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代开封经济的发展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开封自古以来都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蜚声中外。步入近代,在社会经济的变革发展中,开封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与大多传统城市相似,不尽人意。本文主要研究了近代开封经济的发展,分析开封近代经济发展的概况及特点,总结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近代经济;开封;转型发展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古都,但是步入近代它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城市地位降低,经济发展缓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之整理的史料,对近代开封农业、商业的发展进行考察,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希望为故乡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一、开封经济近代化发展的背景
  开封位于豫东平原,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是在近代河南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受近代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19世纪末以前,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缺少近代交通条件,远离通商口岸,受近代资本主义冲击很小,人口在当时已达到三千三百多万,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4%。但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人口过多,加之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使得粮食人均拥有量少,粮食商品率很低。商业发展方面,河南当时资本主义成份微弱,商品交换极其不发达,对金融业务的需求也相对较少,造成当时总行设在开封的银行只有河南农工银行一家,资本额少。另外,由于远离通商口岸,直到1930年河南开放的商埠只有郑州一处。
  开封邻近黄河,耕地面积大,气候适宜,千里平原,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经济的发展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发展、破坏、重振中循环往复。北宋时的开封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兼具着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两大职能,《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所描述的就是当时的盛况,令人神往。明朝时期,开封是河南省会,是文人雅士汇聚之所,商铺、餐饮、旅店业发达,品种全、档次多,适宜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明末,开封城毁于黄河水患。清中叶开封商业开始迅速发展,各地商帮在开封建立众多会馆,比如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山陕甘会馆。朱仙镇也在清代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商镇之一,是河运的必经之地,“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粮食、烟草是朱仙镇商业经营的大宗商品,典当业、手工业是其商业的重要组成部门。明末清初建立的景文洲汴绸庄,在乾隆时期发展最为鼎盛,织机99张,雇工200多人,分号5个,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二、近代开封农业的发展
  无论是传统经济时期还是近代社会经济转型的时期,农业问题在中国始终占有重要位置。近代,开封的农业是在缓慢发展的。1908年7月,河南商务农工局在开封禹王台附近设农事试验场,由官钱局按月供银3600两。1924年,开封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为求商品化盈利,他们排挤高粱、小麦、大豆的种植,陈留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1920年这一数据还仅仅是20%。据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1921年—1925年,开封农产品出售部分占32.8%,家庭自用占67.2%,其中商品化程度最高的是油料芝麻,占92.7%,最低的是大豆,仅占13.7%。由此可见,开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且各作物的商品化程度严重不均。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农政机关明显增多,职责细化,河南建设厅下设具有科研性质的农业机构。1929年,在各市设立7所农林实验场,其中1所就设立在开封尉氏;1931年,将开封尉氏农林实验场改组为专门试验场,改名为开封园艺试验场,各试验场职责包括调查、试验、推广三部分;1932年12月,又将各农事试验场和林务局合并,进行农业科研。为推动河南省棉业的发展,1935年4月,在开封添设河南省棉业改进所,并于同年5月将位于郑州的棉业指导所总部迁至开封,设在河南大学农学院。1935年8月,河南省共建立农村合作社1283所,股金21.04万元;1936年,合作社达到1684所,其中信用社362所。各级农政机关的设立,旨在改良和推广农业技术,同时通过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解决农村及农业资本不足的问题,种植结构开始向农工商业转变,推动了开封的农业由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型。
  在这一时期,农具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开封县农业推广所在旧式耕犁上增加新式犁盘,在旧式播种器上增加播轮,方便耕地深浅粗细一致,丢种疏密一致。不足的是,这些农具的改造,仅在农业试验场使用,并没有在农民耕作中普及,肥料的使用仍旧是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不普遍,传统农业的技术变革并不突出。
  三、近代开封商业的发展
  自古以来,开封就是“出入大贾小商之地”,是政治、商业活动中心。清末民初,开封的商户多集中在城中,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专营商品,如北书店街多书籍、笔墨纸砚,西大街多绸缎布匹等。近代开封,随着交通方式、城市布局的演变,形成了四大商圈。其一为开封南关。1906年4月19日,开封火车站战线与汴洛铁道正线接轨,4月26日的竣工通车,加之1907年2月开封火车站转车场的建成,开封南关逐渐开辟为商埠。其二为马道街。1913年10月,开封修复马道街路面,并安装了电灯,吸引大批商户迁入,马道街由此逐渐发展成繁华的商业区。正大林茶庄、张麻子剪刀店、谦信洋行的相继开业,及外埠商号上海正兴长布店的迁入,进一步繁荣了马道街商圈。其三为相国寺市场。相国寺市场从北宋开始就已有雏形,正如《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相国寺内万姓交易”,1927年冯玉祥改相国寺市场为中山市场,将寺内配殿、钟楼等租赁给商民经营,商业摊点云集,是各种京广杂货批发、零售的主要集中地,汇集了开封各色风味小吃。其四为模范商场。1928年,冯玉祥下令没收开封南土街“桐茂典”当铺,改建为“国货商场”,后改为模范商场,整个商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四角各有角门,主要经营时货、布匹居多,基本是零售业务。同时,场内还设有“华光影剧院”,已具备了现代商场的雏形。
  在开封四大商业圈的发展历程中,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洋货入侵的冲击、军阀混战中的搜刮,不少商户因此或负债累累,或倒闭歇业,商民及社会各界曾进行多次抵制运动。据《开封市志》记载,1905年,开展抵制美货运动。1912年2月21日,开封商界组织抵制外货,振兴国货。1919年9月21日,在马道街丰乐园成立河南国货维持会,制定具体国货维持简章,包括:车站设立检查处、扣留日货、从重处罚销售日货的商户等。时至今日,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开元广场、中山路商业街、大商集团等商业圈的冲击,开封马道街、相国寺市场仍旧汇集众多商贩,以平价、批发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商户,不改昔日的繁荣景象。   近代开封商业各行业的发展,以贩卖业为主,生活供应业次之,随后是金融保险业。贩卖业中,又以饭食品类占多数。1935年,对开封城各业商号数量进行统计,共计6856户,贩卖业5447户,其中单是饭食品就有1527户,约占商号总数的22.3%,可见,开封餐饮业在近代是快速发展的,1926年创建的第一楼包子馆、“五福”食品店等一大批老字号驰名中外。金融保险业140户,约占商号总数的2.1%,与同期省内各地市相比,发展比较充分,官办资本在金融业中有绝对的控制权,近代金融业转型痕迹较为明显。据统计,1933年,开封各银行现金共计约2090444.70元,存款共计6307756.59元,放款共计3460767.66元。
