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下绿色设计成为最常说起的名字,绿色设计的范围之广,其中包含生产、材料、科技等等各行各业。因此,本文仅通过突出自然与人的关系,强调生态美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强调设计师认识到自然材料自身具有的美的感受和发现,从而进行艺术设计的重要过程。
  关键词:绿色设计;生态美学;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22-01
  一、引言
  绿色设计成为现在设计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这一系列的标准都与设计的材料息息相关。然而,对于可持续的绿色设计,我们对于其环保的功能有了一定的重视,但在设计形式上我们在很多方面依然还在顺从传统的设计形式和审美,因此,对于绿色设计的生态美和它的生态审美意识如何培养,则是作为当下设计师所需要具备的设计能力。
  二、生态美学与绿色设计的关系
  生态美学认为世界万物各有其主体性,尊重彼此平等的生命价值与对话关系,是一种关于生命意义的全新认识,是建立人与自然在生命意义上的生存关系的前提。因此,让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回归于相互制约的平衡,正是生态美学的审美境界和绿色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自然界是需要尊重的,即便人类有千种不尽相同的生态意识,它们都必须归结到服从自然生态的逻辑轨道中来,这正是我们遵从自然法则、展开绿色设计的基本前提。
  生态美标准包括:判断对象事物是否顺应了自然状态,是否有足够的自然活力与生命价值,只要审美对象具有天然和健康生命的属性,它就可以被认同为生态美。将健康和天然作为生态美的评判标准,意味着人的创造需要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规律,充分按照自然本身的美感规律去创造对象世界。可见,使设计创造符合对象世界的生命韵律,正是当代生态美学观下绿色设计的历史使命。
  生态美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兼顾美与生态规则,达到自然原生形态与人造形态的和谐统一。让人为的形式向自然美的法则靠拢,使人的审美创造成为与自然和谐的形式和秩序,这种尊重自然而对自然人为调适的原则,正是生态美学审美观下绿色设计的评判标准。
  因此,生态美学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着眼,考察生态美的发生、发现与审美等基本问题,生态主体与自然环境的存在关系是生态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生态美学是产生和指导绿色设计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三、自然材料中:木材与人的生态关系
  木材是我们从古到今使用的最多并且是大自然的可再生材料。但是在我们发展迅速的今天对于木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弱。各种新型材料日渐突出,在我们追求新型材料的同时是否注意到他对于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怎样恶劣的影响。而对于木材的设计运用却不如新材料那样吸引人。
  木材是天然材料,是各种材料当中颇具人情味的一种。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木材的使用范围之广,并对于木材赋予各种形象的名称。木材具有天然生长出来的美丽的纹理,是大自然的创造如同人类的进化。木材也是具有时间和生命的象征,同时木材具有的温润的触感和木质独有的自然气味使得木材更具亲和力。而在今天,合成材料的日益突出,最无法复制的是材料的生命气息。这样自然材料具有的独特的优势,也是强调绿色设计的今天对于材料所要求的高度的体现。人类在使用木材的同时也就形成了设计的最初的雏形,使用它在器皿、建筑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木材的设计使用也就因此发展起来,这使得人类与木材之间的也产生了依赖。
  四、木材在当代设计的生态美的体现
  木材是大自然孕育出最适合人类使用的材料,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其具有的生产成本低、耗能小、无毒害、无污染等自然特点。同时,木材具有的天然的木质纹理和色泽也是独具特色,木材的种类繁多同人类一样,没有同一颗木材是一模一样的,就连同一颗树木不同位置的取材也各具特色深浅不一,是天然经过四季的变化而形成的。这是自然赋予木材的天然的特性和美。而在今天,我们在运用这些各式各样的木材制作成我们需要的物品时也懂得了更加注重木材的本质的美感的保留,认识到自然的创造才是美得源泉。而且我们的创造的意义就是“来源于自然,回归自然”。
  五、建立生态审美意识
  生态美学作为指导绿色设计的理论基础,其本质在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核心的理论内容。生态审美意识包括:美在于人与对象的和谐、美存在于生命的过程之中、平衡是生态之美的基础。生态审美意识则是生态美学在绿色设计实践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因为,当人在自然观察和生活体验过程中具有了对自然的美的感受和认识,但人类习惯于用人类自定义的审美标准定义自然之美,生态审美则表明自然存在于各式各样的生命每种生命都具有自身特有的外形及特有的美感,因此我们在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要具有多元化的审美意识,不仅仅是以人类的标准来观察思考自然之美,更要通过多角度的去发现和感受自然生命的存在。建立生态审美意识可以将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更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作为设计师同时也引导这消费者的审美方向,具有生态美理论支撑建立起的绿色设计则会越来越影响的人们的审美方向,从而让群众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真正建立可持续的和谐社会。
  六、总结
  通过对当今绿色设计中对于生态美学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出绿色设计并不是只是简单的回收再利用,而是通过生态审美意识发现材料本身具有的美,真正做到源于自然,回归自然。而设计师的任务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美]維克多·帕帕奈克,周博译,《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
  [2][美]维克多·帕帕奈克,周博译,《绿色律令》,中信出版社,2013年10月
  [3]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7月
