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What—type还是先说Why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9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信息顺序效应理论和ELM模型,提出在新產品沟通策略中的两种方式:先说“what-type” 还是先说“why”。不同的消费者类型、不同的新产品类型以及不同的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家类型都会影响到不同方式沟通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劝说效果。企业在选择先说“What-type”还是先说“Why”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才能取得最好的收益。从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些内容的理论基础并找出两种方式中这些因素的影响效应,提出合理假设,构建理论模型。
  关键词:“what-type”策略;“why”策略;新产品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94-03
  引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市场竞争力则主要体现在其产品领先性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上。一个产品无论如何畅销,总有一天也会退出市场,被更好的产品取代,想要始终保持产品的领先性,就需要企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要求不断创新生产新产品或是改造旧产品。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收入的提高,他们的需求变化也在不断改变和提高,想要更好地满足他们不断提高和变化的需求,企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所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创新的最直观体现则在于企业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领先的新产品。
  而对于企业来说,有了新产品并不意味着就有了收益,要想将新产品的开发获得真正收益,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就是如何将新产品推出市场,被市场接纳。现有研究表明,有效的营销沟通策略与新产品的成功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合理有效的新产品沟通策略对于新产品的成功推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研究企业新产品的沟通策略对企业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系统。在营销实践中,新产品沟通策略中往往包含各种符合信息,为了更好推出新产品,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时我们将这些信息汇总简化为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这个产品是什么类型即“What-type”,一个是为什么要用这个产品“Why”。这就使得我们在新产品的沟通策略上面临信息顺序的选择,先说“What-type”还是先说“Why”,哪种方式会产生更强的劝说效果进而更大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个问题入手,尝试探析不同的顺序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并提出研究假设和相关理论模型,以期为进一步的量化分析提供帮助。
  一、理论框架
  (一)新产品沟通策略
  哥伦比亚大学的Simon Sinek认为消费者之所以购买一种新产品,是因为受相同理念和价值观影响即“Why”,所以应从“Why”先开始沟通;而Russo运用结构性首因效应分析信息内容对于消费者决策的影响,认为先说信息内容即“What”会影响信息接受者更多。本文借鉴这些理论,根据信息呈现的顺序提出两种沟通策略方法,一种是先说“What-type”再说“Why”,即先说新产品的具体创新属性,其次才是这些属性可以满足消费者何种潜在需求或者价值追求;另一种是先说“Why” 再说“What-type”,即在进行新产品沟通时先说产品的创新理念来满足消费者某种潜在需求或者价值追求,其次才是产品的具体产品属性。这两种沟通策略的区别在于和“Why”两种信息内容呈现的顺序不一样。作为企业,我们在进行新产品沟通策略的选择时到底要先说什么呢?结合相关理论,本文认为不同的消费者类型、不同的新产品类型以及不同的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家类型都会影响到不同方式沟通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劝说效果。企业在选择先说“What-type”还是先说“Why”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才能取得最好的收益。本文将从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些内容的理论基础并找出两种方式中这些因素的影响效应,提出合理假设,构建理论模型。
  (二)相关理论基础
  1.信息顺序理论
  信息顺序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一系列信息刺激时,所处的情境对于刺激的影响起决定作用,也即决策者并不是孤立地去感知和记忆某个事件,而是根据他们过去的经验和事件发生的情境去理解和解释新信息。刺激呈现的顺序影响人们判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都属于顺序效应。该理论认为,如果信息比较复杂,将会出现近因效应,而当信息比较简单时,有可能出现首因效应。当把相同信息放在不同的呈现位置时,在最开始的位置为发生首因效应,最后出现近因效应。研究发现,当消费者作出消费选择时,总是考虑第一个产品信息或第二个产品信息。Haugtvedt和Wegener的研究表明,当产品信息以不同位置出现时,人们会作出一个产品由于另一个的决定,也就出现了顺序效应。所以我们认为不同的信息呈现顺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行为。
  2.精细加工模型
