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误区: 关于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惯性思维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点任务之一, 只有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带头贯彻实施才能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成效。本文通过从学校领导管理和体育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产生的几个误区进行辨析,就社会大众体育爱好者与体育教师之间的界限、参与者与实施者之间的界限、体育教师责任与权利之间的界限、体育教师个人经验与专业素养之间的界限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突破某些在认知和行为上产生的误区,促进人们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再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误区;惯性思维;突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2年10月22日教育部、发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文件。在此大背景下,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要把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自觉追求。只有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带头贯彻实施,才能带动形成全民关注青少年健康的良好环境。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点任务之一,但因为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等因素,必须突破一些在认知和行为上的某些误区。本文就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关于社会大众体育爱好者与体育教师之间的界限、参与者与实施者之间的界限、体育教师责任与权利之间的界限、体育教师个人经验与专业素养之间的界限四个方面所产生的误区进行辨析,虽然这几个误区所涉及的内容还不能覆盖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部内容,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误区一:混淆了社会大众体育爱好者与体育教师之间的界限
  一些学校领导将社会大众的体育爱好者等同于体育教师,在对于多渠道配备好体育教师方面,认为如果学校某位教师只要有某项运动项目的知识、技能,就可以让其分担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对于不同的社会大众群体,健身意识、知识和标准是不一样的。如对于社会大众而言,要求具备一定的健康意识,能够有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技能进行健身即可。但是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要求具备深厚的体育学和教育学专业素养、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目前体育教师的任职资格考试,就是把系统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的知识技能作为考试内容。体育教师还要求善于运用体育学和教育学的原则和方法,能够主动运用专业思维,在教学中遵从专业规范。可见,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不同的社会民众所要具备的体育素养差别很大,并不是每个健身者或爱好者都可以成为体育教师。
  误区二:混淆了参与者与实施者之间的界限
  一些学校领导对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自身定位不准确,对于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认识不清晰。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上级部门的事,只要落实文件就可以了。还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只要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证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也就等于重视了学校体育工作。但是现有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导致体育教师工作量过大、超负荷运转,超负荷运转将导致体育教师身心俱疲,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处于应付工作的状态,仅以完成工作为目标,甚至是完不成工作任务,至于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就更无从谈起。更有个别学校领导抱持“一切不如高考升学率”等固有思维。近年来,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学校体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体育教师培养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学校领导没有摆正自己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处的位置。校长是所在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确保学校体育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只有校长真正从内心树立起对青少年健康的真诚关注,学校体育工作才能切实落实。
  误区三:混淆了体育教师责任与权利之间的界限
  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校领导不尊重体育教师的主体责任,上好体育课、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是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责任, 包括了节假日、寒暑假期训练和比赛,但没有纳入教师工作量。体育教师权利反映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等方面。加大学校体育投入力度,包括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如要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不能只从体育教师责任的视角对体育教师的工作进行界定。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其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也会对其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误区四:混淆了体育教师个人经验与专业素养之间的界限
  很多体育教师习惯于以个人的经验判断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但由于受到专业背景、教学经历和教学能力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凭个人经验和喜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会造成课程实施和改革不到位。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中,有部分体育教师把自身的运动技能掌握经验当成了普通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出现了教学目标制定过高、学生难以掌握而失去了学习兴趣等现象。再如部分体育教师在创新体育活动内容和方式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体育运动项目的吸引力,没能达到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技能特长的目标。还有部分体育教师只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而忽略了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以及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味追求课程改革效果,但没有充分地进行课程设计,考虑到教学主体的特点和需求;另一方面,除了职前教育以外,还缺乏必需的在职培训。通过在职培训,使体育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提高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综合来看,出现上述认识和行为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自身还没有从根本上确立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和特征的正确认识,还没有找准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还没有彻底根除传统文化对体育的认识,还没有打破重形式轻内容、重程序轻结果的惯性思维。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自身都应认识到这种误区,并切实做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要自觉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贯穿学校体育工作始终,并作为一种基本要求和习惯, 把提高青少年健康植根于头脑之中,真正从内心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从学校管理方面来说,多渠道配备体育教师, 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养体系和权力运行机制。从体育教师自身来说, 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权利,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要求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特别要以体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中,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实现专业发展。总之,只有从学校领导科学管理角度和体育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角度贯彻实施才能保障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成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案例为研究载体,陈述了记住学生名字拉近师生距离,并对学生心理、求知欲和尊重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为体育借班上课拉近学生距离提供范例参考。  关键词:体育;借班上课;师生距离;身体练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9-0031-01  文/黄宁波借班上课是在各级别的体育教学评比和教研活动中,常常被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受到体育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由于缺乏标准的模块和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武术校本化的成功设计较难实现,使得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评估等要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指出设计武术标准化教学模块作为校本开发参考的必要性,并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以促进学校武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武术教学;标准化模块;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3.9
2014年12月19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年终总结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京师厅召开,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学校体育联盟顾问宋尽贤,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王龙,中
如何才能通过看课、听评课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上课教师从准备到现场上课,得到了哪些提高,如何才能得到更大、更全面的提高;如何从专家的点评中领悟课改的方向,本文对相关问
摘 要:美国纽约州罗伯特小学体育课程的实践案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我国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投资组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8-0036-02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纽约州罗伯特小学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鼓励激发学生每天进行身体
美国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很多可以供我们学习、借鉴和应用的地方,其中如何有效的开展体育游戏,为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是美国体育教师非常重视的一环。把一些竞技项
2014年11月26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电视电话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她强调进一步加快普及校园足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足球振兴奠定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探究学习更要还原小学生本真的探究学习;要情境更要问题情境;要尊重学习心理更要尊重学习心理的变化;要关注学生差异的理念更要关注其行动;要探究学习的虎头更要探究学习的虎尾;要探究学习的过程更要探究过程的反思。  关键词:体育教学;探究式教学;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3-0
摘 要:本文通过对2014年我国中心城市中考体育项目设置、项目组合方式以及测试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跑、跳、投等基本运动素质仍是中考体育项目设置的重点;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组合是目前多个中心城市的选择;过程性考核和统一测试是中考体育的测试方式,其中统一测试方式所占比重较大。根据我国体育中考情况提出以下建议:调整教学模式,增扩中考体育项目;提高中考体育考试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完善考试监督机制。  关键
在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上,《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主编、意大利圣拉斐尔大学Alberto Cei教授的主题报告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体育在青少年认知、技能等发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