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品牌建设浅析

来源 :世界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d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有力抓手.农垦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在推进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的改革中,充分发挥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等优势,不断强化品牌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开启中国农垦公共品牌建设以来,通过抱团发展,初步构建了农垦品牌矩阵,对塑造农垦形象、提高影响力产生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认真梳理近几年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结合当前形势,以“中国农垦品牌目录”为例,总结归纳农垦品牌建设特点、深入剖析问题,为农业企业推进品牌建设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国际市场是中国大米供给的重要来源,研究质量因素分离后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有利于寻求稳定的市场来源.本文基于嵌套Logit模型测度了2000—2019年中国进口大米的总体质量以及进口自14个主要来源国的大米质量,对比质量因素分离前后的需求价格弹性.研究发现:中国进口大米质量呈总体下降趋势,质量对大米进口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且弹性较大;忽视质量因素会导致价格弹性系数被低估;分离质量因素后的中国进口大米缺乏价格弹性;中国从老挝、缅甸、菲律宾、俄罗斯进口的大米富有价格弹性,但质量波动较大,从泰国和巴基斯坦进口的大米
2021 年9 月29 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应邀出席由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组织的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成果落实圆桌研讨会.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瑞士等 12 个国家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大使出席了研讨会.
期刊
有机农业于20世纪初萌芽于英美.研究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利于推动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本文回顾了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发现发达国家的有机农业制度和政策具有重视法规标准建设、大力政策扶持有机生产者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等特点.通过国内外比较分析,发现中外有机农业发展起点、历史阶段、市场秩序状况、有机认证制度和认证机构构成,以及激励措施导向均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将有机农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中推进,使有机农业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规范有机认证引
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和中国与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0—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家标准对中国七类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强制性特有标准、推荐性一致标准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总贸易额具有正面促进作用.推荐性标准有利于增加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推荐性一致标准的贸易效应大于推荐性特有标准.与农产品进口相比,国家标准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农产品的促进效应更大且更加显著.
中国始终对粮食安全给予高度重视,在粮食生产上取得了“十七连丰”的佳绩.增产固然重要,但减损仍不容忽视.当前,中国节粮减损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资源环境效应,能够缓解粮食刚性需求的不断扩大.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能够为本国及全球的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粮食损失更多发生于供应链的早期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三大主粮的产后损失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收获特征因素、生产特征因素、机械类因素、农户特征因素对粮食损失有着重要影响;粮食浪费发生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消费环节尤为突出,中国的粮食浪费数量约占全球粮食浪费总量的10%,消
2021 年意大利稻米收获季节来临.由于 2021年气候异常,暴雨、冰雹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交替出现,据预计,2021 年意大利稻米产量将下降 10%.rn尽管气候原因造成产量的下降,意大利仍被认为是欧洲第一大稻米生产国.2021 年意大利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达 22.68 万公顷,4000 个农场将收获150 万吨稻米,约占整个欧盟产量的 50%,并且水稻种植品种独特,是世界上最好的水稻种植品种之一.
期刊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总干事屈冬玉2021 年10 月31 日出席在罗马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时表示,决策者必须“兼顾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保护地球的重任”.rn在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召开前夕,屈总干事发出警告,“气候变化危及我们生产充足营养食物的能力,同时还将加剧贫困、加深不平等现象”.
期刊
通过梳理国内外政策、案例,总结了国际社会布局氢能的两个战略出发点,对比了日、美、欧氢能战略选择的异同,基于国际氢能战略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氢能战略要尽早确定出发点、不能盲目跟风的观点,并建议各地要从资源禀赋出发、不能对灰氢、蓝氢“一刀切”.
2021 年 9 月 18 日 (当地时间),G20 农业部长会议在佛罗伦萨闭幕,意大利农业、食品与林业政策部长巴图阿内里宣布:“我们此次通过了《佛罗伦萨粮食体系可持续性协定》,下一次的农业部长聚会将于一年后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现在我们已将球发到场内,如果在这期间没有很好地执行公约中所规定的内容,我们的星球将不堪重负,时不我待”.
期刊
本文从农民幸福感、金融安全感、身份认同感三个角度考察农户参与资金互助合作的影响机制和主观福利效应,并利用江苏省苏北经济薄弱地区连云港、盐城和徐州三地46家资金互助合作社、450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参与资金互助合作显著增进了经济薄弱地区农民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金融安全感,而对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当慎重看待合作的福利效应;加入控制变量后,家庭土地经营面积、借贷资金发放时间、户主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水平和农户家庭收入也对农户主观福利产生了不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