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_1984t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做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在我任教的高中美术欣赏课上,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
  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即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体现的恰是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在表现时特别注重强调和对比,把眼睛以上从眉弓推向前额,突出入类精神生活最主要的领域,以先声夺人的精神力量去接近观赏者。而下颉到脖颈再到双肩,几乎“沉没”在石座里,“突出”与“沉没”的“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脑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得颔都在一块粗大得石头上,好象夹在不能摆脱得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地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
  二、西方文化作品欣赏
  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化。他们将人的发展归之于神的创造。在他们那里,“神”与“人”是分离的。所以他们习惯于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体和客体对抗起来。探索各个领域中纵的逻辑关系,在种与类的基础上区别其层次,力求符合这些关系的客观秩序。
  他们是属于哲学美学,叙事诗学,状物画学。他们写实绘画的焦点透视,像一位独眼巨人在锁孔里看世界,只能老老实实地把看得见的画出来,把看不见的挡起来。他们的安琪尔要飞,只有实实在在地安上一双翅膀,其爱的信息的传达还得借助于一支有形的弓箭。
  三、中国的文化作品欣赏
  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它以笔墨“线索”作为塑造意识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的绘画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绘画是属于艺术美学,抒情诗学,写意画学。
  中国绘画是多点透视,在游动中看世界,不但能画出肉眼之所见,而且能画出心眼之所见。山前山后,屋里屋外,长江万里,四季花卉,皆可同时纳入画面。
  我们的飞天要飞,勿需安装沉重的翅膀便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其爱的信息的传达虽然“身无彩凤双飞翼”,却能“心有灵犀一点通”。一个是“无翼而翔”,一个是“有翼而飞”,哪个更高?难怪毕加索反问:“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您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人有艺术,当然日本人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有艺术。除二者外,白种人根本没有任何艺术可言。我最莫名其妙的,何以有那么多的中国人,东方人要到巴黎来学艺术”。况且有专家认为,中国画是后现代主义的温床。进入90年代,伴着消费的发展,现代主义的热潮在中国迅速降温,而一种打破传统和新潮,艺术和非艺术,雅和俗的后现代主义以游戏的姿态悄然兴起,他兼容性更强,在这里,被排斥的古典艺术又有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是以一种游戏的姿态出观:维纳斯穿上了牛仔裤:蒙娜丽莎被戴上一副眼镜,弥勒佛扛起了广告牌等等。在这里,这些艺术既保持着自己的“风和雅”,同时更大众化。
  现代主义重视看得见的形式,后现代主义重视道不清说不明的状态,他从东方神秘主义众吸取了信息,而崇尚“天人合一”中国早有“玄之又玄,天机不可泄露”之说。这些被某些学者视为不能用精确数值定量定性的落后乃至迷信的中国古老文化,说不定潜藏着科学主义未能认识的领域和未能解读的信息。
  正如古希腊的奴隶制太完善了,所以他的封建社会就不发达。中国完善的封建社会决定了他不可能出现完善的资本主义,而在后工业社会形态中则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一定的排斥性,而对后现代主义却有着先天的亲和性。
  学生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必定会对美术有新的认识,在欣赏美的同时,既自觉的接受了思想教育,也接受了新观念。
  以上是我对高中美术欣赏的几点肤浅见解。应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于效果如何,还是未知之数。
其他文献
笔者从教英语20载,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归纳出多种英语学习口诀。这些口诀是英语学习的捷径,强烈激发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口诀是根据实物内容要点编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口诀不仅可以用于学音标、学单词,也可以用于学语法。本文采用多视角的方法力图说明口诀对于英语学习的益处,以期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学音标  举个例子说明口诀对学习英语音标的作用,
期刊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恰当、更准确、更有意义地运用语言,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英语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隐性教学原则  在英语语法教学方面,国外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显性
期刊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状态,把教育均衡发展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来,应根据高中数学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实施分组教学。现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谈谈本人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均衡发展;教学各环节实施分组教学  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基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是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状态。把教育均衡
期刊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历史课程资源被大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整合的研究便显得越发重要。课程资源整合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在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下,大量的课程资源被开发出来,如果他们能够被合理有效的整合到教学中去,那么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反之他们则是单一的课程资源。  一、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教给方法,培养能力、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质疑性、创造性入手,做到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兴趣;能力;语感  阅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学习活动,通过阅读人们可以知道许多相关信息,从中获得知识。阅读教学应该致力于
期刊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细致,有艺术性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其教育对象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为学校的工作出力呢?我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博爱之心  富有爱心是一个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最起码的要求。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
期刊
摘 要:一个人在社会立足,情商要大于智商,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时因为各种原因而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教育和培养。如何在小学大循环班级管理中保护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情感丰富的人,懂得感恩的人,诚实正直的人?本文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精神,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主人、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让学生自已民主管理班级、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给予自我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培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跨进学校的大门,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造人的崇高事业的时候,要记住,你可能有陷入难以控制、时常发生的矛盾情绪之中的危险。要做火热的感情与冷静理智融为一体的大河,而不可匆忙地、贸然地作出决定。这是教育艺术永不干涸的源泉之一。假如这一源泉枯竭了,教育学的一切书本知识都将化为乌有。”班主任是常人,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烦恼和不如意,甚至遭受失败。如果将这种情感和情绪带到工作中,势必
期刊
摘 要:在班级管理教育中,对犯错的学生,“赏识”教育和“惩罚”应当并行,尤其要大胆、科学地使用“惩罚”的手段教育学生。正确的看待惩罚教育,师生应明确其必要性,采用合理惩罚方式,把握尺度,按照一定的合理程序进行惩罚。  关键词:班级管理;惩罚教育  自我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以来,不少媒体也迅速爆出了很多关于老师体罚学生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这些现象也
期刊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模范带头;敬业爱岗;师爱  长期以来,班主任都比较重视通过制定完整的班章、班规,把它作为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并附有详细明确奖励或处罚条例,这确实对规范学生有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