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如何看今日中国青年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美国《时代》周刊不久前推出了题为“中国的年轻人”的特别报道,内容涉及中国年轻人的爱国热情、娱乐生活、网上求职、网上征友、托福补习、出国留学等等,下面这篇文章是整个专题的开篇之作,原题为《LostGeneration》(迷失的一代)。作为著名的世界性媒体,《时代》的观点在美国极具代表性。从文中,读者不难看出作者对中国明显存在偏见,而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诸多描绘也显得片面,但它却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知道,美国、美国人以及美国的主流媒体,是怎样评价我们的(本刊有删节)。
  青春就是要创新、新观念挑战旧传统、憧憬未曾尝试过的事物。青春会醉心于变革,而不会震慑于改变。
  青春也是冲动、不可预料的:“明天会更好”的美丽承诺隐含的是要毁弃过去的威胁。青春会打破一切规范。
  青春多采多姿、桀骜不驯、趣味横生;时而耸人听闻,但几乎总是那么地叛逆不羁。青春是时尚、音乐、文学和流行文化的先驱,但是最先去扔石头、丢炸弹、冲向路障栅栏的,也是年轻人。
  一言以蔽之,青春就是活力——在幅员广大的中国,这些活力能够导引红卫兵的胡作非为、互联网络的创业热情、在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轰炸事件之后向北京美国大使馆扔油漆弹的群众,或是如今正站在同一栋建筑外面、殷切期盼能到哈佛或柏克莱进修的申请签证长龙。
  对中国而言,青春就是未来,有太多神秘、复杂、刺激的不确定。“世界是你们的。”毛泽东在1957年告诉一群中国学生。“你们年轻人充满了干劲与活力,正值花样年华,就像早上八九点的太阳一样。我们的希望都在你们身上。”如今毛泽东已经作古,新一代的中国青年正逐渐适应一种新革命——市场革命,这项革命为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带来财富、腐败、机会与混乱,每一种都一样多。
  在往后的1/4世纪里,中国将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是国际社会中日益富足、自信、开放、负责的一员,运用自己的力量成为稳定亚洲的磐石?还是自私、停滞、专制、排外的国家?中国当今年轻的一代将会是决定者。综观历史,很少有社会出现过像中国在20世纪最后1/4的时间所经历到的剧烈转变。全新的经济、社会景观已经建立起来——而且在那段时间,约有6.3亿中国人出生,大约是中国总人口的半数。他们随着生命的洪流呼啸而下,比扬子江的滔滔江流还快。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解放”后第一个必须真正长大的世代。在他们父母那一代有“铁饭碗”的制度,个人的工作单位都会提供职业与食宿的终身保障,因此,国民可以完全依赖政府,基本上和小孩子一样不必长大。现在可不行了。住宅、教育、医疗、就业与退休的责任已经毫不客气地转移到个人的肩上,年轻人必须习得父母从未学习到的基本谋生技能。
  伴随这种重大改变而来的,就是同样重大的丧失纯真,在自由市场体制下惊觉生计维艰。在今日的中国,什么才是幸福?年轻人缺乏可供效法的典范:父母只会叫他们尽量赚钱,而且越快越好。中国的精神层面很空虚;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宗教是相当遥远的概念,他们也找不到什么足以取代宗教的东西。中国当代的艺术与文学作品对于无所不包、随处可见的物质主义带有一丝绝望。
  去年8月,上海有意思的俱乐部全都被关闭,北京有好几家也连带遭殃。当局没有就行动提出官方解释,但是私下透露吸毒问题和年轻人的堕落已经太严重了。不过,正如西方的情形一样,中国年轻人的精力是无法长久受制的。关闭还不到一周,私人锐舞派对又在上海到处举行。不到一个月,上海茂名路的众家俱乐部又再度开门营业。今日中国年轻人前进的路线就是这么乱。他们了解什么是禁忌,可是却没有地图指示他们可以往哪里去,也没有座标可以导引他们的雄心。他们对未来的追寻始终不曾容易过,往后也不会轻松。不过,世人旁观起来却趣味盎然——而且事关重大。(摘自台湾《时代解读》,英文原文刊于美《时代》,作者为泰瑞·麦凯恩)
  《海外星云》(2001年04期)
其他文献
大家常常谈论英语,谈论英语全球化,可是我们对英语认识有多少?对英语全球化的认识有多少?以下是几个大家常有的误解:    误解一: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必能用英语交谈    不一定。英语跟中文一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言,而用不同方言的人并不一定能互相明白。例子:1998年,一部苏格兰英语电影《我叫阿姐》(My Name is Joe)在美国上映,虽然片中人全部讲英语,可是美国观众必须靠字幕才能“看”懂。 
