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审题初探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作文审题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作文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生审题存在对题目要求把握不清,难以通过审题明确写作范围;要提高小学生作文审题能力需明确写作内容,弄清作文体裁,抓住作文题眼,确定写作范围。
  【关键词】小学作文;审题
  审题是作文写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审题就是审清题目的内容要求、写作要求,领会该题目的思想意义。详细的审题可以帮助小学生明确题目要求,领会出题者的意旨,避免“跑偏”题目。
  我执教了小学毕业会考写作及讲评典型课例《成长中的故事》,在多次备课评课磨课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审题的重要性。
  《成长中的故事》这个题目,最重要的是理解什么是成长?这是解题的第一步。成长是指长高长大,也指心灵的成长。在习作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什么是心灵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包括学会技能,学会知识,懂得道理等等。在教学中,我插入课前采访“什么是成长?”快速的引导学生直入问题,紧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成长。同学们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说了很多:“学会洗衣做饭是成长,学会骑自行车是成长,课堂中学会知识,懂得道理是成长,与同学争吵中明白道理是成长……”很快同学们就对成长有了自己的理解。再次看习作题目“成长中的故事”,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我趁热打铁,马上叫同学们把自己成长中印象最深刻、最想写的一件事写在习作卡上。
  看到“成长”我的眼前就浮现出那件事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学会了) 。
  习作卡准确的确定了孩子们本次习作的内容,避免孩子们偏题跑题。
  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审题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题目要求把握不清
  在习作教与学的过程中,忽略题目中所蕴含的关键词,进而导致对题目把握不清,在写作中出现偏题的现象。
  在第一次备课中,我聚焦的是“成长中的故事”中的“故事”一词,我认为只要是生活中的事情皆可以变成本次习作的题材,却忽略了必须要是能促进成长的事。所以学生写出的文章中各种事情都有,例如,有个学生写第一次住校摸黑抢水刷牙,文章写得很生动、场景描写很精彩,整篇文章都没有看到成长的痕迹。我想本次习作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二)难以通过审题明确写作范围
  当前,一些学生难以通过有效的审题明确作文写作范围,对题目缺乏有效的思考与分析,没有充分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
  在本次磨课中观察学生的习作,有部分学生没有写自己成长中的故事,写了别人的故事。这就是审题不清导致的后果。
  二、提高小学生作文审题能力的相关途经分析
  (一)明确写作内容,弄清作文体裁
  在小学阶段,记叙文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文体,同时也是小学毕业考试经常考核的作文类型,记叙文主要分为状物、写人、写景和写事。《成长中的故事》是一篇写事的文章,在学生的例文中,我发现有以人物命名的,如写通过爷爷挖地种花生明白爷爷的辛苦,就以《爷爷的背影》为题,看题目是写人的文章,偏离本次习作。一名学生写妈妈深夜陪自己看病,让自己懂得爱,标题是《妈妈的眼睛》。我想这些学生他们大都是对题目没有审清楚。
  当学生对文章体裁进行明确后,要进一步明确是状物、写人、写景和写事。只有明确相关内容后,才能突出表现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二)抓住作文题眼,确定写作范围
  明确作文写作范围,抓住作文题眼与明确写作对象、申请作文体裁同样关键,因此,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題目中的关键词,并且对其进行认真分析,进而明确作文写作范围。在《成长中的故事》教学中,抓住题眼“成长”,让学生去吃透成长的含义,寻找自己成长中的故事,写出好文章。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结构以及关键词,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科学分析与思考,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审题思路,明确不同题目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题目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如波.浅谈如何优化小学作文教学[J].学苑教育,2016(12):80-80.
  [2]刘淑丽.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探讨和实践[J].文教资料,2016(2):48-49.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新课程小学作文导写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要想保证教学有效性,则需要一线教师采取合理措施予以逐步提高,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实情与大量实践表明,“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而这一方法的运用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而定,才能够实现其引导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助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基于此,文章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对如何应用“以学定教”去提高教学有效性展开探讨。 
期刊
【摘 要】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文明礼貌、道德品质都对孩子的未来有着重要意义,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对于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十分关键。班主任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工作影响着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如果班主任能够注重教学管理艺术,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将促进民族的素质与国家的文明。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  一、以身作则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身正为师,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具体到高中语文学科,阅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将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个性化阅读的价值分析,探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養;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一、个性化阅读的价值分析  符合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宗旨。新的
期刊
【摘 要】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施教方的两个主体,因此协调好双方的关系、梳理好双方的作用对提高技师学院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好的作用。本文着重基于分析二者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的角色和协作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协作的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任课教师;技師学院;班级管理  技师学院学生入学门槛低,学生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的班
期刊
新世纪,新时代呼唤新人才。新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靠创新教育。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教育观念的创新主要是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在我们的教育中,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才能算是“好学生”?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显然,培养“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核心素质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接着探讨了培养策略,以便更好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核心素养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此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新的育人目标要求,“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小学语
期刊
【摘 要】音乐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探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有助于教师发现班级里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但是,近年来,部分音乐教师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课堂教学时常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缺乏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因传统教学模式中经常使用的就是“满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增长给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学生上课积极性较低、相关教师缺乏较强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教学能力。高中生这一阶段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起到减轻压力、培养情操的重要作用。所以,相关教师应重视精心设计音乐教学活动,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使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强,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进入新形势的情况下,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对于提升我国的经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语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素质提升的关键层面,对于新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新课标的出台逐渐加强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力度,实现传统文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新型课堂”,并强调“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种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营造出充满活力,学习高效的课堂,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是语文教学的前沿课题。而微课的诞生与运用,正好适应这一教学转型。微课内容的单一性,恰好能将文本的重点、难点、疑点分解开来处理,达到一节微课激发一个兴奋点,破释一个疑难点,点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