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以瓷养德”陶艺课程的实践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瓷艺术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幼儿审美的能力,让他们可以在陶瓷课程教学中培养自身的能力,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品行。通过在幼儿园中班陶艺课程教学中做好品德引导的工作、促进家园沟通,让家长与幼儿喜欢陶艺、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对中班“以瓷养德”陶艺课程的实践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以瓷养德”;陶艺课程
   有些幼儿家长会认为陶艺只不过就是玩泥,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还有些幼儿家长以为孩子长大后不能从事此行业,不用学习陶艺。实则不然,对幼儿陶艺的教育,并不是陶泥艺术家做出来的烦琐复杂的工艺,而是幼儿园中班孩子十分喜爱的一项手工游戏,把游戏变得规范化以及系统化,让陶艺可以与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地激发幼儿园中班孩子的潜能。以陶艺作为教学入手点,让幼儿在陶艺文化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
   一、在陶藝教学中,做好品德引导工作
   在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该做好品德引导的工作。陶瓷艺术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还应该具有毅力。所以,通过陶瓷艺术的创作,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毅力,以此帮助幼儿陶冶情操,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例如,以“给父亲制作一件礼物”当作陶艺课程的主题,让幼儿能够为父亲亲手做出陶艺礼物。有的幼儿能够想到自己的爸爸喜欢喝酒,那么,就为其做出酒杯,然而,等酒杯成型之后,教师发现杯壁上印上带有骷髅图案的一个标志,教师惊讶地说道:“杯壁上为什么会有这种标志?”幼儿回答,我爸爸喜欢喝酒,但喝太多的酒,对爸爸的身体有害处,印上骷髅这种标志,我就是想提醒他少喝酒,希望他可以身体健康。此种陶瓷艺术的作用,能够表达孩子对父亲的爱,通过陶艺作品,孩子们可以学会关爱父母。
   二、促进家园沟通,让家长与幼儿喜欢陶艺
   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有家园两方合力方可成功。陶瓷艺术活动是一种幼儿的游戏,受到幼儿家长及孩子们的喜爱。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需要力争幼儿家长的支持与理解。抓住此热点,教师需要尝试开展亲子陶艺活动,父母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流露出童年时的顽皮,以此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随着家长的参与,幼儿的陶艺作品会更加精致。在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为孩子戴好袖套以及围裙之外,还应该将孩子活动的过程拍成视频发给家长。此外,幼儿园陶艺课程老师需要组织孩子与家长到陶艺基地学习,了解陶艺的文化历史,亲自体验上釉以及拉坯等过程。通过这种活动,让幼儿家长能够了解陶艺的教育,拓宽孩子的视野,从而让父母和幼儿均可以喜欢上陶艺。
   三、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每开展一项活动,当幼儿园中班孩子亲手制作一项作品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评价与鼓励。幼儿园教师的评价对孩子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肯定,让幼儿能够在陶艺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在活动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幼儿由于某些原因制作失败,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帮助与鼓励,让他们不要灰心,找出制作失败的原因,这种做法更有助于幼儿进步,更有助于中班幼儿掌握陶瓷这项工艺,帮助他们消除胆怯的心理,以此鼓励其大胆尝试。幼儿园老师真实有效的评价能够使中班幼儿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老师的评价还是自身在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教师以此判断教学内容是否贴合幼儿认知水平,收集有关陶艺课程教学信息,对在活动中出现的状况进行判断和更正,用以调整下一次的“以瓷养德”陶瓷课程教学,这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合理科学地使用教学评价,关注幼儿园中班孩子在陶艺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以及心理活动,注重孩子在创作过程中的创造与探索的精神,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这种陶艺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会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丰富多彩的陶瓷艺术,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陶艺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想象,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陶瓷艺术品。通过陶瓷课程教育教学的媒介,让幼儿提升自我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以瓷养德”,让孩子越来越棒、越来越优秀!
   参考文献:
   [1]林金春.以瓷养德,内外兼修:幼儿德育本土化的创新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19(6):20-21.
   [2]吴双燕.以瓷养德,瓷中寻美:基于瓷都文化的幼儿德育创新[J].新课程(综合版),2019(6):22-23.
   [3]李小默,熊慧超.通过陶艺活动启迪幼儿创造性思维[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50(10).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常规课题“‘以瓷养德’视域下幼儿园陶艺课程研发新思路的实践探索”(立项批准号:FJJKXB20-621)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亲子阅读是家庭中幼儿父母(家长)与幼儿共同开展的阅读活动,它具有互动性、亲密性、自由性、知识性、情感性等多重特点,对幼儿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亲子阅读开展过程
本文将从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提出“创乐”,其是独创性的表现和求知之乐的学习品质.在创乐活动中,充分挖掘绘本与美术的契合点,阐述绘本代入式是幼儿“创乐”美术的推销者,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认真学习、研究、运用和发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注意趣味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把体育课上成“育体”课,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表达”是指通过重难点的准确定位,进行精准施教。一节好课只有通过有效表达,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积极投入、乐于学习、不惧挑战,同时在技术动作上有所收获,在情感、意志品质上变得更加富有与强大。“有效表达”让体育课堂更加形象与生动,充满尊重与关爱。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润物无声。
摘 要: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是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可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增进亲子情感及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从家园共育视角出发,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了解家长助教活动的运行机制与显著优势,从共同制订幼儿培育计划、加强家园联系、丰富活动形式、挖掘家长助教资源、找准教师定位五个层面探究提升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价值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价值;有效策略   在大力倡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每个幼儿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非预设问题”。我们不应该固守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而是要用敏锐的眼光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并及时的支架幼儿的思维,从而促使幼儿积极主动思考,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自然、愉快地重组与更新经验,成就无法预约的精彩。
摘 要:当前,欠发达县区的幼儿园与城镇地区幼儿园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客观条件影响,一些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对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重视度不够,育儿质量不佳。为此,就欠发达县区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做一探究分析。   关键词:欠发达县区;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   当前,欠发达县区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质量不高,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一块“短板”。作为欠发达县区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借助多方力
幼儿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础,为了确保幼儿健康长大,必须加强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健康常识,学会简单的健康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而游戏是幼儿园实施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文在分析当下健康教育活动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基于游戏视角的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摘 要: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就是家庭。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原则下,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要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不断提高科学育儿能力。围绕欠发达县区幼儿园多途径开展“家园共育”加以探索,从而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欠发达县区;幼儿园;家园共育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共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合力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前,家园共育
摘 要:教师要善于将幼儿数学认知的目标自然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自然地学习数学。基于游戏化的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寻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感知数学在生活中有用、有趣。在运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策略   如何开展游戏化的数学活动呢?我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