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家家”的真相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两岁到五六岁甚至更大的孩子,很少有人不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但是我们对孩子们的这一喜好,有很多误解。
  “过家家”是释放,不是吸收
  孩子玩“过家家”游戏,不是在瞎玩,也主要不是在吸收新的东西,而是将已经吸收到的东西进行释放,即把自己日常生活中接收到的各种印象深刻的信息进行再加工,通过游戏表达出来。
  我们成人很大程度上误把它当成了一个吸收的过程,所以就会犯一个错误:在孩子拿起一个东西准备玩时,就迫不及待地教他这是什么。一些机构设立“儿童职业体验馆”这么豪华的“过家家”场所,打的是同一个如意算盘:让他们体验不同的职业,让他们学习、吸收新的东西。
  为什么说在“过家家”游戏中,孩子不是吸收呢?让我们来看一些案例和现象。
  大部分孩子“过家家”,是从“做饭”“卖东西”“看病吃药”开始的。他们喜欢洗菜、切菜、倒茶、做蛋糕等;或者假装给你看病,让你躺着、喂你吃药;或者用“砖头”搭建商店(很多时候他们搭建的都是礼物店,或者停车场),然后开卖……不断重复,乐此不疲。
  游戏室内“过家家”器具里,有一个道具虽然也就放在边上,但是从未被使用过,那就是一个迪斯尼的电熨斗——大概是因为多数孩子没怎么见过熨衣服,没留下什么印象;加之,电熨斗的造型也不漂亮(真要是美丽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孩子发现的,即使它没什么用)。
  有个1岁多的女孩,“过家家”时最喜欢玩的就是“开锅”“烫”,简单地说就是一边把锅盖打开,一边说“烫”。就这两个动作,她能玩很久,其乐无穷的样子。我们一直好奇原因,直到有次跟她妈妈聊天才知道,她在家里多数时候是由姥姥带的,姥姥做好饭菜的时候,女孩最想干的事情就是去开锅,但是每次都会被姥姥吓住说“烫”。最后留给她印象的就只剩下“开锅”“烫”“开锅”“烫”……经过内在加工,就成了她的游戏。
  还有个孩子在“过家家”的时候,经常会牵扯到墨西哥。他爸爸解释说,是因为孩子的祖父母曾在墨西哥生活过,家里有很多墨西哥的工艺品摆件,以及给他讲过他祖父母在墨西哥的一些经历。
  所有被拿来“过家家”的这些东西,对孩子来说,都是每天接触得最多、最熟悉的。所以说,他们玩“过家家”,不是为了学习和吸收,而是释放。
  
  游戏水平受年龄和人数的影响
  不同的孩子玩“过家家”,复杂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低龄的孩子通常玩得比较简单,但是一些大点的孩子能将“过家家”玩得非常复杂,具体表现是:故事比较长,规则比较复杂,用到的道具较多。而且他们每次玩的都不同,简直就是天生的编剧 导演 演员。
  所以,孩子“过家家”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已获得的知识、信息再创造和应用,有的真的已经是在进行较高级的创造,从元素重新组合后展示出来的效果看,早已不是对原有信息场景的简单copy了。
  
  如果是几个旗鼓相当的孩子一起玩,则一个人玩又不同:他们会根据另一方的建议,不停地修改游戏规则。当然这个过程的发生很自然,并不需要像成年人一样停下来商量,他们采纳或否定一个建议也很快,边玩边商量,效率奇高。
  从一个孩子玩“过家家”的方式,能看出这个孩子大概的一些生活背景、喜好和特长、思维能力(如果他的思维能力还没起来,是建构不出太复杂的游戏规则的)。
  游戏条件:安全空间和不被打断的时间
  扔掉你想通过“过家家”来给孩子灌输知识的想法吧!你需要做的只是:准备一个安全的空间、一段不被打断的时间和各种他能搬得动的道具,越多越好。万物皆备,只等他上场。
  如果没有其他伙伴,大人就留下来做观众、配角甚至道具吧。放心,他会给你分派任务的,不会让你闲着。如果他已经有同伴一起玩了,则尽量让他们自己玩,因为大人知道的比孩子多,总是忍不住想到孩子前头去,不知不觉主导游戏规则,这样孩子就比较被动,没有机会自己想。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具体要看孩子的情况及当时的处境,要根据你自己的感觉。总之,有一点你需要铭记:这是他的场子,要让他来行事。
其他文献
