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美育与德育的关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实践、创造、反思、合作、交流等能力。让学生能够由被动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的净化思想、美化心灵的转化,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感知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审美; 激发热情; 尊重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65-001
  
  高尚的审美教育应引起美术教师的关注、思索和实践,让学生能够由被动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的净化思想、美化心灵的转化,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感知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我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渗透教育。
  一、欣赏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蓝天白云、长河落日,有一望无际的原野、汹涌澎湃的潮汐,这些在其他学科或许只是一个映像,是通过文字让学生了解到的抽象画面,而在美术教学的欣赏课上,我们则可以更直观地进行了解,通过这些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一是由欣赏到联想,如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欣赏这幅画时,我引发学生联想,由名山大川到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再想到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无数先烈的英勇牺牲,解放革命的伟大胜利,想到祖国的美好前程和自己担负的责任,所有这些都是在欣赏这幅画的过程中获得的。二是中外对比,如欣赏古希腊的《米洛斯的阿芙蕾蒂的》时,我让他们再看看文明古老的中国土地上发掘出的唐代雕塑《立女佣》,学生会渐渐认识到我国的艺术作品有它深刻的内涵,它是和我国悠久的古代文明分不开的。三是品味画外之音。如欣赏园林艺术时,先展示我国现有的园林图片,再进一步展示出另一幅景象,圆明园的一片废墟,敦煌石窟被盗的凄凉,于是学生便自然地體会出了这画外之音,侵略者残踏,百姓民不聊生,启发学生思索着、领悟着,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奋发图强才能圆强国之梦。
  二、设计课:让学生认识中学生特有的朴素美
  在如今的中学生中,有好多追星族,他们色彩古怪的头发,丁丁当当的首饰配件,浮躁、华丽的服饰,甚至有不男不女的装扮。这时如果强制地要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一些设计类的美术课上,这种教育便可因势利导。例如讲到“装饰色彩”或“服饰设计”时,我们会讲到色彩知识,在了解色彩理论后着重指出一款美的服饰,除了要有相应的造型和谐的色彩搭配外,还必须和环境、性别、年龄、气质相协调,再引导中学生应当追求什么样的气质,那些他们崇拜的明星们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得出结论,我们中学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以汲取知识为主而不需太多装饰的特有的朴素美。而某些明星们矜持、扮靓、矫揉造作是为了引人青睐。
  三、素描课:让学生懂得相互尊重
  有一次上课,我刚进教室,就听见一个调皮的男生对着他的同桌大声地喊:“熊猫。”脸上满是一种有意识的让老师和同学都听见的得意,原来那位同桌的左眼上有一黑色胎记。我假装什么也没有听见说:“我们今天学习人物素描,这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下头像的五官比例,下面请一位同学站到讲台前,给大家做一下模特。”学生们在互相推让,我请出那位正在得意的男生,他好像明白了什么,红着脸,我便给大家演示了头像的三庭、五眼等比例关系,并乘势阐明这只是大概尺度,并没有人完全符合这种比例关系,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所以同学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怀,这不仅对同学,对父母、对朋友、对一切事物,都应该如此。这位调皮的同学红着脸回到了座位,并在下课后向同桌道了歉。
  四、构成课:让学生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平面构成课上,我尝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学生学完了几种构成形式后,我这样打比方,我们每一个学生相当于是构成中的一单独元素,一个单独元素的美感是不突出的,如果我们全班几十名同学,有几十个元素加在一起就是一幅美妙的构成,这种构成有多种形式变化,可以是重复构成,我们身着一致的校服,整齐一致,无论在教室或操场上都是一幅美妙的重复构成画面;还可以是近似构成,每个同学都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外形上的,有气质上的,但整个集体都是由一种有朝气的元素组合,既统一,又各有变化。还可以是特异构成,当某一个同学取得特别成绩时,他成为一种特异元素,但也是因为有众多的一般重复元素衬托而已,出现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学效果,离开了集体,他的特异性也显示不出来。既要发挥个性,又必须服从于集体,如果说学生是一株小苗,集体则是培育他成才的沃土,通过以上种种比喻,学生不但加深了平面构成中知识的理解,更懂得热爱班级、学校以及社会大家庭的道理。
  五、创作课:张扬个性,磨练意志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爱护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态个性,无论他们将来从事美术专业,还是做其他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尽量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大胆创作,有助于个性和良好的思想心理发展。夸张的造型、鲜明的个性、无拘无束地想象,这些都是鼓励学生在创作上采用的表现手段,它使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内心思想的机会和媒介,同时给每个学生的作品以充分的肯定,也会增强学生成功的喜悦感,这也是培养他们树立健康的品德和良好个性的有效方法。
  通过上面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美术教学中美育和德育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的单科作用结束了,新课程要多面手,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不断地渗透德育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既茁壮成长,又能为别人遮风挡雨的大树,为新时代绘就一幅美丽的画卷。最后,我引用法国哲学家狄德罗的一句话结束本文:“真、善、美是一种十分接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上加上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
其他文献
办公室是公安机关的中枢和综合部门,是局领导的参谋部。办公室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作风都提出了特定的要求。首先,政治素质是办公室人员素质结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能性;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施方法。关键词:语文课堂;生命教育;课堂生成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086-001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是的,教育的“育”应该用生命影响生命。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了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
杨炳占同志现任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公安处处长。他到任三年来,整个驻马店地区公安系统的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三年前,正是这位新处长代表公安处党委在大会上推出了“建一流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