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教育看高中化学教学新模式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w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就曾经精辟指出:“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而将“实验”与“探究”联系在一起,则是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实验教学功能再认识再开发。
  一、从创新教育出发,化学实验教学应具四个功能
  (1)激发兴趣的功能。实验由于其鲜明的形象性,很容易吸引学生尤其低年级段学生的注意而形成兴趣,有经验的教师历来重视绪言课中镁条燃烧实验,不少教师还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补充引进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趣味实验,如空瓶生烟、变色魔壶、喷雾成字等,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烈的兴趣。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激发兴趣既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措施和手段,也是化学教学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现实教学中,有些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验,由于其能让学生对科学(不一定是化学课本身)产生关注心理,亦是可以利用的。
  (2)获取知识的功能。无论探索性还是验证性的实验,都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化学原理和化学事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而化学实验的知识技能本身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都具有获取和巩固知识的功能。例如,要获得“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其电离度越小;温度升高,弱电解质电离度增大”这个结论,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①测量冰乙酸导电性。②保持温度不变,往冰乙酸中逐渐加入纯水,观察电流表指针显示的变化,记录数据。③停止加水,将溶液加热,观察电流表指针显示的变化,记录数据。④根据数据分别以加水量或温度为横坐标,导电能力为纵坐标作图(或数据输入计算机,屏幕显示图像)。⑤学生自行概括出规律。
  教师只要从微观上进行恰当引导,就能顺利突破难点。现在,化学教学中实验的获知功能,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并以此创造出很多很好的教学设计,例如,新授课中的边讲边实验、引入实验组织复习等。
  (3)启迪思维的功能。目前虽然实验硬件建设很快,但实验教学仍然比较薄弱。实验教学的水平要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就要对实验教学中的思维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若对实验的启思功能开发不够,只着重其知识价值,就会陷入教学误区。化学实验必须重视“做”,重视操作规范,这当然是正确的,任何对实验以“看”或“听”代替“做”的借口(例如借口多媒体教学用播录像代替演示实验等)实际是种倒退,实验不但“做”还要“想”,技能训练仅是较低层次的实验能力,远远不是实验能力的全部,在实验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的分析能力。同样,实验的改进也不能只着眼于清晰、简易和环保,促进学生更多的思考应成为实验改进的指导思想之一。比如高二化学中稀硝酸与铜片反应的实验,在加入铜片前让学生先加入少量碳酸钠,通过操作的“反常”去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CO2保护NO不被氧化?又如高一学习SO2性质时,在盛有已通过SO2漂白的品红溶液(无色)的小试管上放一小块红色花瓣,加热试管,溶液变红而花瓣变白,通过现象的奇特去激发学生思考SO2漂白与Cl2漂白的不同。充分重视实验教学中的各种思维活动,应该成为学科素质教学命题下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4)培育品德的功能。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求真的科学品德,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形成,是多次教育渗透与行为纠正的结果。要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课堂上同步的学生实验,教师要做大量别具匠心的改进: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将铜片改为铜线,以便于观察到现象即抽走铜线,停止实验,防止NO2再逸出;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实验,改用它们的水溶液并放在注射器中少量取用……正是实验中这种环境意识的渗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这是实验教学中德育功能的体现和开发。
  二、“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为问题—实验—讨论,即按“问—做—议”的程度去组织教学。
  依学习内容的不同,这种教学模式还可按两个思路形成两种模式:
  (1)问题(探究的方向)—实验(发现)—结论。
  (2)问题(理论假设)一实验(验证假设)—结论。
  结论在实验之后,是这种模式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外在形态(教学程序)上的突出区别,更本质的区别在内涵。在“实验—探究”模式中,“实验”是手段,“探究”才是模式的核心,显然,这种对实验教学功能全面开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探索性、发现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这两种模式可以灵活地运用,但会略有侧重。例如,我们可以运用“模式”(1),即“问题一实验发现一结论”的模式来学习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知识。可以运用“模式”(2),即“假设一实验验证一结论”的模式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可以看出,这种可以灵活运用于各种课型、各种知识学习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素质是极为有利的。◆(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本研究首先从团体捐书、个人捐赠、专家学者自己出版的作品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中的捐赠图书来源,然后从来源相对较多、缺乏统一的规定与标准、缺乏统一的规定与标准三
产品积压已成为当前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造成资金紧张的一个根本原因。据调查了解,大同市除煤炭外,其它行业产品积压都很严重。仅市工商银行考核的121户国营、集体工业企业
电视时评栏目是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1980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型栏目“观察与思考”,从1993年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又在此基础上创办了“焦
本文分析了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活动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我们提出了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策略:一是选择电子商务软件来推动实践课程教学,二是建设校园网站
通过电子资源服务绩效的研究使民办高校图书馆全面了解馆藏电子资源的服务情况、满足读者需求的情况和找到解决电子资源利用率低的方法,最大限度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绩效,实现民
汽车维修企业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的需要,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学生、企业职工动手
金银花是贵重药材,能清热解毒,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也可作为防暑降温的饮料。它的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山区山坡地角均可种植,是很有用途的中药材。金银花属忍冬科半常绿缠绕灌
《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33期《中央注重干部全面成长》一文不仅揭示了当前党员干部的素质与履行职责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还找出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同时,通过梁妍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封闭、呆板。换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不但能培养学生活跃、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一、提出问题,探究答案  教师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要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沙漠化”和“石漠化”两个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提出了分析“沙漠化”和“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