秋风一夜到,满城树叶黄。这两片叶子也做好了准备——打算在下一陣风吹过的时候,纵身一跃,离开树干,回到大地的怀抱。  它俩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大树。  大部分树木的水分通过树叶的气孔蒸腾,变成气体,挥发到外界。但是秋天干燥,树木本来就缺水,为了保存不多的营养和水分,树木不得不采取对策——让树叶脱落。  这办法很聪明:没有了树叶,水分就不会再通过树叶的气孔流失,树木体内的含水量也得以保全。到了更缺水的冬
填色:大狼的樂队
为什么蛀牙会缠上孩子  有些大人睡前从不刷牙,牙齿也不会蛀掉,但我读幼儿园中班的儿子每天刷牙,却已经有两颗蛀牙了,这是为什么?  答:蛀牙的医学术语叫龋齿。龋齿是牙菌斑内微生物(致龋细菌)在有蔗糖或其他可发酵糖类存在的条件下,使糖发酵产酸,牙齿硬组织逐渐发生破坏和崩解的一种疾病。微生物和糖是发生龋齿的两个条件。另外还有牙齿易感性的问题,而牙齿的易感性可能与遗传有关。一般来说,父母亲患龋齿的,孩子也
省幼儿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    为了有效地宣传和推广先进的幼儿家庭教育理念,普及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向广大基层和农村地区的幼儿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方法,经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同意,最近,由浙江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分会和幼儿教育杂志社联合组建成立了幼儿家庭教育讲师团。  幼儿家庭教育讲师团由国内和省内著名幼儿教育、家庭教育专家以及富有实践经验的幼儿园特级教师、园长等组成。浙江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分会
做几个可爱的小动物指偶吧,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用来亲子互动,非常有趣。用指偶做游戏既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又可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度。  材料:毛根、不织布、毛球、剪刀、热熔胶枪、活动眼睛等。  1.准备好活动眼睛,一个绿色的大毛球和两个小毛球。并用不织布剪出两片圆圆的小腮红和嘴。  2.将绿色的毛根在手指上缠绕,做出圆柱形。  3.用热熔胶将大的毛球粘在圆柱上。  4.将两个小毛球粘到大毛球的顶部
這个周末,妈妈约了朋友一起去登山,却不知该穿哪双鞋才好。  请你给她一点建议吧!
终于把二宝盼来了,大宝却开始抗议:二宝怎么把我的妈妈给抢走了;为什么要玩我正在玩的玩具?明明我也哭了,为什么妈妈还要我让着二宝……  这些画面,“二孩家庭”都很熟悉。本来住着一家三口,突然要划多一份给二宝,连大人都会觉得空间小了,敏感的大宝更会。  但這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宝真切的需求:个人空间。  在有限的空间与精力下,势必要分出一块专属空间,如给予均等的关爱给大宝,让他不受打扰、无所顾忌;给他一个
跟果爸一起开车外出,路上突然想到从前看过的一个电视节目,就开聊起来。  这个节目其实就是偷拍孩子。妈妈在桌子上放一盘糕点,告诉孩子说:“妈妈出去一会儿,你别吃糕点,等妈妈回来的话,就能得到更大份的糕点!”然后妈妈佯装出门。客厅里装有摄像头,全程记录下孩子的各种挣扎纠结。  该节目的创意据说来自于一个非常出名的实验,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实验的结论:经过多年跟踪,当时实验中因为坚持等待而成功赢得两颗糖的
管教调皮的熊孩子在大家看来似乎是一大难题,但美国的老师和家长并不这么认为。  逃逃一年级的老师叫Mrs. Miller, 她会在班上发行Miller money,当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便会被奖励一些Miller money,如果攒够一定量,就可以让自己放肆一把了。具体的放肆行为包括:今天不做作业,早上不写日记,在教室里边吃东西边看电视等等。这种神奇的Miller money给了孩子们一个偷懒、散漫
媽妈去银行办事回来,把雨伞和雨靴放在门口。爸爸瞟了一眼,问:“你还去了小菜园吗?”  爸爸的眼睛真厉害!你知道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