期刊
2000年1月,英国报章开始大篇幅地揭露外科医生史密斯骇人听闻的手术——替健康的人切除正常的双脚。谁这么傻,傻到要切除自己的双脚?  不要以为那只是一件“罕见”的个案而已。请看以下的案例:一名79岁的老翁两年前特意到墨西哥做黑市断肢手术,后来死于坏疽;去年一名美国男子在家中用自制的断头台切去一只手臂,不准医生替他重新接上。互联网上有好几个介绍如何断肢的网页,自愿断肢网上讨论区的参与者数以千计。  
期刊
这个小镇的选民总共要回答洋洋洒洒20几个问题,要选总统、选参议员、选众议员、选市长、选市民代表……我亲眼见到一位40多岁的女士,花了30分钟还没投完票。  美国2000年的总统大选,我刚好在美国中西部的友人家小住。既然来自台湾,看多了台湾各种选举的举动,很好奇外国人选举究竟是怎么回事,从头到尾我就很关心选情,还央着朋友一定要去投票。  果然,实地了解后,真有大开眼界的感觉。    想投票?问题一堆
期刊
自然界中有些生物种类会组成巨大的群集,如大型企鹅中的帝企鹅,在短暂的夏天中会形成数万只以上的繁殖聚落来进行生殖与育幼。加入群集,对于动物个体来说,无论是生存与生殖,还是防范外敌,都有不少益处。  严寒极地的海象之所以成群,是因为在群集里彼此互相依偎,可帮助它们保温或是防寒;北美的大桦斑蝶每年春、秋分别进行两次大的集团迁移,春天时由南向北是为了繁殖,秋天时在北边诞生的子孙们则由北向南以便过冬。此外,
期刊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曾一度被法国军界视为骄傲,然而,这艘被寄予厚望的新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却实在不给法国人争气,在以往几次试航中,戴高乐号总是毛病不断:先是核动力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冷却剂泄漏,后来又发现飞行甲板太短,在去年11月9日夜间,这艘航母在大西洋上试航时还没上阵就不打自倒,竟然把一个螺旋桨丢在汪洋大海之中,最后靠仅存的一个推进器勉强回到军港土伦,彻底趴了窝。    都是螺旋桨作祟    比起前
期刊
整个网吧的服务器都接不上,这一次是彻底的掉线了。  和江在网上聊了3个小时,死过机,也掉过线,弄得我每次都手足无措。最后这次,好好的又与服务器断开了,我的眼泪差点就要出来。  还是连接不上,这时CALL机响了,江从遥远的另一座城市打过来的,我第一感觉是马上回机,但我又不想太早听到他的声音,于是出了网吧给他的呼台留言。  从电话亭出来,脑子里和眼里都是模糊一片,整个影像都是网上聊天时换来换去的语言,
期刊
编者按:大家偶尔会听到马拉多纳的消息,一些老球迷残留的美好回忆又浮上心头。马拉多纳是个倍受争议的人,他创造的奇迹和劣迹一样多。无可辩驳,马拉多纳是足球之神。我爱上足球的时候马拉多纳还是场上的好汉一名。尤其是马拉多纳1986世界杯阿根廷对英格兰的比赛录像带,都快让我给看烂了。近来由于马拉多纳在"世纪最佳球员"的评选活动颁奖仪式中拂袖而去,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瞧,马拉多纳现身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商场,"叫
期刊
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对于古巴人来说,曾经轰动国际的埃连事件已成为一年前的往事了。但比起4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埃连事件只具有某种象征性。    1.4万多古巴孩子来到美国    1959年,卡斯特罗上台之后,古巴人中间很快流传一个小道消息,说政府将要把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分开,把儿童直接安置在政府的教育营里。这个消息使得很多人惶惶不安。就在这时,美国驻哈瓦那的使馆宣布:美国取消儿童申请签证必须有父母同行
期刊
编者按:“狗仔队”虽存在已久,但真正恶名远扬却是在英国戴安娜王妃被“狗仔队”狂追而魂断巴黎之后,那时节,“狗仔队”可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晃3年多了,世界各地的“狗仔队”并无多少收敛的迹象,仍是无孔不入地跟着明星、名流的屁股打转,原因无他,市场需求使然也。下面,就让我们和“狗仔队”一起看看他们施展追踪明星本事的全过程。    在去年戛纳影展中赢得“最佳男主角”、“最佳艺术成就”两项大奖的香港
期刊
婚礼上的焦点从来就是千娇百媚的新娘,至于新郎嘛,好像有点沦为布景的味道。这实在不能怪新郎不够帅,而是新娘的礼服太美了。但是,新郎的礼服也开始新的革命了,不信,请看——    时尚领巾小背心    前几年,我们所见到的新郎大多穿着蝴蝶式领结,配一件同色系的腰甲,看上去神采奕奕,简洁有力。但时下,已经不流行领结配腰甲啦!最新时尚领带式领巾,可以维持设计师想要表现的褶皱层次,这样的领巾比领带来得正式,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