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深入调研,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幼儿师范类女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搭建网络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加强引导,营造平等互动的网络交流环境;推进共享,增强网络思政教育效果。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女大学生 网络思政教育 工作方法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创新意识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如果仍因循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难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我校是幼儿师范类专科学校,在校生以女大学生为主,因此,课题组围绕新媒体环境下推进幼儿师范类女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主题,在2014年一年的研究时段内,做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深入调研,通过全方位了解女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搭建网络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
课题组针对幼儿师范专业女大学生先后设计了《幼儿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入党要求》、《幼儿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网络行为习惯》、《幼儿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业余生活爱好》《幼儿师范院校女大学生职业取向》等多份调查问卷,每次随机抽取450-50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以调查数据为参数,运用统计分析法,全方位分析女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网络行为习惯,获得了如下较具建设性的结论:
其一,从择业倾向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看,幼儿师范类女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均较为明确,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将幼教事业当作了自己的职业目标;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具备了较正确的是非观念,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她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乐于变革;但她们也有许多困惑,诸如就业、考证、身高、肥胖等,有些困惑甚至是羞于启齿的,比如来月经、贫困等,这也折射出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普遍彷徨、不安定的心态。
其二,从入党志愿方面看,只有少数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入党愿望,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有入党愿望,却因为不会写入党申请书、害怕心愿被忽视等原因,并没有将愿望付诸行动。
其三,从网络行为习惯方面看,学生们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大多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网瘾较大,上网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是少数,有相当多的人习惯用手机上网,主要方式是用手机挂微博、挂QQ、挂微信等,QQ交流是女大学生们最喜爱的交流方式,她们们热衷在QQ群和QQ空间里面展现自我,发表个人的看法,表达情感诉求;女大学生更乐于跟老师在网上交流,QQ交流是使用频率最高,最受她们欢迎的师生交流方式。
基于以上三方面调研结论,课题组及时确定学校网络思政工作四项举措:一是全方位搭建便于师生日常思想交流的校园网平台;二是依托校园网平台,及时搭建党的基本知识网络普及界面,重点普及“入党申请书”写作要领;三是,在校园网内开辟女性心理疏导、青春期健康教育专区;四是开办专题辅导班,在全校教师尤其各班辅导员中进行网络交流方法普及,使每位教师在认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还能熟练掌握微信、QQ、微博、贴吧等网络互动交流方式。
二、加强引导,营造平等互动的网络交流环境,并实时跟踪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更新思政教育切入点。
课题组协助学工处在校园网上设立了师生交流贴吧,并由课题组老师轮流兼任网络辅导员,实时答疑解惑。之前,学生们习惯在校园网贴吧上发泄对学校、班级或者老师的不满,贴吧里充斥着各色吐槽、漫骂或脏话。自从安排了网络辅导员,通过课题组老师的耐心教育、引导,学生们在发泄不良情绪后,还能及时端正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例如,有一段时间,贴吧里“燃烧”着对校食堂卫生状况不满的“硝烟战火”,导火索是有学生在食堂的饭菜里面吃到了虫子。课题组老师不仅疏导学生们静下心来,以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而且及时公布了食堂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号召同学们通过校团委、学生会,有组织地与相关人员交流沟通,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在课题组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网络吐槽也得以迅速平息。课题组老师乘胜追击,又以此次热点事件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们开展关于相信党团组织,依靠组织力量解决问题的讨论,帮助孩子们建立对党团组织的信赖,进一步营造团结、信任的网络正能量。
课题组还协助每个班都建立了班级QQ群,由班委会和辅导员老师共同担任群主,并依托各班的QQ群,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利用QQ群文件共享功能,及时上传党建和时事政治学习材料,比如6月中旬,各班的QQ群及时上传了最新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各班的QQ群又及时上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学习文件。
二是利用班级QQ群,就女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或者相关热点事件,在各班组织大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
例如,引导学生分别从怎样正确认识女性就业难,怎样克服女性生理周期性烦躁易怒对幼儿教师职业影响,怎样成为一名有魅力的职业女性等女大学生普遍困惑的焦点话题入手开展讨论,帮助同学们,排除焦虑,理清思想困惑,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及时跟进媒体报道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组织各班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引导女大学生们以母性之心热爱孩子,热爱幼教事业,并逐步把职业热情升华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行动。
