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超越与戏曲创作

来源 :艺术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ing_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审美超越与戏曲创作●曹瀛内容提要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决定了人的终极追求是超越有限,而审美即是达到这种超越的最佳方式。由于戏曲对现实意义的批判意识,因而这种审美超越性在戏曲创作活动中最为显著。戏曲创作的审美活动不再仅仅禀赋一种执着的现实关怀,同时也体现...
其他文献
艺术产生之初便带有某种技巧性。技巧在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能忽视的。伟大的艺术力量要得到恰如其份的显示,则需要有与艺术力量相当的一流技巧,中国画自然不例外。即便是
天下无无根之事,所有事物的发生都是其来有自,剧学发展亦复如是。乾隆朝的剧学,如果在中国戏剧学史上,有任何一点的成就,那也是因为有前代剧学者辛勤种的根芽,才有乾隆朝剧学者所得
戏剧·小品俗说曹琳一、小品说小品"一词,源自对佛经篇幅的匡定,发韧于公元四世纪。我国古代四大译经家之一的西秦高僧鸠摩罗什在翻译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的过程中,将较详的27卷
在京沪年轻一辈的学者中,北京师范大学的郭英德先生是很容易受瞩目的一位。这不独是因为京城有地利之便,更因为郭先生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著作和文章已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坚守话剧舞台努力开创未来———前线话剧团戏剧创作7年回顾蒋晓勤刘聪我团自1955年正式成立以来,始终执着于军事戏剧事业,坚守话剧舞台。在迄今为止的42年中,创作演出了大型剧目共60余个
柳琴戏长于表现生活,讲究形象、意趣的生活化和唱腔音乐的自由抒情化。所以柳琴戏的语言艺术具有通俗、形象、生动、风趣的特性。
中国戏曲艺术的全部丰富性、复杂性和当前戏曲改革的艰巨性,均与中国戏曲植根的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我们对戏曲现状的审视,对戏曲理论建设的考虑,都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这一
中国古代戏剧作品中能够体现出荒诞性"的为数并不多,但却对研究中国古代戏剧的全貌有独特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它与西方荒诞戏剧比较的角度对古代戏剧中的荒诞性"作初步的探索。
目的:探讨采用环氧化合物交联新型肺动脉血管替代物之一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JVC)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新鲜BJVC24根,随机分为环氧化合物处理组(PC组,n=8),戊二醛处理组(GA组。n=8)及新鲜对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一贯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新形象的塑造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探讨:(一)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基本特征;(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几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