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服务助推重庆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e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绿色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绿色金融成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以下简称“重庆营管部”)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的契机,以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围绕人民银行总行提出的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统筹推进重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其他文献
最近,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顺利开市,国内企业和投资者在A股市场又有了新的投融资通道.与两年前开市的科创板不同,北交所并非脱胎于交易所市场,而是依托新三板市场建立起来的,是以7000家挂牌公司为后盾的市场新势力.北交所的初期定位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与沪深交易所实现错位发展.从长远看,交易所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如果北交所的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地位不断上升,可能会促进A股市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倒逼沪深交易所加快存量改革,客观上有助于实现中央关于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战略意图.
都市型乡村作为当前广泛存在的一种乡村类型,与一般乡村相比,与都市融合更为紧密,经济资源更为集中,交通更为便利,资源共享更为便捷,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已成为乡村振兴关注的重点区域.笔者从城市对乡村的空间溢出效应角度出发,将“都市型乡村振兴”定义为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行政辖区范围内乡村的全面振兴.大都市范围囊括直辖市、经济发达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都市圈和城市集群地带.
2020年9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为我国供应链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长期以来,供应链金融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优化完善供应链体系、保证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功能.而数字化技术在风险定价、精准获客、降低服务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赋能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中可以发挥“倍增器”作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能够改善金融服务效能,缓解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企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
期刊
2021年11月1日,中国正式向《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DEPA”)保存方新西兰提出加入申请,引发世界关注.DEPA是全球首个关于数字经济的专门性规则安排,2020年6月由新加坡、新西兰和智利三国线上签署,并于2021年1月7日正式生效.DEPA作为一种新的数字经济治理思路,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首次对供应链创新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以此作为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文《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进一步指出:“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优化升级,关键是要推动供应链中各企业间金融资本的有效衔接,围绕供应链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点痛点,积极稳妥地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
期刊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要“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8个月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新发展理念下的一项长期目标,碳减排支持工具是我国金融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具体政策措施,也是支持低碳领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首次探索.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的2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是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政策沿袭.
疫情催化数字贸易蓬勃发展rn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并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散不仅让世界各国在阻断病毒传播方面措手不及,也对各国零售、餐饮、航空、酒店等传统行业造成严重打击,受此影响,被迫倒闭公司的数量甚至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数量.然而,依托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形式传输产品和服务以及基于数字化平台完成传统货物交易的数字贸易却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的“可数字化服务贸易规模”数据,2008 ~ 2019年,全球可数字化服务的出口规模从18721.5亿美元增长到31925.9亿美元,年均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作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中概股大批回归,境内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中资券商国际化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期.然而,中资券商在集团化管控、专业人才培训、跨境资金流动、资本补充等方面仍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在稳投资、稳增长及确保重大项目工程任务实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年初的预算,2021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限额可达181685.08亿元,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54.59%.2021年计划新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36500亿元,而在2020年,这一数据为41404.47亿元(决算数).过去两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累计发行规模或达77900亿元.从占地方债规模的比重和绝对发行额看,地方政府专项债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扩张,尤其是通过债务融资推动项目投资的主要渠道.
期刊
低碳金融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语言和焦点话题.国外金融机构早已布局低碳金融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笔者在与伦敦、巴黎、新加坡和香港地区银行业同仁进行沟通探讨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部分境外同业发展低碳金融的实践,分析了国际低碳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并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