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肠瘘的防治措施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ge123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手术后肠瘘的防治措施是提高肠瘘患者生存率的重点之一。当前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案是采取早期负压不间断/间断引流、加强感染的控制以及抑制胃肠道消化液分泌以及增强营养等方法,手术方式方面,肠瘘发生的患者多为垂老及营养较差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所以迫切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此研究就目前肠瘘的在临床上的各种防治措施的进行介绍。
  【关键词】肠瘘;吻合口;营养
  【中图分类号】R320.2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47
  引言
  肠瘘(fistulaofintestine)患者常见于应手术导致的消化道重建的手术之中,由于原有消化道的改变、或者由于手术期间的肠管水肿、张力过大,患者自身营养水平较差等的影响,术后发生肠瘘和腹腔感染的几率较高,而目前的提前诊断肠瘘的检测措施较为一般,不能在肠瘘发生的早期阶段检测出有效的结果,因而大大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医生的治疗负担。虽然细菌感染后临床表现及细菌学检查特异性较高,但察觉时已经错失了患者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找到可以在早期对腹腔感染进行诊断,并确定为肠瘘进行治疗,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患者痛苦的手段,就成了医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此研究就肠瘘的最新的致病因素、早期检测手段、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案进行阐述。
  1  影响肠瘘的因素
  1.1吻合口与肛门缘的高度
  在直肠相关手术术中,尤其是实施低位直肠手术,吻合口的高度与有关,文献在一项研究直肠和乙状结肠癌患者吻合时, 高于15厘米时,泄漏率为0.14% ;10 - 15厘米时,为5.4%;来自肛门边缘低于10厘米为8.4%。
  1.2手术前的机械肠道准备
  在一篇综述中得出结论,术前机械肠道准备对吻合口裂开并没有统计学意义,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性。
  1.3术者操作水平的高低及吻合器的影响
  文献在对远端乙状结肠直肠癌行腹腔镜下双吻合器结肠直肠内吻合术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评价。他们发现吻合口漏率为6.3%。其中手术时间、吻合器使用次数、吻合器长度是吻合口漏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吻合器使用次数增多、手术时间延长都增加了肠瘘的风险。
  1.4开放性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通过一项对上千名多名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在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肠瘘的风险并不高,但是,直肠切除术后肠瘘发生率较高。
  1.5性别差异的影响
  由于男性在骨盆解剖结构上相对于女性来说,盆腔更加狭窄,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使得肠瘘的发生率增加。
  1.6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可与许多其他相关因素共同影响肠瘘的愈合过程。一项研究指出仅在严重程度的营养不良才会导致肠瘘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并且对预后造成了进一步的影响。
  1.7贫血的影响
  贫血可能与营养不良、机体低血容量伴组织缺氧等因素一起,对手术后吻合口愈合速度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了手术后肠瘘的发生。
  1.8长期服用药物治疗的影响
  皮质醇激素由于可抑制免疫反应的特性,导致患者在使用后,机体出现炎症反应的表现不明显或延迟。在某项回顾性研究中指出,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组吻合口漏率6.77%,而不使用者的吻合口漏率3.26%。
  2  手术后肠瘘的治疗方法:
  2.1生长抑素
  在临床试验中,在应用了肠外营养+生长抑素的联合治疗后,肠液漏出量减少了90%,非手术治疗下自愈率达到了96.5%。
  2.2控制感染的进步
  在文献的回顾性分析中指出,肠瘘引起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G- 杆菌,与其他报道显示的结果相符。而其G-菌的主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耐药性很高,仅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通常,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能有效的降低感染风险,并且在发生感染时应及早进行药敏实验,根据结果选择对应的抗生素治疗。
  2.3营养支持的应用
  在文献提倡使用的全肠外营养治疗肠瘘的方案后,虽然中间有所争论,并不认为肠瘘治疗中患者症状的改善不能全部归功于全肠外营养,但其对肠瘘的治愈率和确定肠道手术的成功率都有着积极地影响,而肠内营养更加有利于恢复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
  2.4文献发现,Trafermin⑾对肠瘘的治疗是有效的,它主要由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通过结合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例如存在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人类遗传重组产生的容器,成纤维膜它是一种细胞因子外用药物,可促进新生,肉芽和上皮形成,并直接和生理地治愈伤口。
  3  手术后肠瘘的预防
  在研究中发现,87%患者的降钙素原在手术第一天达到峰值,而68%的患者的CRP在第三天達到峰值,81%的病人在术后第一天白细胞计数达到峰值。由此可知,PCT、CRP、WBC的变化均对手术后肠瘘的预测有参考价值。
  并且在文献的报道中指出,消化道手术前应及时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并且术后的患者要严密监护其引流量的多少来估计水和电解质的补充量,若实行肠外营养,应对患者可能产生的肝功能损害及胆汁淤积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其次,术者对手术的预估,术者本身的技术问题也对肠瘘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保证好吻合口除充足的血供对术后的恢复有着直接的影响;最后,术前轻度贫血及以下、放疗及营养不良,伴随有糖尿病、肥胖、冠心病、心梗史、长期服用对胃肠道或者免疫功能抑制的药物者等皆需要做好充足的术前评估和预防,以降低肠瘘的风险。
  4  结束语