课题组还鼓励各班辅导老师以开放的心态将自己的微信号码和QQ号码直接上传到班级QQ群上,跟学生们互加好友,尝试QQ或微信私聊。女大学生们特别看中跟老师的网络私聊,觉得网络私聊更能体现老师对自己的信赖和尊重,也更为平等和私密,因而在网络私聊中,学生们往往表现得更为轻松、坦诚,由此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更接地气,效果更加显著。
三、推进共享,建立校团委微博,利用微博的关注、互粉功能,通过转发“共青团中央”等主流微博,增强网络思政教育效果。
课题组协助校团委建立了官方微博,并号召全校同学积极关注该微博,该微博现已有粉丝329人。 课题组还指导校团委,利用团委官方微博关注了 “共青团中央”、“青春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团委”、“青春南京”、“志愿者徐本禹”、“学习粉丝团”等面向年轻人,弘扬青春正能量的主流微博,并通过微博的首页提醒功能,及时了解这些主流微博传递的社会热点事件,并实时转发。比如,12月10日,团委微博转发了“青春湖北”微博,“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博文,引导学生再次重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月9日,转发了“共青团中央”微博,“今天,纪念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博文,引导学生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12月5日,转发了“共青团中央”微博“北大、清华推荐年轻人不能错过的20本书”的博文,引导学生们热爱阅读。等等类似的关注和转发,基本能做到每日一条。
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实验,课题组发现通过转发微博,还能达到用最简短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目的。比如从9月初到11月下旬,“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每天早晨以“早安.青春”的博文连续发布“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校团委微博实时追踪,也做了连续转发,同时,引导学生们开展大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们明确新时期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师德师风教育。
通过转发相关微博,还能达到呼应社会热点,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的目的。比如12 月5日,校微博转发了“武汉理工大学团委”微博“12.5国际志愿者日”的博文,号召学生们争当社会志愿,奉献爱心,无悔青春,并由此开展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担任义务交通协助员活动,义务捐献闲置衣物、学习用品。
除了转发主流微博,传递正能量,课题组还协助校团委自己撰写博文,以不超过140字,短小精悍的文体,以“早安幼师”、“晚安幼师”等活泼亲切的形式,在嘘寒问暖的氛围中,向学生们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由于升专不久,学校在女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领域,还是一名新兵,课题组在短短一年的研究时间里,只是做了初步的摸索和积累,虽然效果正在慢慢显现,但还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湖北省高等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课题研究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幼儿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课题组
(作者单位: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女大学生 网络思政教育 工作方法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创新意识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如果仍因循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难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我校是幼儿师范类专科学校,在校生以女大学生为主,因此,课题组围绕新媒体环境下推进幼儿师范类女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主题,在2014年一年的研究时段内,做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深入调研,通过全方位了解女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搭建网络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
课题组针对幼儿师范专业女大学生先后设计了《幼儿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入党要求》、《幼儿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网络行为习惯》、《幼儿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业余生活爱好》《幼儿师范院校女大学生职业取向》等多份调查问卷,每次随机抽取450-50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以调查数据为参数,运用统计分析法,全方位分析女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网络行为习惯,获得了如下较具建设性的结论:
其一,从择业倾向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看,幼儿师范类女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均较为明确,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将幼教事业当作了自己的职业目标;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具备了较正确的是非观念,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她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乐于变革;但她们也有许多困惑,诸如就业、考证、身高、肥胖等,有些困惑甚至是羞于启齿的,比如来月经、贫困等,这也折射出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普遍彷徨、不安定的心态。
其二,从入党志愿方面看,只有少数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入党愿望,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有入党愿望,却因为不会写入党申请书、害怕心愿被忽视等原因,并没有将愿望付诸行动。
其三,从网络行为习惯方面看,学生们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大多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网瘾较大,上网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是少数,有相当多的人习惯用手机上网,主要方式是用手机挂微博、挂QQ、挂微信等,QQ交流是女大学生们最喜爱的交流方式,她们们热衷在QQ群和QQ空间里面展现自我,发表个人的看法,表达情感诉求;女大学生更乐于跟老师在网上交流,QQ交流是使用频率最高,最受她们欢迎的师生交流方式。
