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描红荷露烹茶诗茶碗,微敞口,深壁,敛胫,浅圈足。通体以矾红彩料描绘花纹。口沿内外及敛胫处各饰矾红彩料底留白的如意形纹。碗外壁白地上以矾红彩料题书乾隆御制诗“荷露烹茶”一首。碗内底心描绘荷塘莲花图,外为与口沿内外相同的如意形纹一周。碗内壁中段留白。碗外底心以矾红彩料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轻薄的胎体,细腻的质地,更加衬托出红彩的鲜艳。
茶壶与茶碗,主题装饰纹饰、御制诗文相同,应为整组配套的茶具。
乾隆自十六年(1751)第一次南巡以后,深受江南人文景观和江南文人雅趣的影响,不仅嗜茶,更雅好文人品茗,对汉族文化精髓的理解达到了升华的境界。回京之后,即在各处的行宫园囿内专门辟设品茗精舍,并且对所处环境、所尝茶叶、所用茶具、沏茶用水等有关的品茶细节,都还十分的讲究。乾隆帝经常品尝的有“三清茶”、“雨前龙井茶”、“顾渚茶”、“武夷茶”、“郑宅茶”等。沏茶用水讲究水质,认为“水以轻为贵”,特别喜欢以自封天下第一泉的“玉泉山水”、木兰围场的“雪水”,或采集避暑山庄不同时节的荷叶上滴滴露水所汇成的“荷露”来烹茶。“上每于荷花开时,取叶上露烹茶,有诗纪其事。”(见《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六·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如有诗曰:“平湖几里风荷香,荷花叶上露珠多。瓶窥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过。”还作有不少“荷露烹茶”诗,内容皆不相同。如乾隆十九年夏天、二十八年六月夏至避暑山庄小住时,分别作有“荷露烹茶”诗。乾隆二十九年七月于圆明园又作有“荷露烹茶”诗。
此茶壶及茶碗上的“荷露烹茶”诗文,即为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秋天,皇帝驻跸圆明园时,采集园内新秋荷叶上的露水,在荷亭烹茶时有感而作,后命人题写于茶壶、茶碗上的。乾隆帝十分自豪所作诗被安置于瓷器上。整组的“荷露烹茶”诗茶壶和茶碗,是乾隆帝喝以“荷露”所沏茶的御用茶具,既是乾隆帝的日常所用器具,也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底蕴,是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内化入乾隆帝的人格之中了。茶具神似的设计,诗文的内容,装饰的高雅,传达了乾隆帝品茗时所追寻的意境,流露了乾隆帝闲暇时所反映的情怀,体现了乾隆帝文人雅士式的志趣,更反映了乾隆帝生活的讲究和奢侈。
描红荷露烹茶诗茶壶,整体呈圆形鼓腹形状。敛圆口,溜肩,腹鼓而浑圆,敛胫,浅圈足。弓形把与折曲流分设壶体两侧。圆顶盖上塑一扁圆体钮,盖面一侧留有一通气孔。通体以矾红彩料描绘缠枝番莲花纹;腹部两面留有白地委角四方开光,一而开光内以矾红彩料绘画荷塘莲花图,一而开光内以矾红彩料题书乾隆御制诗。诗曰:“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李相若曾经识此,底须置驿远驰求。”(见《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四·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八》)。诗后有“荷露烹茶一律,乾隆己卯新秋御制”的题款(己卯即乾隆二十四年,1759),及以参红彩描出的“比德”、“朗润”两枚印文。茶壶盖而以矾红彩料描绘转枝番莲花纹,钮顶面描绘一朵盛开的莲花,钮侧则饰朵花周。盖、足外壁沿涂饰金线,底面全施孔雀绿釉彩。壶外底心以矾红彩料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编辑:陈畅鸣
茶壶与茶碗,主题装饰纹饰、御制诗文相同,应为整组配套的茶具。
乾隆自十六年(1751)第一次南巡以后,深受江南人文景观和江南文人雅趣的影响,不仅嗜茶,更雅好文人品茗,对汉族文化精髓的理解达到了升华的境界。回京之后,即在各处的行宫园囿内专门辟设品茗精舍,并且对所处环境、所尝茶叶、所用茶具、沏茶用水等有关的品茶细节,都还十分的讲究。乾隆帝经常品尝的有“三清茶”、“雨前龙井茶”、“顾渚茶”、“武夷茶”、“郑宅茶”等。沏茶用水讲究水质,认为“水以轻为贵”,特别喜欢以自封天下第一泉的“玉泉山水”、木兰围场的“雪水”,或采集避暑山庄不同时节的荷叶上滴滴露水所汇成的“荷露”来烹茶。“上每于荷花开时,取叶上露烹茶,有诗纪其事。”(见《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六·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如有诗曰:“平湖几里风荷香,荷花叶上露珠多。瓶窥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过。”还作有不少“荷露烹茶”诗,内容皆不相同。如乾隆十九年夏天、二十八年六月夏至避暑山庄小住时,分别作有“荷露烹茶”诗。乾隆二十九年七月于圆明园又作有“荷露烹茶”诗。
此茶壶及茶碗上的“荷露烹茶”诗文,即为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秋天,皇帝驻跸圆明园时,采集园内新秋荷叶上的露水,在荷亭烹茶时有感而作,后命人题写于茶壶、茶碗上的。乾隆帝十分自豪所作诗被安置于瓷器上。整组的“荷露烹茶”诗茶壶和茶碗,是乾隆帝喝以“荷露”所沏茶的御用茶具,既是乾隆帝的日常所用器具,也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底蕴,是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内化入乾隆帝的人格之中了。茶具神似的设计,诗文的内容,装饰的高雅,传达了乾隆帝品茗时所追寻的意境,流露了乾隆帝闲暇时所反映的情怀,体现了乾隆帝文人雅士式的志趣,更反映了乾隆帝生活的讲究和奢侈。
描红荷露烹茶诗茶壶,整体呈圆形鼓腹形状。敛圆口,溜肩,腹鼓而浑圆,敛胫,浅圈足。弓形把与折曲流分设壶体两侧。圆顶盖上塑一扁圆体钮,盖面一侧留有一通气孔。通体以矾红彩料描绘缠枝番莲花纹;腹部两面留有白地委角四方开光,一而开光内以矾红彩料绘画荷塘莲花图,一而开光内以矾红彩料题书乾隆御制诗。诗曰:“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李相若曾经识此,底须置驿远驰求。”(见《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四·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八》)。诗后有“荷露烹茶一律,乾隆己卯新秋御制”的题款(己卯即乾隆二十四年,1759),及以参红彩描出的“比德”、“朗润”两枚印文。茶壶盖而以矾红彩料描绘转枝番莲花纹,钮顶面描绘一朵盛开的莲花,钮侧则饰朵花周。盖、足外壁沿涂饰金线,底面全施孔雀绿釉彩。壶外底心以矾红彩料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编辑:陈畅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