  目前看来,对肠瘘的预防和治疗上有一套基本的治疗方法,各种相关影响因素基本能分析清楚,但是在临床治疗上的应对方案多年来未有创新,并且在新型的治疗方案的验证上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并且在引流材料上的选择急需更新,而在纠正和预防导致肠瘘的因素上需要多学科合作诊疗,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肠瘘的发生率,并且在发现手段及发现时机上应尽早提前,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病人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黎介寿.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促进肠外瘘自愈的机理与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0 ,38(6 ).
  [2]余雪.腹部手术并发肠瘘患者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7 ,15(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全科医师社区干预措施,并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冠心病患者中抽选出66名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4月~2020年11月,依据双盲法内容将其划分组成X组(观察组)与Y组(对照组),每33名患者被划分组成一组。对Y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干预内容,对X组患者实施全科医师社区干预内容。将X组与Y组患者医嘱遵从表现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对比X组与Y组患者医嘱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医生与患者沟通以及带给临床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2020年因为各种疾病在检验科进行检验项目检测的患者,并分析检验医患沟通的重要性。结果:一共150例病人,其中有120例病人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病人的疾病能够得到最快程度以及精准的确诊;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结论:其中30例病人在检验科等待过程中,因为焦躁不安,情绪激动;语言尖锐,并因为缺少良好沟通而造成不必要的检验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卵巢良性肿瘤病变患者,以及卵巢恶性肿瘤病变患者鉴别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2月-2020年10月,将我院110例卵巢肿瘤患者遵照其病变类型划分成良性组51例和恶性组59例,针对所有入选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测算对比两组的RI指标、PI指标,以及血流分级状态。结果:良性组卵巢肿瘤病变患者的RI指标,以及PI指标均显著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为被动物重度咬伤患者治疗中清创缝合术对患者伤口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8~2020.7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动物重度咬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6例,伤口引流,清洁换药)、研究组(n=46例,伤口清创缝合术),对两组伤口愈合情况、伤口愈合时间、瘢痕宽度统计。结果: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瘢痕宽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充分冲洗且消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囊括2019年5月~2020年6月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此强化健康教育,就患者依从性进行组间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降低,且依从性评分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给予自我保
期刊
【摘要】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的背景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混合式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网络个体化教学的各自优势。为深化改革肿瘤内科临床教学,并从课前准备、课内探讨交流、课后评价升华三个环节进行实践探索,构建基于网络资源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提高肿瘤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资源;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肿瘤教学  【中图分类号】R-4;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要】目的: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胺碘酮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方法:将11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病情严重程度对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胺碘酮治疗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水解障碍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减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儿治疗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采取乳糖酸红霉素治疗对照组患儿,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疏血通注射液对未经溶栓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凝血四项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用0.9%氯化钠+疏血通注射液6 ml 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曲克芦丁注射液0.6,均连续给药14 d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娩球联合自由体助产位在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4例,将其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情况。结果: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能够好地缩短研究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同时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更低,出血量更少,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