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群体与橄榄型收入格局的结构演化r——基于推动共同富裕的研究背景

来源 :统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橄榄型”收入格局扩展到高维空间,从收入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双变量Plackett copula的三变量Vine copula函数拟合多维联合收入分布,测度中等收入群体的界限、规模、空间形状,并从支柱性、支撑性和抑制性角度出发,探讨高维立体“橄榄核”理想格局的收入维度,给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界定标准为中位数67%~200%区间,城镇为中位数60%~225%区间,农村更倾向于中位数50%~150%区间;城镇和农村居民对中等收入群体上限和下限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分布趋近于“枣核”的空间形状,其中,工资性收入属于支柱性维度,转移性收入是支撑性维度,而资本性收入是“橄榄核”理想格局的抑制性维度.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对于现在的学生融入社会和社会的大环境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适应大环境来说都是一个趋势,但是对于重复劳动的工作岗位,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会
小学英语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又具有其自身的性格和能力特点,因此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课
文章结合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实际情况,在文中分析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性,以及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
从贸易增加值视角出发,构建了国家(地区)间与产业间出口相似度网络,在此基础上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2000—2014年各国(地区)及各产业经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