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治理机制形成的困境及解决途径

来源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适应京津冀职业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治理机制,对于促进京津冀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研究者、职业院校管理者、教师等作为研究对象,就京津冀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治理机制形成的困境对其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协调主体定位不明晰,缺乏协调制度,协调机制不健全,缺少协调文化氛围,协调关系不稳定,这是导致京津冀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治理机制处于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认为多元主体推进是治理机制形成的关键,主体协调是基础,制度协调是核心,文化协调是动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CT、hs-CRP、D-Dimer及PLT在评估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病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我院入组条件病例数共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60例健康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牙髓病时采用一次性根充法和分次根充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6-2020.6期间就诊于我院采取根充法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共计62例.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
产业升级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范式提出了创新要求。当前,职业教育课程范式存在抱残守缺的课程理念、拿来主义的惯性思维、被动规划导向的课程目标和二元对立的课程实施等困境,未能建构系统化的课程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完整的职业素质。为此,产业升级时代职业教育课程范式必须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即课程理念要从局部设计转向系统设计,课程目标要从内容学习转向策略学习,课程结构要从学科逻辑转向行动逻辑,课程内容要从面向对象转向面向过程,课程实施要从教师讲授转向学生行动,课程评价要从结果评价转向行动过程评价,因此,必须
国际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双·动力”项目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管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创新,使
教学督导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保障作用.通过对安徽省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实地调研,针对督导效能较低的普遍现象,应通过结合院校行政职能部门、二级教学部门、院校考核考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与国外的经济与技术交流呈现大幅上扬的趋势,职业教育国际化也已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探究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接受阿立哌唑增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共120例,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观察组(阿立哌唑增效治疗)及对照组(
目的:对基层医院治疗阑尾炎行小切口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共66例,按“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分析其临床效果,并且对其手术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服切除
目的:探讨分析舒胸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病例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