基于以上三方面调研结论,课题组及时确定学校网络思政工作四项举措:一是全方位搭建便于师生日常思想交流的校园网平台;二是依托校园网平台,及时搭建党的基本知识网络普及界面,重点普及“入党申请书”写作要领;三是,在校园网内开辟女性心理疏导、青春期健康教育专区;四是开办专题辅导班,在全校教师尤其各班辅导员中进行网络交流方法普及,使每位教师在认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还能熟练掌握微信、QQ、微博、贴吧等网络互动交流方式。
二、加强引导,营造平等互动的网络交流环境,并实时跟踪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更新思政教育切入点。
课题组协助学工处在校园网上设立了师生交流贴吧,并由课题组老师轮流兼任网络辅导员,实时答疑解惑。之前,学生们习惯在校园网贴吧上发泄对学校、班级或者老师的不满,贴吧里充斥着各色吐槽、漫骂或脏话。自从安排了网络辅导员,通过课题组老师的耐心教育、引导,学生们在发泄不良情绪后,还能及时端正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例如,有一段时间,贴吧里“燃烧”着对校食堂卫生状况不满的“硝烟战火”,导火索是有学生在食堂的饭菜里面吃到了虫子。课题组老师不仅疏导学生们静下心来,以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而且及时公布了食堂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号召同学们通过校团委、学生会,有组织地与相关人员交流沟通,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在课题组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网络吐槽也得以迅速平息。课题组老师乘胜追击,又以此次热点事件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们开展关于相信党团组织,依靠组织力量解决问题的讨论,帮助孩子们建立对党团组织的信赖,进一步营造团结、信任的网络正能量。
课题组还协助每个班都建立了班级QQ群,由班委会和辅导员老师共同担任群主,并依托各班的QQ群,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利用QQ群文件共享功能,及时上传党建和时事政治学习材料,比如6月中旬,各班的QQ群及时上传了最新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各班的QQ群又及时上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学习文件。
二是利用班级QQ群,就女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或者相关热点事件,在各班组织大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
例如,引导学生分别从怎样正确认识女性就业难,怎样克服女性生理周期性烦躁易怒对幼儿教师职业影响,怎样成为一名有魅力的职业女性等女大学生普遍困惑的焦点话题入手开展讨论,帮助同学们,排除焦虑,理清思想困惑,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及时跟进媒体报道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组织各班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引导女大学生们以母性之心热爱孩子,热爱幼教事业,并逐步把职业热情升华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行动。
课题组还鼓励各班辅导老师以开放的心态将自己的微信号码和QQ号码直接上传到班级QQ群上,跟学生们互加好友,尝试QQ或微信私聊。女大学生们特别看中跟老师的网络私聊,觉得网络私聊更能体现老师对自己的信赖和尊重,也更为平等和私密,因而在网络私聊中,学生们往往表现得更为轻松、坦诚,由此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更接地气,效果更加显著。
三、推进共享,建立校团委微博,利用微博的关注、互粉功能,通过转发“共青团中央”等主流微博,增强网络思政教育效果。
课题组协助校团委建立了官方微博,并号召全校同学积极关注该微博,该微博现已有粉丝329人。 课题组还指导校团委,利用团委官方微博关注了 “共青团中央”、“青春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团委”、“青春南京”、“志愿者徐本禹”、“学习粉丝团”等面向年轻人,弘扬青春正能量的主流微博,并通过微博的首页提醒功能,及时了解这些主流微博传递的社会热点事件,并实时转发。比如,12月10日,团委微博转发了“青春湖北”微博,“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博文,引导学生再次重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月9日,转发了“共青团中央”微博,“今天,纪念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博文,引导学生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12月5日,转发了“共青团中央”微博“北大、清华推荐年轻人不能错过的20本书”的博文,引导学生们热爱阅读。等等类似的关注和转发,基本能做到每日一条。
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实验,课题组发现通过转发微博,还能达到用最简短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目的。比如从9月初到11月下旬,“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每天早晨以“早安.青春”的博文连续发布“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校团委微博实时追踪,也做了连续转发,同时,引导学生们开展大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们明确新时期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师德师风教育。
通过转发相关微博,还能达到呼应社会热点,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的目的。比如12 月5日,校微博转发了“武汉理工大学团委”微博“12.5国际志愿者日”的博文,号召学生们争当社会志愿,奉献爱心,无悔青春,并由此开展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担任义务交通协助员活动,义务捐献闲置衣物、学习用品。
除了转发主流微博,传递正能量,课题组还协助校团委自己撰写博文,以不超过140字,短小精悍的文体,以“早安幼师”、“晚安幼师”等活泼亲切的形式,在嘘寒问暖的氛围中,向学生们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由于升专不久,学校在女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领域,还是一名新兵,课题组在短短一年的研究时间里,只是做了初步的摸索和积累,虽然效果正在慢慢显现,但还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湖北省高等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课题研究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幼儿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课题组
(作者单位: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