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分析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83-0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近年来发生在手术切口部位的内异症患者也增多。现将我院近6年来诊治的6例手术切口内异症的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内异症6例,其中腹壁切口内异症5例,会阴切口内异症1例。年龄22~31岁,平均27岁。发病时间:11~126月,平均46個月。病灶大小为:1.5~4.5cm,腹壁和会阴内异症均为单发病灶。
  1.2 病史:6例均有手术史,其中5例曾行剖宫产术,1例行会阴侧切术。
  1.3 临床症状:6例均有程度不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切口处肿块的胀痛,疼痛均能忍受,不需止痛治疗,经期稍增大,经后缩小,且肿块逐渐增大,活动度差,与周围边界不清。
  1.4 治疗:6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切除。术中所见:5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筋膜原手术切口周围,1例累及腹膜;1例会阴切口病灶位于侧切口周围,未累及肛门括约肌及直肠壁。手术切除范围:用锐性分离法切除病灶,切缘至肿块处1~2cm,需尽可能切除干净。术后病检显示: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1.5 术后用药:1例术后服达那唑6个月,2例服米非司酮3个月,1例服孕三烯酮3个月,2例术后未给予口服药治疗。随访1~4年,6例均未复发。
  2 讨论
  2.1 手术切口内异症发生的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尚不明,医源性手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说明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本组6例患者均有妇产科手术史,表明妇产科手术与切口内异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2 手术切口内异症的诊断:本组资料显示,手术切口内异症的典型临床表现:(1)有经腹和阴道手术史;(2)手术切口处肿块;(3)肿块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胀痛,且经期稍增大,经后可缩小,活动度差,与周围边界不清;(4)B超提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肿块。一般根据上述症状 和体征即可做出诊断。
  2.3 手术切口内异症的治疗:手术是腹壁内异症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1]。故切口内异症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而且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为宜。手术力争一次切除干净,因为病灶会逐渐增大会增加手术的范围和难度,病灶难于切除干净,影响预后。若手术病灶切净,术后可不给辅助药物治疗。
  2.4 手术切口内异症的预防:子宫内膜种植与内异症的发生有关,在实施妇产科手术时,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步骤,防止经血倒流,避免手术操作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种植。
  参考文献
  [1] 赵学英,郎景和,冷金花,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2):99
其他文献
笔者自1990~1997年,用自拟效应消疣汤治疗扁平疣22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摘要】通过这次调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人的健康状态,发现有多数人员存在亚健康状态,也就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简称“第三状态”(健康状态为第一状态,疾病状态为第二状态,亚健康状态为第三状态)。主要症状有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精神萎靡、全身酸痛等。处于亚健康的人群无明显病理改变,但却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不仅掌握正确的回收清洗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79-01    2009年8月下旬,乌鲁木齐市区发生无辜群众被意外针刺伤害事件以来,我院共接收初复诊受针刺或疑似受针刺伤害人员共计1876例,均为地方群众。针刺事件已对受刺本人和家庭、社会造成恐慌,80%以上受伤人员普遍表现出不同程度恐慌、焦虑、愤怒、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我们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收到了良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降纤酶10单位静滴,连用三天。评估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有显著性差异(p180mmHg,舒张压>110mmHg。  1.2
期刊
笔者自1986年~1997年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对内镜确诊的4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笔者近年来运用篇中“侯氏黑散”治疗风湿病4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为了更好地了解烧伤病人的一般情况,探索中医对烧伤病的认识规律,我们对1996年6~9月份收住的47例烧伤病人进行了观察,现分析如下 .
期刊
一般资料rn本组9例中男5例,女4例, 年龄40岁以下者2例,40~50岁者4例, 51岁以上者3例;病程6 个月~10年.均有胃脘部胀满疼痛、食欲减退、嗳气等症状, 并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符合慢性
笔者自1994年至1997年采用自拟方治疗痄腮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