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中国500强企业就业,无疑是技校生理想的求职目标。张润秋就是其中的一名幸运儿,而在他顺利迈入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并成长为公司优秀技术工人代表的背后,是他在学校的勤奋努力和在企业的钻研创新。
还在学校的时候,张润秋自己就意识到了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刚上技校时,他了解到要学好铸造专业,需要特别细心。而那时的他却是一个性情急躁、做事大意的人。怎么才能更好地适应专业的要求呢?“我当时就想到了练字,听人说练字可以修身养性,加上我的字写得不好,正好一举两得。”于是,在接下来三年的技校学习中,张润秋坚持练习硬笔书法,每天半个小时,寒暑不误。在笔墨间,细心、认真与沉稳已经不知不觉融入了张润秋的性格与工作中。
在攻克技术难题中快速成长
大多数人在初入职场时都会遭遇挑战,张润秋也不例外。公司的数控机床种类很多,操作系统也不尽相同。如何“驯服”这些庞大复杂的操作系统,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张润秋来说,是艰辛的磨练,也是最迅速、最直接的成长过程。
一次,张润秋接到了要在西门子系统机床内传输一个大型程序的任务。这个任务不仅手工输入工作量巨大,而且出错的几率很高。为了保证加工顺利进行,张润秋决定通过机床的RS232数据接口完成程序在机床和计算机之间的传输。那时,公司法那科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与机床连接的方式完成程序的传输,西门子、东芝系统也具备这样的功能,但还没有人会操作。
张润秋决定攻克这一难题。面对机床老旧、系统为英文版本、一些技术资料已经丢失的棘手情况,张润秋知道已经没有通过查找直接资料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了。“我只好一边翻译机床系统的各个界面及相关软按键功能提示,一边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好在终于摸索出了程序传输的方法,彻底攻克了该系统的这一技术难题。”
趁热打铁。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张润秋参考法那科系统的操作方法,又逐步攻克了西门子、东芝系统的程序传输和在线加工等难题,为公司的生产提供了很大助益。
在勤奋练习中打造精品
2010年,张润秋参加公司举办的技术比武。当时,企业的数控机床比之前学校的数控机床先进,张润秋觉得自己实操时间短、经验少,决定加大练习强度。但工厂的加工任务很饱满,只在凌晨两点到七点不排班的时间机器才得空闲。于是,他就在凌晨两点夜班收工后去练习。“第一天晚上,我刚开始练习时,就被夜班保安制止了,他们不认识刚到企业并且从来没上过夜班的我,最后他们把刀具室值夜班的师傅叫过来确认了,才允许我继续练习。”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力。正是凭着这样的勤奋劲儿,张润秋在这次技术比武中取得了加工中心组第三名的好成绩,虽然他只有不到半年的企业实际操作经验,而进入前五名的其他四位师傅都有超过十年的数控加工经验。
经过这次比赛,张润秋更堅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信念。同时,他也渐渐学会了理性、全面地考虑问题,懂得了与同事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他认为,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是在技术岗位上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些,一要始终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二要勤奋好学,持之以恒;三要认真、细心。
在学习中成为复合型人才
张润秋总说:“老话讲的好,艺多不压身。”不论是在技校学习,还是在实习期间,对自己所接触到的每一项技术都要认真学习,千万不要因为和自己的专业没关系就放弃。他之前学习的铸造专业知识在现在的工作中,还有用的上的时候。“有一次企业承揽外协加工任务,要求我们从毛坯开始提供,对方只送来了木制的包括芯盒在内的一大堆模具,由于运输的关系,部件都散落了。别的师傅包括技术人员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利用在铸造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只用几分钟就把零部件组装到了一起,快速解决了难题。所以说,任何职业技能都有可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让你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谈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张润秋谦虚地说,这都得益于企业为技术工人搭建的发展平台。在经纬股份榆次分公司,技术工人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每一项技术都有师傅言传身教;同时,企业还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各种机会,让员工在发挥自身才能的同时,不断发掘出自己的潜力。
金蓝领名片