  精细加工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认为,消费者在处理信息时既可能是深思熟虑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ELM模型认为,消费者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处理信息:中心路径和外围路径(Petty和Cacioppo,1995)。在通过中心路径处理信息时,消费者通过深思熟虑的学习来改变已有的态度并形成新的态度;在通过外围路径处理信息时,消费者只是基于一些简单的线索来作出判断。另外,ELM模型强调,消费者处理时间和相关信息的能力和动机的高低即消费者介入度对消费者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起着重要的影响。根据介入度的高低,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或形成过程可以分为“深处理过程”和“浅处理过程”。因此,我们认为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他们处理时间和相关信息的动机和能力不同也即对产品介入度不同,基于ELM模型,他们对于信息顺序效应的反应也不同,也将影响最终购买决策的形成。   二、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
  (一)研究假設
  1.消费者介入度的调节作用
  基于ELM模型,在新产品沟通策略选择中,当消费者面对新产品时,介入度高的消费者也即处理时间和相关信息的动机和能力强的消费者会通过中心路径“深处理”信息,精细加工程度高,也就是会对产品的各种产品信息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对比以作出较为理性的评价,他们会被产品属性信息劝说,更具循序顺序理论可以使整体信息劝说更强,因此先说“What-type”方式效果更好;反之,先说“Why”效果更好。以此,本文假设:
  H1:消费者介入度高时,先说“What-type”比先说“Why”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劝说效果影响显著。
  H2:消费者介入度低时,先说“Why”比先说“What-type”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劝说效果影响显著。
  2.新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
  我们将新产品氛围两大类,一类是以原有产品为基础的换代、改进、再定位或是成本减少等产品,我们称为改进型新产品;一类是以创造的全新产品为基础的,我们称为创新型新产品。对于改进型产品来说,由于其实建立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的,消费者对于原有的产品已经有了一定的熟悉度,这些产品通过改进升级等处理手段后重新推出,消费者对于它已经存在有一定的类别判断,业已经有了一些此产品相关信息的储备,这时企业采用先说“What-type”来强调重新推出后其在功能特性上的改进和新增更能吸引消费者,对消费者起到更好的劝说效果。而对于创新型产品,产品完全是全新的,消费者缺少对其的了解和体验,需要大量搜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才能了解其具体性能属性,这时,先说“Why”的沟通策略效果可能更好。以此,本文假设:
  H3:针对改进型产品,先说“What-type”比先说“Why”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劝说效果影响显著。
  H4:针对创新型产品,先说“Why”比先说“What-type”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劝说效果影响显著。
  3.企业知名度的调节作用
  现在的市场上,企业和品牌众多,消费者在面临选择时,为了节约时间,获得更高的价值,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知名度高的企业和品牌,因此,消费者对于知名企业或是品牌推出的新产品接受度也比一般的企业要高,对于他们推出的新产品往往十分信任,较少去认真分析其相关信息,凭借企业和品牌的高知名度相信其宣传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知名度越高,消费者对其认同也就越高,对其产品的接受度越高,采用“外围路径”思考模式越多,企业在新产品沟通时先说“Why”效果更好。企业知名度低,消费者往往采用“中心路径”大量搜集信息,详细了解其产品信息,企业在新产品沟通时先说“What-type”效果更好。以此,本文假设:
  H5:知名度高的企业,先说“Why”比先说“What-type”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劝说效果影响显著。
  H6:知名度低的企业,先说“What-type”比先说“Why”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劝说效果影响显著。
  4.企业家类型的调节作用
  作为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主动参与到新产品推广过程中的沟通中。他们的专业形象和个性类型都对消费者的信息处理过程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产品的超级代言人,消费者不免会将企业家的形象和个性特点与他们产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我们将消费者对企业家的形象定位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者认为更重视开发新品类,更具创新意识和挑战意识的企业家,我们称为开拓型;一类是更加沉稳,更重视产品不断优化完善,占据业界领先地位的企业家,我们称为稳健性。我们认为,对于开拓型企业家的产品,先说“Why”来与消费者进行新产品的沟通效果更好;对于稳健型的企业家,先说“What-type”效果更好。以此,本文假设:
  H7:对于开拓型企业家的产品,先说(下转197页)(上接95页)“Why”比先说“What-type”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劝说效果影响显著。
  H8:对于稳健型企业家的产品,先说“What-type”比先说“Why”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劝说效果影响显著。
  (二)理论模型
  综上所述,根据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本文最后提出针对先说“What-type” 和先说“Why”两种新产品沟通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劝说效果的理论模型如下:
  参考文献:
  [1] 黄静,曾一帆,唐洋.新产品发布沟通策略what-type和why-type的运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6).
