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ao2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过于重视,从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更有情感与素质方面的要求。这就无形中要求我们学校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感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和审美能力,完善他们的人格,语文教学无疑成为情感教育的最佳基地。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渗入
  一、让情感教育走进课堂导入中
  情感性导入语起到的正是“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调动学生的情感”的作用。讲授文学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时,教师的导入语不妨选用情感性导入语。走进教室后,不要马上讲话,先调整面部表情,使之与表达内容的感情相协调,未曾开口先有情。然后情以物遣,辞以情发。如在《长恨歌》一文的教学时,走上讲台,先扫视整个教室,表情凝重,然后语速缓慢、语调低沉地说:“‘一篇长恨别有情’,白居易如是说。可见一首“长恨歌”倾注了诗人太多的情感,不仅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美好愿望。也许,唯其绵绵‘长恨’的亘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才是真正的永恒。”寥寥几句导入语使整个课堂沉浸在对白居易的无比崇敬与对《长恨歌》的无限想象之中,学生、教师与作者的感情很快产生了共鸣。
  情感性导入语,要求讲课者“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设计情感性导入语的关键在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让情感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如鲁迅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字熔铸了鲁迅先生正直、忧愤的思想情感,因此,对本文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揣摩作品思想感情的内涵、来由和线索去发现作者的独特情怀、抱负和气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作者的悲愤之情”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情感渗透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从课文上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发现。这样,学生的学习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在情感上与作品、作者产生共鸣,既净化了他们的性情,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还获得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让情感教育渗入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中
  情感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的传授与引导中,更应该贯穿于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之中,只有将情感教育融入学生所有的学习情境之中,才能真正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情感教育。
  如杜甫《登高》这篇诗歌,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课堂练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里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字是“悲”,那么,这里的悲,除了秋之悲,还有多少让他觉得可悲的事情呢?此时,学生开始发散思维,结合诗文及作者生平,用自己的情感体悟去感受杜甫当时的情感状态。这样的问题设置,既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答案定会不一而足。最后,教师引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对此联的分析作结:“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最后评点学生的答案。
  而课后作业的布置,更应该突出情感教育。如果不重视情感教育的引导与巩固,学生获得的情感教育的效果势必事倍功半。尤其是现在很多学生阅历尚浅,平时较少关注生活,对世间的一切全靠感性的激情去理解与表达,这样观点易于片面,甚至偏激。所以,教师布置恰当的情感性作业,不但能使他们的感情得以内省,情感也必会随之强化,使他们体验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树立正确而积极的人生观。
  让情感教育悄悄走进语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与作者的情感世界之中,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并内化成自己的情感体悟。这样无形之中不但提升了他们的思想情操,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更完善了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教学是对我国足球人才体系的一种补充。为了推动校园足球在中小学的开展,本文解析了在中小学进行足球教学的价值,阐述了参加足球运动时应该保持“快乐足球”的理念,进而对如何提高中小学足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中小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来推进校园足球的开展,提升中小学的足球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足球;教学;足球教学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
期刊
摘 要:《认知隐喻与翻译实用教程》(叶子南著,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首次以教科书的形式将认知隐喻翻译观引入翻译教学,也是专著与教材嫁接的一个成功案例。本文分别从教材和专著的特点对该书加以评价,并指出了该书中的一些亮点。  关键词:专著;教材;认知隐喻;翻译实践;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认知隐喻与翻译实用教程》(以下简称“《实用教程》”)是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
期刊
摘 要:旅游文本翻译在旅游产业的对外发展和文化传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翻译伦理视角探讨旅游翻译,有助于规范翻译市场,提高翻译质量,塑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最终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本文根据安德鲁·切斯特曼翻译伦理的五大模式,以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区为例,分析翻译伦理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  关键词:翻译伦理;旅游文本;武夷山风景区  一、翻译伦理简述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事实
期刊
摘 要: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在精神的呵护和生命的尊重方面却显得有些滞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代教育虽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呼唤人的全面发展,但教育的功利性色彩仍是超过了对人的创造力和人的自我实现的关注。现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多的应是对学生的生命世界、精神世界及成长可能性的真正关心。我们的教育、课程太多关注其科学性以至于成为应试教育的手段,反之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远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以来,基础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凸显出了性别弱化的问题。对此,本文在分析性别偏好的原因及解决之道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育;性别偏好;性别弱化  一、性别偏好: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模式  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模式偏好的是男性,注重对男性的教育,这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基础教育深受传统的儒学观念影响。《周易·系辞》:“天尊地
期刊
摘 要:激发高校成果转化潜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重点课题之一,也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知识产权意识单薄、专利量增质减、转化率低等问题。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应统筹优化创新资源,多渠道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建设。  关键词:高校转型;知识产权;专利  为引导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
期刊
摘 要:辅导员队伍作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永远都工作在第一线,引导学院的学生发展方向,推动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近几年独立学院飞速发展,拥有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和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对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作用;独立学院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学院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曲建武认为,思想政治课实现价值
期刊
摘 要: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让孩子们喜爱阅读,坚持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让他们从阅读中汲取成长的养分,让阅读伴随一生。具体教学中,可从构建阅读环境、搭建展示平台、规范读书时间、给予自由选择、加强阅读指导和细化亲子阅读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好儿童阅读的引路人。  关键词:阅读环境;阅读习惯;阅读指导;阅读兴趣  一、构建阅读环境,为儿童阅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所改变,着眼点或是教学手段,或是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或是教学内容本身。这些改变,让语文教学跌宕起伏,富于悬念,让语文知识富于张力,化腐朽为神奇。  关键词:初中;语文;转化;运用  一、转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主体性  教学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手段,艺术讲究美学效果,或整体划一,结构整饬,或引人入胜,但这一艺术气息的流露,很大程度上基于有效、不泛泛而谈、不一成
期刊
摘 要:为研究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状况和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武汉市农民工的各项满意度进行了测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与配偶见面次数、受教育程度、打工年限等不是影响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而养育子女的多少、家庭收入的多少、城市社会制度、工资拖欠问题等对城市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武汉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