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区域梯次升级及演进路径分析——基于区域产业集聚水平变动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来源 :产业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制造业产业在区域间的集聚与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与演进路径。本文通过对EG指数测算方法及含义的详细介绍,利用其测算分析中国1998-2014年制造业四位数行业在城市间集聚水平差异,并分析其在刘易斯转折点前后,对不同地区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产业集聚及其对生产率影响角度,梳理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间制造业产业发展状况及演进脉络,并据此探讨了产业有序转移、梯次升级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举措。具体体现在:中国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东部地区,当前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向内陆转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东部地区生产率的提高;依托政策与资源禀赋,中部地区存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条件,但当前存在资本过剩与配置效率低等问题,需有效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内部技术水平的有效升级;西部地区仍未具有明确的优势产业布局,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规模;东北地区尽管集聚水平有所提升,但仍未有效发挥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西部和东北地区需要依托政策及自身工业基础,进一步寻找适合其区域特点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整体生成,是“五育并举”政策推动下的理论提升。对学生层面育人价值、学科层面教学价值以及社会层面发展价值的追求,构建起了“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体系。促进“五育融合”的价值在教学中实现,需要从目标、内容、主体、环境四个方面推动由观念到行为的整体转变。它具体包括从国家、地方、学校三方着力,树立起正确的五育融通式教学基本理念;把握五育融通式课程结构体系的价值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加强政策的针对性。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未富先老、快速老龄化和巨大的老年人口绝对规模。人口快速老龄化可能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冲击,使社会负担骤然增加,并对储蓄、消费等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结构性影响。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加强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各项政策的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战略系统。
均衡分析方法是电力市场运行效率分析及机制设计论证的有力工具,而如何计及差价合同和市场主体风险偏好的影响,以及高效求解多时段均衡模型,已成为使电力市场均衡分析方法实用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差价合同的确定、考虑风险偏好的电力市场均衡建模、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求解等方面,提出了考虑风险管理的电力市场多时段均衡分析方法。在模型框架方面,分别针对市场化差价合同和政府授权差价合同,提出了基于市场均衡结果合
厘清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和驱动力,对促进当地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借助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协调状况,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两者协调度的驱动力。实证发现:近十年来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在地理空间具有"两头高、中部低"的特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实际,创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文章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马村为研究对象,围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究下一步发展的新路径。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在现实的角度来讲,我国个别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使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模式的效果,已经成为企业关心的热点话题。文章在开始阶段对大数据进行了介绍,之后对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综合实际需求的情况下提出了创新方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