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视角下的中国幼儿文学发展探寻

来源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329060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观不仅是意识形态中对儿童的看法,更能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行为.它预设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幼儿文学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创作把这些预设变为现实.文章基于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对幼儿文学展开探讨,并深入阐述了过去中国幼儿文学的发展与儿童观变革的同构性,以期明晰幼儿文学的价值取向和未来走向,更好适应现代幼儿.
其他文献
基于美国引导游戏理论和欧美新兴的游戏本位学习理论,深度思考教师在放手游戏中的“为”与“不为”、“如何为之”这一现实问题.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为”与“不为”在本质上都是教师的专业决策,游戏背后的教师专业决策包括信念、知识、判断、支持、反思五个构成要素,以及基于充分、细致观察的价值判断,基于丰富、系统知识的专业支持和基于反思、调整的学习发展的闭环过程.为保障幼儿教师专业决策能力的提升,可通过明确多重角色、丰富四类知识、遵循两条路向等路径获得发展.
3-6岁儿童人格品质的发展对于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尝试以微型戏剧游戏为载体,通过确立人格特质培育目标,创编有人格陶冶意义的戏剧故事,遵循重视情境导入、引导感受音乐、互动创编故事、组织戏剧表演和反思提升的五步骤活动流程,以及营造故事情境、优化游戏环节、树立典型榜样、巧设两难情境、发挥正向激励、践行人格行为六类实施策略来帮助幼儿发展积极人格特质.研究表明,微型戏剧游戏作为开展人格培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对促进幼儿自护、勇敢、交往、关怀、诚信、合作等积极人格特质的养成具有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