  [2] RUSSO J E,MEDVEC V H,MELOY M G.The distortion of information during decisions [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6,66(1).
  [3] HOGARTH R M,EINHORN H J.Order effects in belief updating:the belief-adjustment model [J].Cognitive Psychology,1992,24(1).
  [责任编辑 陈丽敏]
其他文献
摘 要:行政主体理论形成之时是为便宜行政诉讼被告的确立而借用的,但随着实践的发展,行政主体理论反而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确立的羁绊。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确立了规章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并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对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所定性为“规章授权的组织”,赋予其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最终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赢得了法院与行政机关的角力,获得了实质意义上的胜利。规章授权的组织作为行政主体之一将深化或扭转人们对行政
期刊
摘 要:考核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不仅要看学校自身的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科研团队研发能力、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看这所学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而判定这一切的最好依据,就是看这所学校获得的横向项目课题经费数额大小。随着华侨大学泉州和厦门两校区建设逐步完善,经过近6年的常态化教学与科研运作,学校科研实力取得长足进步,纵横两面的经费总额不断增长。在国家提倡科技服务经济建设的时代,
期刊
摘 要:基于创业教育中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素质培养角度,多角度对比了中美两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异同。结果表明,在创业教育的“组织支持”、“质量控制”、“延展活动”方面,中美两国高校差距不明显,但是,在创业教育的“学生素质”、“教育师资”方面,中国高校距离美国高校还有显著差距。  关键词:美国创业教育;中国创业教育;学生创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
期刊
摘 要: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等。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43-03  在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个共性
期刊
摘 要:深刻的文化意蕴是国产优秀动画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因此,从浓郁的慈悲观、对贪欲的批判、色空不二等三个方面剖析国产动画电影所蕴涵的佛教文化意蕴,并从中获得启示,为解读动画电影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寻求更多更好的动画电影题材提供一种参考。  关键词:动画电影;佛教;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76-03 一部优秀的动画
期刊
本试验以不同类型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成株期遮光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具体如下:
  1.辣椒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下降,18℃下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14℃下的相对发芽率可作为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18℃可作为筛选耐低温品种的压力条件;早熟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强,中晚熟品种耐受性较弱;线椒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强,甜椒品种最弱。
  2.经低温弱光处理15d后苏椒5号和兴蔬215的株高
摘 要:结合高职院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的特点,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会展景区支部为例,阐述了其创先争优活动实施的现状,提出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的一些创新思路,比如加强分类指导、创新争创载体,希望能对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实施创新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争创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警察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新时期警察院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对党组织的认识程度,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了解,以及影响学生入党动机的外在因素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思考了大学生入党动机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探讨了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途径与方法,指出只有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这必将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船海事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对于远洋船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通过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远洋船员调查问卷的分析,探究了当代远洋船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远洋船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远洋船员;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D64
期刊
摘 要:首先讨论了数学建模的实用性。然后分析数学建模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融合、在数学实验教学中的融合、在竞赛中的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融合,并通过这些融合,让数学“用”起来。最后研究了数学建模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合的挑战。  关键词:数学建模;独立学院;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63-02  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