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沪深港互联互通大时代来临

来源 :中国证券期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历史上沪港直通车的升级版,作为机密信息保守达两年之久的沪港交易所互联互通业务,将于今年10月20日正式“通车”。另据可靠消息,按照管理层内部计划,深圳证券交易所2014年底也会参与进来,甚至最快3个月后就可以推出深港通。届时,中央政府高层全力推进的关于“沪深港互联互通”顶层设计计划将真正实现,标志着沪深港股市互联互通大时代即将正式来临。
  从本质上来讲,年底推出的深港通与即将通车的沪港通并无本质不同。借10月份推出沪港通契机趁势年底推出深港通,是一次有利的时间节点。一则深交所一直在积极推动,二则沪港通的成功经验又在眼前。虽然现在的深港通方案目前官方披露说尚处于研究未报批阶段,但是它的出生实际上比沪港通还要早,只不过此前是一直在秘密中进行着。深港通的推出的工作基本上已经到位,只待有利的时间窗口。
  沪港通是中国股市拐点
  相比深港通,下个月沪港通正式启动,今年三季度可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赚钱良机。沪港通将会为A股引入大量增量资金,同时,A股市场上一些稀缺价值品种、AH折价股和港股市场上的增长型中小盘股都值得投资者重点予以关注。
  眼下,沪港通《四方协议》已经签署,具体配置上,建议投资者从两个维度选择股票标的。一是具备稀缺性、低估值、高股息、中大市值、稳定性等几个要素的,建议重点关注食品饮料、医药、非银、国防军工等领域。二是可以继续关注产业政策的投资机会,如农业、文化、软件、新能源和高铁等领域。
  2014年三季度的这波行情主要是由一些特殊事件驱动。首当其冲的就是沪港通,沪港通的推出不但可以激发个股的活跃度,而且还会使得市场流动性变得充裕,投资额度也会有上调的空间。第二个就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提及的国企改革,A股2000多家公司里将近1000家公司是国企,国企占的市值比例近期80%,也就是我经常说的A股是真正国企的股市。
  三季度的这一波行情主要是沪港通、国企改革组成,其中沪港通会成为中国股市拐点,给市场带来很多投资机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股票投资将成为投资的主流选项。
  此次沪港通“通车”后,A股/H股的估值折价、高股息等质量较好的股票以及海外市场稀缺板块等,如从中长期视角来看,食品饮料、医疗保健、旅游休闲、军工、汽车、房地产、券商、板块,无疑都会成为外资机构掘金沪港两地投资机遇的重要筛选指标。
  在标的选择和投资策略上,谨慎的外资机构看重的是沪港两地的投资互补性。的确,A股与港股具有很强的联动效应,当下沪港两地的投资者乐观情绪高涨,都一致认为对方会给自己的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此次,整合A股和港股市场后的沪港通将A股推向全球的台,创造了一个市值6.7万亿美元、日均交易量平均每天357亿美元的大型市场。若不算今后两地挂牌的公司,这项举措为国际投资者增加了855家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可供投资的上市公司。届时海外投资者理论上可持有的近万亿元人民币股票市值,庞大的投资渠道得以开启。
  等到那个时候,海外资本持仓市值或会增加到全部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近10%,一旦海外资本集中于部分大盘蓝筹股,甚至会成为某种定价权,对股票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倒逼A股市场逐步开放。
  不管如何,这回沪港通真的来了,深港通正在沪港通的基础上积极接棒。
  深港通最快年底“通车”
  在一个新事物出现之前,市场上面激起层层波浪、有不同的声音均属于正常现象。相较而言,深港通不但不会对目前估值较高的深市中小板、创业板形成冲击,深港通还将会给深圳股市带来新的生机。
  深市作为毗邻香港的经济特区,理应在金融融合上领先于沪市。事实上亦是如此,早在2007年伊始,深圳与香港的监管部门开始研究怎么通过后台的连接,实现深港的互联互通,直到2009年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走马上任后,通过频繁出差游说中国内地监管机构、两大交易所和国务院高层,中央高层才对深港通表态“可以研究”。目前,深港通虽未正式报批,相信深港通吸收了沪港通的精华之后,预计很快就会获得通过。
  深港通作为沪港通之后,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标志性事件,不仅仅是带来了AH股折价溢价间的投资机会,对投资者和券商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对单个投资者而言,可以尽情利用A/H股价差机会,这种差异存在不少套利空间。相较而言,对券商的影响最大,有不少有着长远眼光的券商早已在提前布局深港通中的投资机会,阻击深港通金股。
  深港通最快年底正式启动沪,将会对深圳市场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深市将会在外来资金的刺激上迎来一波大行情。其二,深市可以借鉴一河之隔的香港股市各项完备的制度机制。其三,前海可以作为连接深港一体化的战略平台,深港通不排除先在前海特事特办,先试先行。其四,在两市资金流动差异的背景下,深市中小板、创业板或会出现一波低潮,但从长期来看,深市中小板、创业板或将迎来突破性的发展,深港一体化的藩篱被彻底打破。
  沪深港互联互通护航金改
  近期,在政府一系列“强刺激”措施的作用下,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稳增长效果日益明显,再加上沪港通10月份正式启动以及沪港通带来的增量资金,中国经济回稳、流动性相对宽松,成为本轮推动A股反弹的主要因素。
  综合分析来看,“沪深港互联互通”机制可以给市场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和影响。一是沪市估值低,“沪深港互联互通”机制可为沪市带来3000亿元以上的增量资金,同时有利于推动深市进一步深化深港一体化改革成果。二是“沪深港互联互通”机制为香港市场开辟了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三是“沪深港互联互通”将从市场运作机制、监管机制等多方面,推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并通过放开人民币跨境流动,吸引外部资金激活内地资本市场。
