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铀矿成矿过程中有机质作用的实验研究——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来源 :地质论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采自吐鲁番-哈密盆地西南部的样品,有针对性地做了一系列有机质抽提及分离实验,即①利用氯仿抽提岩石中有机质实验;②利用CS2-NmP(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抽提岩石中有机质实验;③腐殖质提取及分离实验.以上有机质抽提物及分离物分别做铀含量测试.通过实验发现,按以上实验顺序,岩石有机质提取物或分离物中铀含量依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腐殖质中分离出的黄腐酸(Fulvic acids)中铀含量最高,说明在吐哈盆地西南部砂岩铀矿的形成过程中有机质(主要是腐殖质和沥青质)的吸附作用起到部分作用,起
其他文献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世界各国食品贸易大幅度增长,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断发生,它已波及世界众多的国家和地区。由此不仅危害到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度,使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发育巨厚的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是该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层系.塔中45井在上奥陶统灰岩储层内获得高产油气流.研究发现其含油气层段因萤石脉的改造而
环斑花岗岩是一种特殊结构的花岗岩类,并且多数产在元古宙克拉通中.笔者曾报道了在秦岭造山带中发育有印支期具有环斑结构的花岗质岩石."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质疑"一文认为
东川播卡-拖布卡地区金矿是云南中部"康滇地轴"中、新元古界昆阳群岩石中发现的第一个金矿,位于接近三江褶皱带的扬子地块西缘.原生金矿化为含金黄铁矿石英脉、细脉、网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