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探赜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飞速发展,要求教育管理服务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内容也相对丰富,以仁爱和责任为理念,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将教育、职能、管理相统一,构建专业的队伍,采用高效快捷便利的方式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从当前我国学生工作的困境出发,从精细化服务、个性化培养、信息化运营和监控三个方面,揭示主体间性视域下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高等学校 主体间性 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一来,我国高等教育深刻变革,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而与此同时,这一变革也深刻地影响了高等教育体制以及整体结构,对于学生工作而言,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考验。
  在国外,高等教育学生工作一般更多采用“学生事务”“学生服务”的概念。目前较为主流的是美国高等教育协会提出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以及英国提出的“把学生置于体系中心”的高教改革方案。不难发现,目前国际主流的高等教育理念都非常重视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性,是主体教育理论,而主体间性更是对主体性的一种深化和发展。在教育的视域下,主体间性教育强调学生与教师,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互关系,注重内在思维向外在实践的迁移,同时注重外在活动向内在心灵的升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其内涵、理念、职责也发生着巨大的变迁。尤其是在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及最近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工作的研究可以说是浩若烟海,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学者的探讨主要集中在:①学生工作的困境。郑苍钧、郭增琦曾指出在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关系上易出现服务定位的误区,且存在学生管理路径依赖的制约、学生工作者角色定位冲突等困境。②学生事务工作的比较研究。于冠华、黄燕对比了中英、中美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异同,并指出国外学生事务在管理法制化、服务人性化、学生自治化等方面的优势和可参考性。③学生工作体系的构建。李文峰提出构建“124”学生工作体系,即“1个阵地”“2支队伍”“4大和谐”,并系统论述了“124”学生工作体系的构建在高校教育实现全面辐射和全员育人中的优越性,提出从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评价标准、配套制度等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④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学者采用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重新定位,并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强调“互识”与“共识”。
  一、当前我国学生工作的困境
  1.注重服务社会而忽视学生发展需要。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学生工作也应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同时也应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最终的实现形式是以人才为基本的,因此,在高校如果学生工作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只注重社会发展而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那么会使得教育管理成为一种被动式的行为模式,影响学生工作的效果。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需要,那么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和创新意识,最终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因此学校学生工作必须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
  2.注重群体需要而忽视个性发展需要。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生工作力求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制约学生。制度的设立本身无可厚非,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但过度以制度去制约,强调一个声音,追求一种色彩,而忽略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自我选择的自由和选择上的客观差异性,忽视社会发展需要对人才多样性、多层次性的差异性需求,很难达到高等教育学生工作以及教育管理的真正目标。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构建
  1.精细化服务。国内高等教育迅速扩招,以及实现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但大学生在校人数飞速增长与教育资源的不匹配、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构建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首要就是要提高高校的精细化服务。精细化服务就是要尊重和研究学生,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为前提,真实反映学生诉求,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搭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自2014年起实施“分级引导计划”,具体是指在常年、适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上,从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学生学习动力。新生年级开展以“适应性教育”为核心的“赢在起跑线”教育管理,注重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二三年级以“发展型培育”为重点的“决胜关键点”教育管理模式,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四年级学生以“分类化指导”为原则的“备战新起点”教育管理模式,注重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2.个性化培养。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构建起来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要注重人治、法治相结合,刚性、柔性相辅相成。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需要考虑学生个性和要求的基础上,对其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并充分发挥学生在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的培养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他们多样性的发展。与此同时,要充分依靠学生,让学生从他律变自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才是教育最终的目的。而教育者以及高校更多的扮演了陪伴、服务以及适时引导的角色。
  3.信息化运营和监控。随着当前信息化席卷全球,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新的困难和挑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新时代学生工作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核心是要设立“五位一体”的信息化运营和监控模式。首先,个体信息数字化,应将学生的个体信息以及学生工作的内容和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整理、共享、运用。其次,办事流程网络化,学生工作效率的提升,需要以学生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的提高,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学生事务流程和教育引导方式,实现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用。再次,教育管理品牌化,通过设立思政专题特色网站、公众号提供网络咨询、网络问答等事务,增加与学生的信息沟通与反馈,用网络拉进师生距离,用网络融合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最后,网络化监控,建立有效的引导监控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学生上网情况进行反馈和监控。信息化运用模式,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高效地提供了大量有效实用的信息咨询,实现了学生工作双主体间的共同作用,这也是主体间性的体现和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郑苍钧.内涵发展视角下学生工作的困境与超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5):74.
  [2]于冠华,张建宝.地方高校专业使命教育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0):77.
  [3]李文峰.“124”高校学生工作体系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2):89.
  [4]赵新,赵平.面向人才培养构建多层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05):44.
  [5]郭增琦.高校学生工作服务模式解读: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以管理与服务的比较为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48.
  [6]姚进忠,邓玮.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取向——基于嵌入性整合的分析[J].集美大學学报,2012,(03):107.
  本文系201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SJBFDY366);2017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基于人才培养强基工程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SZ201702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出现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发病隐袭,病情发展急骤,甚至出现脑疝才被发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将我科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间9例开颅手术后继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
总结了坨七断块综合应用饱和度测井资料、吸水剖面资料、水井注示踪剂资料,发掘剩余油潜力富集带、分析注水流线方向,指导油井措施挖潜、注采调整和堵水调剖工作所取得的明显
1牙髓干细胞的鉴别Gronthos和他的同事在2000年首先从人体牙髓中分离出干细胞,并称之为DPSCs(DPSCs)。DPSCs具有向成牙本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嵴细胞分化的潜能。另一种与DPSCs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才必经的过程。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原则,力求培养出全面型、发展型的人才,任何科目的教学都应该以此为前提。在素质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是教会学生表达想法,阐述观点的重要科目。毫无疑问,小学作文能力成为综合素质最直观的表现。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离新课改的理念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主体的迷失,也就是学生个体在进行写作时的主体迷失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迷失
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是一类广谱酶,能够水解除了单环β-内酰胺以外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给临床的抗菌治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发现与分类
青海省尖扎县黄河大桥为钢筋混凝土箱肋单波双曲拱桥,根据桥梁结构特点,采用水压爆破与微差松动爆破相结合的拆除方法,介绍了爆破方案、爆破参数、装药结构和起爆网路等,为以后类
<正> 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历千年而续相沿用,以至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这与它其中蕴含着的丰富可贵的方法论有很大关系,可以说中医学理论充满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广和深化,社会开始越来越关注教育的变化和发展,特殊教育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与此同时也暴露出特殊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此,主要针对聋儿美术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如何在聋儿教育中更好地实施美术创新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者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美术创新教育 特殊教育 聋儿能力发展 影响  一、聋儿美术
目的总结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5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及预后随访。结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于11月5日至7日在天津召开,主题为“发展生物医药新兴产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