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中游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w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小学体育课开展体育的优势
  1.1 简单易行,便于操作
  体育游戏对人的运动作用因人而异。在小学阶段,尤其的五、六年级的时候,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业繁重,为了减少学生的压力,体育游戏是非常好的选择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教学条件要求很低,占用场地小,在学校运用操场即可。第二,运动时间可长可短,对运动技术没有太多的要求,即使不会运动也没关系,直接练习一些简单的动作也可以,而且可以利用运动进行各种活动。单人、双人、多人练习等,还可以利用运动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
  1.2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体育游戏有很多种,比如有氧运动是上下肢协调配合的一种练习,经常参加运动活动,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骨骼生长,同时也可以消耗身体里多余的脂肪,乳酸在体内也不会产生很多,可以使学生远离肥胖,从而达到减肥增肌的效果。学生在运动后,身体不会感到太多的不舒服,就算不可以进行运动强度大练习的学生,也可以利用运动进行简单的练习。通过运动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弹跳和快速反应能力,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各个部位,达到身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2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生性格决定着学习质量效果,游戏是小学生们的最爱。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恰当地添加体育游戏内容,能够有效地调动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恰当地融入体育游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进行体育热身,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体育中。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也将得到有效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得到有效发展,从而使得小学生的体质得到有效增强。
  2.1 跳绳在准备部分中的应用
  一般来讲,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包括课堂常规和热身活动两个环节,在课堂常规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的拿绳技巧,提出教师的要求,不准边走路边甩绳,当听到教师的哨音“嘟嘟———”的声音时,学生在排好队的同时,跳绳已经折叠好拿在了手里。在热身的慢跑环节中,避免枯燥无味的热身跑,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将跳绳摆成各种形状,圆形、方形等,也可以将跳绳放在自己的点上,学生在慢跑时听教师发出的信号,围绕跳绳慢跑,直线跑或者绕跳绳s型跑,跑跨等各种趣味慢跑的小游戏(例:叫号喊停、抢跳绳游戏);在热身操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绳操热身。利用跳绳,将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慢慢加热,活动开,为接下来的主体部分的教学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2.2 游戏在准备活动环节的运用
  小学体育课堂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让小学生放松身体和热身。例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模仿类的游戏让学生开展准备活动。比如,教师让小学生踮起自己的脚尖模仿天鹅走路、模仿小兔子跳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起到非常好的热身效果。
  2.3 游戏在基础教学环节的运用
  基础教学环节主要是教会小学生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等,并通过体育训练的方式让小学生快速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身体。例如,在进行“原地拍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两种类型的游戏:一种为“人动球不动”;另一种为“球动人不动”。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游戏方式,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原地拍球的相关技巧,而且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课堂教学效果也很好。
  3 小学体育游戏的反思
  小学体育教师要想科学运用游戏来开展教学活动,就要做好游戏的组织和评价工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学生兴趣点等对游戏内容和规则予以改进,增强其趣味性,从而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功能。教师在开展游戏时必须保证公正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游戏的公正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裁判的判罚必须公平、公正,否则不但会影响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而且会破坏和谐、友好的游戏氛围,对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不利;二是在游戏分组时,教师要考虑每位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水平等,保证各个小组实力相当,这也是确保游戏公平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有平等参与游戏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调动所有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整体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做好游戏評价工作,在给予小学生适当的鼓励的同时,还要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引导参与游戏的小学生及时知悉自身的不足之处,帮助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4 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本身具有健身、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丰富多样的游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游戏科学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游戏的组织和评价工作,合理运用场地和器材,同时还要注意游戏应用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关注学生情绪,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全面保障其运用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2000—2017年亚洲开发银行编制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在测算分析2000年以来RCEP区域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产业链关联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构筑RCEP区域产业链及其提升全球治理战略地位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RCEP不是简单的贸易联盟,其内部已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关联;区域内最大“链主”已由日本转向了中国,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成为产业链关联效应最强的主导产业,RCEP区域产业链发展的驱动力较强;同时,RCEP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趋升,尤其是与欧美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的产业双向关联度高且趋
1 《临床血液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以临床为主,以广大的血液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生园地、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技术方法、经验教训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2撰稿要求如下。
当体育竞技赛场的世界冠军,遇上了技艺同样不容小觑的孩子们,他们的对垒会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在金鹰卡通的热门综艺《运动不一样 5》里,来自体操、羽毛球等领域的世界冠军们,就与孩子们开展精彩有趣的互动,致力于让小朋友爱上运动,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
期刊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进行啦啦操训练与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及掌握相关运动技能。更能够通过集体竞技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向上、开朗热情、自信坚强的宝贵品格。拥有健美的形体及健全的思想品德,成长为个性飞扬、信心十足的优秀人才。  1 在高中体育中啦啦操的重要意义  啦啦操是一种广泛受到高中生喜爱的体育项目,集竞技性和仪式感为一体,兼具健美操、舞蹈、音乐等元素于一体。在高
期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平台以“高校”、“体育教学”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中文文献,使用并集方式,检索到多篇文献可为本研究的基础框架、理论支撑等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前人扎实的研究基础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本研究的完成提供了很多的参考点。  1.2.2 访谈
期刊
随着如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当前大部分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的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及体育成绩,在某种程度下致使学生的身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高中的体育教学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分层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提出几点适合高中体育教学的运用策略。  高中的体育分层教学法是指在学生体育理
期刊
目的了解西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流行趋势,为制定西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西安市吸毒人群平均年龄为(42.05±10.25)岁,初中及以下学历占74.19%,近一半有配偶或固定性伴。整体知晓率和每道问题的知晓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达86.25%。新型毒品使用比例呈上升趋势,注射吸毒比例、共用注射器比例和最近一个月危险行为比例均呈下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体育考生,高校本科招生按综合分数划线,综合分数=专业成绩*750/100*70%+文化成绩*30%的目标,要想提高体育考生的综合分数,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提高体育专业成绩,二是提高文化课分数。对于一般的体育考生,文化课成绩是相对比较差的,并且每天的训练量是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让体育考生的身体过于疲劳。再加上每天的文化课学习,会让学生感到身心疲惫。怎样使体育考生学习成绩与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别的课堂上教师们通过各种方法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她们的兴趣。在我们的认识中,体育课一直都是学习累了的放松课,不仅没有严格的课程设计安排,教师也没有去想过在体育的教学中也要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在教育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尤其是初中的学生正处在身体成长发育的阶段,体育教师一定要关注这个时期学生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并且制定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课程,采用兴趣教学法。本文针对在兴趣
期刊
为了探讨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饲料钙、磷消化率的变化规律,试验选用年龄、胎次、膘情、体重相近及配种后经妊娠诊断确定怀孕的长大二元母猪24头,分别在妊娠第25,70,100天和分娩后第20天时收集试验猪的粪样和饲料样品,采用酸不溶灰分法测定钙、磷的消化率,比较不同阶段消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钙消化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妊娠第25天钙消化率为63.00%,妊娠第100天钙消化率为58.33%,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到泌乳期钙消化率继续下降,泌乳第20天钙消化率为54.14%,与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