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课改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iau2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物新教材,使我们耳目一新!对于提高中学生物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中学生的科学素质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这两年来对它的接触,我体味颇深。由于是课改的第一批老师,我们都在学习和探索。通过这两年的新课程的教学,现将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1、第一年的课改教学中,在新旧教材的结合上显得比较迷茫。有些内容旧教材里有,新教材里没有,但是在新教材的课后题里出现了。比如,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虽然要求不一样了,但是学生自己看不懂,最后还是得给学生仔细讲解。再比如,在必修3中学到了植物生长素的应用:无子番茄的培育,在这就必须和无子西瓜进行比较,所以必须给学生讲植物的个体发育。所以我认为旧教材中一些学生需要的知识还是可以讲一些的。
  2、第一年的课改教学中,总觉得课时不够。每次我们生物老师坐在一起都会说,课讲不完,没时间复习。对于我们来说课时不够有几个原因,一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差,所以两课时的内容通常需要3课时来完成;二是,在讲授新教材的内容时加入了一些旧教材的知识;三是按照教参有些实验是应该和理论共同用一节课来完成的,可我们都是一节课理论,一节课实验。在第二年的教学中,我基本上不会给学生补充课外的知识或者旧教材的知识学习的全部都是教材上的知识内容。
  3、在整个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实施的力度不够。在整个必修模块中一共有10个探究实验,而选修1全部都是实验,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探究实验,大部分的探究实验我们都是纸上探究,课堂上探究,很少去实验室探究,一个原因是因为实验室设备太落后,大部分实验都无法进行;二是课时不够,有些探究实验要做很长的时间,如果进行的话教学进度就无法完成。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有解决。
  4、一些探究实验学习时间的季节与探究实验所要求的不一致。比如必修3中《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这些都需要气温比较高时才能开展的探究实验,但是在学习这几个探究实验时,天气已经转凉,植物已经枯萎,小动物应经活动很少了,而到最后一个探究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已经完全进入了冬天,更是无法进行。所以我认为可以适当的调换一些章节的顺序,比如必修3,可以先上第四、第五章然后再反过来上前三章,或者是先上必修3再上必修2。
  5、在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的四个理念中,有一个理念我一直做的不好——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生物的学习当中。在必修2中有一个模型建构《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我发现各班平时不学的那几个学生也很积极的参与进来;还有在讲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时,我给出了一些图片,比如说太空南瓜等,在这时,那些平时不学的学生也都抬起头来很有兴趣的看。因此,我认为学习生物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争取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6、今年6月份要进行学业结业水平考试,對于生物的考试范围是必修的三个模块,而且是文科理科生都要考,这个学期理科班的教学任务是选修1和选修3,而文科这个学期开始已经不学生物了,可是他们同样要面对结业考试。所以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文科班和理科班该如何复习?文科班可以考前1一个月排上理化生进行突击复习,理科班呢?他们还有选修1和选修3的学习任务呢。我打听过一些学校的做法,有的学校认为选修1全是实验不好开展,就直接学习一个选修3,然后开始结业考试的复习,也就是干脆放弃一个选修,反正高考时这两个选修模块只选做一道题;有些学校先上一个选修,然后开始复习,等到结业水平考试后再学另一个模块。我们学校选择的后者,因为高考时选做题的选择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不应该剥夺学生的选择权,而且选修1和选修3编排的很好,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物学知识,所以我认为两个选修都应该学习。其实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高二第一学期结束时,也就是必修3刚学完就应该进行结业考试,这样文科生不用再拿起生物课本,理科生也可以完整的上完两个选修。
  新教材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它更加注重了语言和知识结构的科学性;注重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了趣味性和灵活性;体现了实用性和时代性。使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这就体现了素质教育。为此就迫切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克服思维定势,积极改革教法,以提高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唯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如有什么不妥请大家指正。
其他文献
【摘 要】一篇文章要想抓住读者的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严谨合理的结构在作文中至关重要。或运用分明的线索,将颗颗闪亮的珍珠串起,串成一篇让人过目不忘的美文;或设置一条条起伏的波澜,让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或巧用题记,将文章的主旨一语引出,将读者的心牢牢抓住。作文的结构包括开头、结尾、中间段落的联系以及交代、照应等多方面的安排,是作者驾驭作文能力的具体体现。“文有序”,这个“序”,就是作文的结构
期刊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www.51lun-wen.cn  论文一、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
期刊
思想品德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又是教育改革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务必在教授课程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以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因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条件。  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会问。  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驱动力。李政道博士曾指出,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碰到一个同样的问题: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文之前,总是紧皱眉头,一副绞尽脑汁的样子,似乎写作文已成了某些学生的负担,并且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没有新意,甚至有雷同之处,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再结合自己当学生时的经验,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不善于挖掘素材。即使是命題作文,
期刊
现在的父母要想把让孩子上幼儿园,比以前的父母做起来更加的难,幼儿也是一样,以前,新学期幼儿入园时,大部分幼儿都不会哭闹,也愿意上幼儿园,,也有个别的幼儿在第一天的时候有点不情愿,经过老师哄哄就好了,可现在的幼儿就没有那么好哄了,可以说几乎有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要哭闹,只是哭的轻和重的问题。哭闹比较重的孩子简直不可思议,从进幼儿园就开始哭,能一直哭到下午离园,见到父母会哭的更加厉害,不管老师怎么样做都
期刊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世界语言的语系、语种众多,在我国也有几个语系,几个语种,其中汉语是汉、藏语系中的最主要的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语是汉语,在中国广大的国土上,华夏民族的语言东、西、南、北大有差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语言不同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我们的进步与发展。为此,国家决定在各少数民族中,特别是教育界从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着眼中职生现状以及学生培养目标,以强化班主任内功修炼为抓手,从加强班级建设,有效提升班干部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打造优秀班级。  【关键词】学生现状 内功修炼 优秀班级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以教人者教已”,即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他人。 近几年,我州各县市初中毕业生中一些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进入了普通高中,而文化素质相对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