张润秋,经纬股份榆次分公司精大件厂职工,技师,2010年公司职工技能大赛数控加工中心组第三名、2010年经纬青年岗位能手、2011年公司技术拔尖人才、2012年公司拜师学技“金牌”师傅、2012年公司十佳职业道德标兵、2013年公司优秀党员标兵。
还在学校的时候,张润秋自己就意识到了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刚上技校时,他了解到要学好铸造专业,需要特别细心。而那时的他却是一个性情急躁、做事大意的人。怎么才能更好地适应专业的要求呢?“我当时就想到了练字,听人说练字可以修身养性,加上我的字写得不好,正好一举两得。”于是,在接下来三年的技校学习中,张润秋坚持练习硬笔书法,每天半个小时,寒暑不误。在笔墨间,细心、认真与沉稳已经不知不觉融入了张润秋的性格与工作中。
在攻克技术难题中快速成长
大多数人在初入职场时都会遭遇挑战,张润秋也不例外。公司的数控机床种类很多,操作系统也不尽相同。如何“驯服”这些庞大复杂的操作系统,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张润秋来说,是艰辛的磨练,也是最迅速、最直接的成长过程。
一次,张润秋接到了要在西门子系统机床内传输一个大型程序的任务。这个任务不仅手工输入工作量巨大,而且出错的几率很高。为了保证加工顺利进行,张润秋决定通过机床的RS232数据接口完成程序在机床和计算机之间的传输。那时,公司法那科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与机床连接的方式完成程序的传输,西门子、东芝系统也具备这样的功能,但还没有人会操作。
张润秋决定攻克这一难题。面对机床老旧、系统为英文版本、一些技术资料已经丢失的棘手情况,张润秋知道已经没有通过查找直接资料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了。“我只好一边翻译机床系统的各个界面及相关软按键功能提示,一边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好在终于摸索出了程序传输的方法,彻底攻克了该系统的这一技术难题。”
趁热打铁。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张润秋参考法那科系统的操作方法,又逐步攻克了西门子、东芝系统的程序传输和在线加工等难题,为公司的生产提供了很大助益。
在勤奋练习中打造精品
2010年,张润秋参加公司举办的技术比武。当时,企业的数控机床比之前学校的数控机床先进,张润秋觉得自己实操时间短、经验少,决定加大练习强度。但工厂的加工任务很饱满,只在凌晨两点到七点不排班的时间机器才得空闲。于是,他就在凌晨两点夜班收工后去练习。“第一天晚上,我刚开始练习时,就被夜班保安制止了,他们不认识刚到企业并且从来没上过夜班的我,最后他们把刀具室值夜班的师傅叫过来确认了,才允许我继续练习。”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力。正是凭着这样的勤奋劲儿,张润秋在这次技术比武中取得了加工中心组第三名的好成绩,虽然他只有不到半年的企业实际操作经验,而进入前五名的其他四位师傅都有超过十年的数控加工经验。
经过这次比赛,张润秋更堅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信念。同时,他也渐渐学会了理性、全面地考虑问题,懂得了与同事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他认为,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是在技术岗位上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些,一要始终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二要勤奋好学,持之以恒;三要认真、细心。
在学习中成为复合型人才
张润秋总说:“老话讲的好,艺多不压身。”不论是在技校学习,还是在实习期间,对自己所接触到的每一项技术都要认真学习,千万不要因为和自己的专业没关系就放弃。他之前学习的铸造专业知识在现在的工作中,还有用的上的时候。“有一次企业承揽外协加工任务,要求我们从毛坯开始提供,对方只送来了木制的包括芯盒在内的一大堆模具,由于运输的关系,部件都散落了。别的师傅包括技术人员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利用在铸造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只用几分钟就把零部件组装到了一起,快速解决了难题。所以说,任何职业技能都有可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让你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谈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张润秋谦虚地说,这都得益于企业为技术工人搭建的发展平台。在经纬股份榆次分公司,技术工人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每一项技术都有师傅言传身教;同时,企业还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各种机会,让员工在发挥自身才能的同时,不断发掘出自己的潜力。
金蓝领名片
张润秋,经纬股份榆次分公司精大件厂职工,技师,2010年公司职工技能大赛数控加工中心组第三名、2010年经纬青年岗位能手、2011年公司技术拔尖人才、2012年公司拜师学技“金牌”师傅、2012年公司十佳职业道德标兵、2013年公司优秀党员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