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化瘀泄浊法为主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泄浊法为主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高血压性肾损害诊断标准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60例。均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化瘀泄浊法施治,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28%,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组可降低SCr、BUN、UA,提高Ccr,改善贫血、减少尿蛋白漏出等,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降低尿α1-MG、尿β2-MG以及提高尿禁水渗透压方面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补肾化瘀泄浊法为主对高血压性肾损
其他文献
总结了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方法,描述了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的一般模式,实现了一个直接从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中获取量化指标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的系统.该系统利用ARC/INFO的ODE
建立生长模型是研究林木生长规律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组合模型建立的原理与方法,并以实例介绍林木生长组合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基于线性规划理论求解组合模型的权重所建的
云南省"十五"期间实施了大量生态造林项目,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运行方式缺乏创新;作业设计粗放;重造林轻管护;造林地块分散等.据此提出了参与式林业规划;参与式
通过对云南省洱源县北亚热带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云南松幼林成活情况及死亡原因调查,在此基础上做了3年不同造林方法、不同造林时间的试验,提出了提高阳坡云南松造林成活率的几
西部地区存在着森林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程度加剧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是首要任务,为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实施了“六大”生态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退耕还林是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结合吕梁市实际情况,就退耕还林整体布局与树种选择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提出了退耕还林布局的5大重点区域以及树种选择的3条基本原则.
笔者在临床中以水沟、足三里为必选穴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疗效较好,结果总结如下。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常因外感风寒、潮湿、肌肉在外力作用下损伤,致使肩关节囊、肩袖、韧带、滑囊、肌肉、肌腱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从而表现为肩部刀割样、针刺
2003年从四川绵阳市引进1~2年生曼地亚红豆杉扦插640株,分别栽植于云龙县漕涧林场和大理州林科所苗圃。经2年的观察,其成活率达99.1%,年高生长量为21.7~28.8cm,年地径生长量为0.31~0.61cm
顽固性肩关节周围炎,单纯针灸、推拿疗效不佳,而手术治疗往往伴有较大风险,笔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加舒筋汤外洗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