  综上,作为反动统治的政治中心,附近农产品及商品的集散地,近代开封商业表面上是繁荣的,实际上却备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及反动统治的剥削。近代开封的商业虽有发展,但失去了交通枢纽战略地位的开封,其商业仍旧是落后的。规模小,资金少,主要集中在市内商业贸易方面,对外贸易交流不发达,与省内其他新兴的交通便利城市相比,发展甚是缓慢。
  四、近代开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作为消费型城市的开封,在近代,封建经济不断消沉,新型资本主义经济却因其发展缓慢,不足以推动整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总结其近代发展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影响近代开封经济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
  其一,人口增长过快,制约开封经济的发展。据《开封简志》记载,1907年,开封人口为15万人,《河南统计月报》载,1925年,开封人口226758人,1936年为307071,仅十年间就增加了80000余人,1937年人口达到327949人。虽说开封位于黄河的冲积扇上,河道四通八达,物产丰富,棉花、花生、小麦种植丰富,但逃脱不了农业自给自足为主的状况,农产品大多被消耗掉了,商品化程度并不高。因而,人口增长因素不是开封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但一定是其制约因素之一。
  其二,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黄河水患的不断威胁。自金以后,开封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1910年地理学家张相文游开封时感叹“白气茫茫,遥望之无异沙漠”;1923年,康有为登龙亭时题词“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与此同时,黄河对开封的威胁并未缓解,1921年夏季的大雨,豫东数十县积潦为患,1922年春夏着手修浚从开封陈留向太平岗疏入下游;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更是扒开花园口,决黄河南泛入淮,开封的黄河干涸,惠济河断流。因而,开封的气候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的恶化又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其三,失去交通枢纽,缺乏便利的对外贸易条件。1907年初,开封建设汴洛铁路,1914年改为陇海铁路至徐州,1930年又通至西安,这是开封对外交通的唯一铁路路线。1931年间修筑从开封至郑州、许昌、项城、菏泽、道口的公路,但是并不经常通车,朱仙镇的河运交通已然衰落,相比地处平汉、陇海铁路交点的郑州,开封交通区位优势不再,郑州成为农产品及外地工业品输入的转运中心,分流开封经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开封贸易的活力。
  其四,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定。近代开封,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从清政府、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开封经济繁荣的背后备受掠夺和剥削,近代开封的经济并不能获得正常的发展。开封位于中原,鲜有帝国主义的直接投资,因而殖民地经济特征并不明显,官僚资本在此时也忽略了开封及诸如此类的传统内陆城市。虽然在外国资本的影响下,修建了铁路等交通运输业,但帝国主义只是将其作为经济掠夺的手段,或是通过中国的统治阶级把开封作为销售商品和收购原料的据点,同时也是控制整个河南省的据点,并没有起到推动开封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1-48页.
  [2]贾贵浩.河南近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与商品化发展.南都学坛,2005年第3期.
  [3]黄正林.制度创新、技术变革与农业发展.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
  [4]司长玉.《民国时期开封城市经济近代化转型研究》.2006年5月.
  [5]李长傅著.《开封历史地理》.商务印书馆,1958年9月,第45页.
  作者简介:万嘉旭(1992.11- ),女,汉族,河南开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网店实名制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日前正式出台,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7月1日起.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下简称《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
评价粘胶诱捕器对柑桔(井冈蜜柚)潜叶蛾的防治效果、安全性等,为大面积开展绿色防治潜叶蛾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系百色学院2012年度校级科研立项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中泰两国贸易发展的研究--以广西为例”(项目编号2012KQ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广西与泰国的双边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列举2015年广西与泰国双边货物进出口数据,分析广西与泰国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深化发展广西与泰国贸易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发展和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为对照,在最大吸收波长507nm处,对刺五加滴剂中的总黄酮成分测定含量。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重复性试验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4.2632mg/ml,相对标准为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正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尽管眼下实力尚弱,但通过政策扶持、行业整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涌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每届奥运会都是各种影像技术的试验场,伦敦奥运会也不例外,佳能与尼康争奇斗艳,它们出品的长枪短炮,成了全球新闻工作者的最爱。佳能此次将尚未上市的EF200—400mm f/4L lS镜头放
我有一位老板学生是做制造的,他的公司有十几年的历史,营业额有一个多亿,有500多名员工。我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大家都把手机关掉。这位老板说:“我来之前就把手机关掉了。因为我只
2007年12月27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宣布解除青岛万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输日冷冻菠菜毒死蜱项目的命令检查;同时对上海获实食品有限公司等另外8家企业的输日冷冻菠菜产品
“十五”期间,我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使畜牧业得到快速边常规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主要支柱产业。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随
联想集团近日公告,联想和NEC将成立NEC联想日本集团,并构建名为联想NEC控股B.V.的新公司,该公司在荷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