  作者简介:刘淑敏,女,汉族,山东人,研究生,天津美术学院,室内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梦想,年轻人群中最大的话题,而在《钢的琴》中,我们可以对梦想加以新的解析,青春确实因为有梦想而富有激情。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追逐的同时我们变得自私,执念,甚至有些歇斯底里,这正是导演在影片中所阐述的关于青春和梦想理解,而这也正是片中的独到之处。因为不管是任何一个年代,总有着对梦想的歌咏。因为不同时代,就会有不同的反思。对于年代我们总是冷暖自知。  关键词:梦想;当下江湖  中图分类号:J90
期刊
摘要:欧洲的动画片虽然产出没有美国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却能打败美国动画的票房收入,他们取胜的秘诀不是绚丽的制作技术,而是胜在故事题材。本文以《海洋之歌》为例,分析欧洲动画对神话题材的运用,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动漫要善于运用这个优势,但不要一味地空洞的表现题材,要有更深一层的寓意和哲理让作品引人深思。  关键词:动画;神话传说;题材;寓意  中图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
期刊
摘要:在《百家讲坛》中,于丹的成功与其语言的表现魅力是分不开的,其中叙事故事多样化正是其语言魅力表现之一。具体来说,在叙述中,她既引用寓言故事、佛家禅理故事,也引用历史小故事以及身边的小故事等,呈现出故事多样化的特点。  关键词:于丹;百家讲坛;叙事故事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96-01  在叙述故事中,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充满悬疑的
期刊
摘要:中国花鸟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和表现技法。宋代时,工笔花鸟画经过历史的淬炼和沉淀,画风工整严谨,写生逼真,柔弱轻巧,画面设色浓艳,笔法细腻,清丽脱俗,高雅富贵,达到鼎盛时期。明代继续沿袭这种写实的画风并有所突破,其中成就卓越者之一便是宫廷画家边景昭。边景昭笔下的飞禽、花鸟等均艳丽生动,栩栩如生,边翁留存的作品不多,其中传世的有《竹鹤图》、《春花三喜图》、《三友百禽图》、《百喜图轴》
期刊
草原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发展影响着我国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草原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牧区经济发展逐渐放缓。因此,寻找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必然要求在保持传统畜牧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向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转变,从而实现牧区振兴的目标。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作为一个典型的牧业旗,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成为畜产品供应地之一。因此本文以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为例,通过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农业发展三阶段
摘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的文件精神。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物质文化追求上升到精神文化追求。  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个旧锡工艺作为其中一员,更加需要进一步发展,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之下,做出更好的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实地学习与研究,该文章从全面了解的角度出发,发现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门类界限也渐渐模糊。绘画与摄影的关系自摄影诞生之时就一直是剪不断的,它们的联系同时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两者的交融和发展将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现象,并展現出蓬勃的生机。  关键词:绘画;摄影;发展;超越  中图分类号:O1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17-01  有人说是摄影推动了绘画的进步,还有
期刊
摘要: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百鸟朝凤》一经上映,就产生了巨大的话题效应。诸多影评人对其进行了各种热烈的评论,但是在笔者看来其大多站在形式的层面上,并未深入挖掘电影的真正价值所在。笔者认为其意义所在是通过一个传统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唢呐象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启示我们如何在保护传统的同时要进行传统创新,警示我们文化发展不能停滞不前。笔者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揭露影评界的一些问题,并为文化创新提供途径。  关
期刊
我国从2016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这无疑给全国女性带来了压力,尤其是职业女性。因为职业女性不仅要面对工作带来的压力,还承受来自家庭照顾孩子的压力。将职业女性面临的双重压力这种现状和以前的理论相结合,本文从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库中获取样本,旨在考察生育行为对职业女性工资收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职业女性确实存在“生育工资惩罚”现象,即生育孩子数量越多,职业女性工资收入越低。接下来,横截面差异的检验结果表明工作
摘要:当今文化汇集的时代,舞蹈也越发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舞蹈的表达是通过肢体语言来阐述舞者的观点和情感,舞者动作的流畅性融合感情通过舞蹈传递给观众某种思想情感。  舞蹈编导是舞蹈作品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专业特点是“编”和“导”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舞蹈艺术在表现手段上的特殊性是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情节内容,塑造典型形象。本文通过对提高舞蹈编导这一专业在创作上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