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体静脉分流术后肝移植18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mi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手段.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疾病演进过程中常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顽固性腹水,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作为一种血管介入性肝内门体分流术,可直接迅速地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效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减少腹水,降低等待肝移植期间的病死率,且对移植手术无明显影响[1].现对我中心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TIPS对肝移植手术及疗效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瘘及其并发症的检测价值.方法 对18例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瘘术后4~6周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动脉侧吻合口和移植人工血管动脉端内径、峰值流速和血流量,同时对上肢出现不适症状患者进行超声检测.结果 术后4~6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吻合口和移植人工血管血流充盈良好,动脉侧吻合口内径、峰值流速和血流量分别为(3.61±0.68)mm、(298.56±93.
经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纤维胆道镜取石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已被人们所认识。
期刊
乳糜尿是晚期班氏丝虫病的常见并发症,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4]。
期刊
股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高能量损伤,为粉碎骨折,涉及关节面和关节附属结构,软组织挫伤严重,移位明显,复位困难,易发生再移位和关节粘连,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治疗上较为棘手.我们自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分别以钢板(L形),动力髁系统,逆行交锁髓内钉等常用内固定方法对股骨远端C型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
目前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许多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惟一有效手段,但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和慢性失功仍然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
期刊
患者男性,68岁.因"排便次数增多伴便血半年"于2006年11月3日收住院.查体:距肛门5 cm直肠后壁扪及质硬溃疡型肿块,占肠1/2周,活动度差。
期刊
目的 对腓骨近端成骨肉瘤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进行评估.方法 1997年10月至2005年7月,12例腓骨近端成骨肉瘤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16岁(9~23岁).Enneking外科分期IIB期11例,III期1例.术前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后,除1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1例均给予术前成骨肉瘤标准化大剂量化疗2个疗程后,手术切除肿瘤.按Malawer分型,I型切除8例,II型
通常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实验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做模型,通过对神经功能评定评价实验方法、效果.既往多采用神经肌电测定和组织形态观测等间接法,但结果与感觉、运动功能恢复不完全一致;轴突多少、髓鞘化程度与轴突是否与原有终器连接并无直接关联;轴突增多未必就是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标志[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