  有好处就会有争议,它的意义不宜过度解读。目前市场对于沪深港股市未来的实际效果虽然仍存疑虑,但要认识到其信号作用和未来意义重于实际意义即可。沪深港股市互联互通的意义在于长期而非短期。它的出发点是国家资本市场一体化,而非单纯的两地股市对接。本届政府把它叫做金融开放或金融改革。
  沪深港互联互通对港股市场影响来讲,港股估值将会被拉升和使港股日趋多元化。对内地市场来讲,资金流入内地的机会远远大于流入香港的机会。
  不管如何,沪深港互联互通计划作为资本市场的“总理战略”,已经扬帆起航了。
其他文献
互联网大佬雷军曾言:站在风口,猪都会飞。如今,流通市值高达200亿元以上的中盘蓝筹股——葛洲坝(600068),正如同站在风口上的猪,股价飞了起来,从12月8日到22日,短短11个交易日,区间最大涨幅就达到了75.25%(按前复权计算,下同)。  融资助推加速上攻  2014年12月19日,葛洲坝低开高走,以24.9亿元天量报收于涨停,一举创出了9.47元的三年新高。这是葛洲坝今年以来的第三次涨停
期刊
央行10月14日下调14天正回购利率10bp到3.4%,,央行于同一天在公开市场进行200亿元人民币14天期正回购操作,当天净回笼300亿元。  正回购利率再降。  央行再次下调14天正回购利率10bp到3.4%,为年内第三次下调,完全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央行公开市场今日进行200亿元人民币14天期正回购操作,当天净回笼300亿。  此前,央行7月31日下调14天正回购利率10bp到3.7%,又于9
期刊
10月个股龙虎榜统计
期刊
中国人民银行12月12日发布的1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527亿元,同比多增2281亿元;广义货币(M2)增速却不及预期,11月末,M2余额120.8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分别比前一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3个和1.9个百分点。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闭幕,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排在首位,这是否意味着明年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未来央行全面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又有
期刊
2014年11月24日,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一项决定中,进一步取消和下放了58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包括保荐代表人资格的准人类审核。另一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12月4日表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已于2014年11月底上报国务院。  两个事件时间点上的重合,意味着配合发行注册制改革,监管部门对保荐代表人的管理也将由事前审批进一步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对A股市场而言这应该是一件好事。要知道,未
期刊
融资融券,迅猛发展。  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开通,当年底,两融余额仅为128亿元。2013年,这个数字爆发至3465亿元。2014年以来,融资融券余额进一步膨胀,9月23日一举突破6000亿元大关。截至10月17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6734.54亿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短短四年之内,从128亿元跃升至6000亿元以上,两融业务的发展,着实令人惊叹。  两融业务的迅猛发展,
期刊
云門子书画作品鉴赏
期刊
股市不确定性:无人看空  目前从我们接触的投资者情况来看,无论是股票投资者还是债券投资者,对于明年的股市无一看空,或者不表达看空的观点,基本上都被目前气势如虹的行情惊呆了。如果大妈都成了股神,如果专业知识都成了负担,如果投资变成了勇气,似乎能够比拼的就只有胆量了。  问题是,回头看13年末,又有多少人预测到了14年股债双牛波澜壮阔的行情,既然年初不存在牛市的一致预期,那么目前一致预期实现的概率又有
期刊
日前,中央通过《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实现“两权变三权”。可以说,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特征的新型农地制度是一项政策突破,也是一项重大创新。  无论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还是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都不会改变。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有利于多种新型主体共同发展。要通过承包地确权登记
期刊
房地产拖累经济增速。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3%,创下近六年来的最低增速。联系到上半年7.4%的经济增速,今年要实现7.5%的全年增长目标压力重重。  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拖累。今年前九个月住宅销售额下降10.8%,商品房库存继续增加。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斌指出,房地产部门对GDP的贡献度占整体的五分之一。而如果考虑到钢铁、家电等相关行业,房地产对GDP的影响更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