果良好。遥感技术通常用于植物资源调查,灾害预测,农作物预测,环境质量监控,天气预报,交通信息网络,旅游景区分布等。通过遥感技术能多方位、多角度的反映被测物体颜色,形态,纹理等表面特征。
  3.3 GPS技术
  GPS技术通过三维坐标进行点、线、面上的地理信息的测量,具有精度高、效率高、方便快捷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GPS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军事活动,土地大小的测量,摄影测量,野外侦查测量,农业情况的测控,人员的跟踪调查,地理环境分部情况等的测量。可以说,GPS技术深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3.4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技术是一套管理地理信息的软件,这种软件可以对数据进行输入、输出操作、预处理、编辑、计算、存数、查询、分析、总结、动态显示、打印输出、数据完善更新等功能。这类软件技术对测试技术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未来测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5 三项技术融合改进
  通过GPS、GIS与RS三项重要的现代化应用研究技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将是未来我国信息化测控技术的必然趋势,未来的发展就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有着共性内容的技术成果的相互融合互相转化,通过传感器的运用,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网络与计算机,通讯工程等技术的融合将产生新兴的科学技术,用于对数据的获取、存储、计算、分析、显示、输出等功能。在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中3S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对传统技术应用的突破,创新性改革。未来我国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将以3S技术为核心,将会产生大量的测绘产品,例如,商业化的主题数据库,电子地图等,从而推进我国测绘产品的不断发展。
  4 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我国的测绘技术的发展技术将以技术融合为核心,各学科的边界将更加模糊,测绘技术的内涵和深度将不断扩展,测绘技术将向应用科学领域发展,未来将会作为一种便利的工具技术学科,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人们提供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德仁.论天地一体化的大测绘—— 地球空间信息学[J].测绘科学,2004(3):1-2.
  [2] 测绘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1.
  [3] 王华敏.网格环境下的GIS数据协作生产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6):1-4.
其他文献
针对制造过程中异构信息采集中可配置性差的问题,从接口、链路驱动和数据三个层次对车间信息单元进行集成,提出一种基于可配置链路驱动的车间信息单元集成方法的框架结构。通
  为解决服务执行平台中基于Web服务通知规范的分布式发布订阅基础服务架构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基于Web服务通知规范的事件驱动面向服务架构的服务执行平台设计实现方案,该
为解决基于特征的逆向工程中反射对称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鲁棒的对称面提取方法。首先利用特征线将模型分割成体素的集合,然后计算各个体素的形状分布曲线,通过形状分布曲线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18.019  摘 要: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需要在船坞进行顶升试验,由于桩靴与坞底直接接触面积小,为了对桩靴本身和船坞坞底进行保护,拟在桩靴和坞底之间增加一个砂箱,以加大桩靴与坞底的受力面积,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和砂箱模型试验来确认砂箱强度,同时确定了砂层厚度较小时钢围壁变形会更小且砂子不会从砂箱中溢流的问题。  关键词:风电 桩靴
等离子体驱动微小碎片加速器是用于模拟空间毫米级以下碎片撞击效应的地面实验装置。该加速器可以将直径(10~1 000μm)的微小固体颗粒加速至超高速(1~15 km/s)。但是由于是群发射
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民法院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采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适用《条例》进行判决。但在审判过程中,存在鉴定“二元
【正】苏办发[2008]23号2008年9月20日各市、县(市、区)委,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已经省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浙江省属公立医院在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诸如财务监管人员派驻制度、资产清查制度、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等工作亮点,同时也出现了例如双下沉资金如何
【正】苏煤安[2008]42号2008年7月4日各煤矿企业、徐州煤矿安全监察分局:《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暂行办法》已经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暂
为有效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减少设计过程浪费,以及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通过设计过程与制造过程的比较研究,建立了设计流水线中任务、人员、设计知识等对象的语义模型,应用双模式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