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预习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wd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原本是教师的常规教学手段,但近来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多数学课堂上已经看不到学生预习的痕迹了。究其原因,原来是教师害怕学生经过预习,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再来对它进行探究就失去意义了。但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它是学生的一种独立学习活动,学生在自学中借助已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学习、探索与思考,并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我认为:预习是让学生重新整理原有认知的一个很好的时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唤醒了自己的知识、技能、情感的基础,提前调用“经验”,使之尽早走入新的认知过程,让课堂更高效。
  一、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
  浏览式预习、自学式预习是预习通常采用的形式。这样的预习形式过于简单化,预习过程短暂化、预习无选择性,目标和任务泛化,学生的预习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不能很好地展示出学生的预习个性,在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建构起兴奋点。
  二、表格式预习,让预习散发光彩
  那么如何让学生正确进行预习呢?各门学科的预习各有不同,就数学学科来说,从我在教学中的实验,我觉得在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一开始,我们就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驱动,不要让学生无从下手,要给学生一个预习的模式。为此我设计了一种表格式的预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表格里的内容,按要求在预习的过程中完成,这样可有效地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根据现阶段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我根据各课型(概念课、计算课、实践活动课、解决问题课)制定了不同的课前预习反馈表。
  1.计算课的预习表格
  主要包括:预习内容;课本的方法;我的算法(算法1、算法2、算法3、算法4);我的发现;我的问题;我的例子等几个栏目(如右图)。
  【具体做法】
  “课本的算法”是要求学生把例题的解法独立再现一次,有困难的学生可按原题照写一遍。
  “我的算法”即记录和例题的不一样的个性化的算法。
  “我的发现”记录自己独到的思考。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应重点从哪些方面去“发现”。例如在预习计算方面,我们应教会学生从计算方法、计算顺序,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等方面进行“发现”。
  “我的问题” 让学生记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
  “我的例子”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出相应的例子,并进行解答。
  这样的设计突出了计算课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特点,通过这种预习的模式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预习的同时还能展示自己的思路。
  2.概念课课前预习表
  主要有包括研究的问题;采用何种途径收集资料(看书、读报、上网、听说的、看电视、其它);搜索关键词;搜集资料摘录;研究收获;寻求帮助这几个栏目(如右图)。
  【具体做法】
  “研究问题”写书本上的也可以是自己想到而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去主动思考。
  “采用何种途径收集资料”表格里设计了看书、读报、上网、听说的、看电视、其它这几个部分,主要是提供给出学生一些选择的思路和方向,让学生自由的进行选择,在反馈交流时也更能体现多样化,同时学生之间也能相互进行学习。
  “搜索关键词、搜集资料摘录”这儿填写关键词,并把搜集的资料通过整理以后记录在“摘录”这栏中。
  “研究收获”学生可以把自己通过查寻得到的一些结论填写在这儿,字在不多有想法就灵,不会写的同学也可以直接抄写书本上的一些概念。
  “寻求帮助”把自己不明白或疑惑的内容记录在这儿,同时在交流的时候学生通过相互学习,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突出概念课的教学,让学生能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主动获取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样一来每个学生的研究过程各有不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一样的发展,这种预习的模式比较适用概念课的预习,有效的避免了学生读记等方法。
  3.应用题课前预习表
  应用题的预习,我主要让学生从题目的结构特征,例题的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以及解法等方面进行。所以表格的设计主要包括:我做的题目;我解题策略(写对应关系、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画图);我的做法;我的特殊解法;我在解题中的困难(如图)。
  这张表格的应用要求:在选择了不同的解题策略之后,学生要在解题全过程展现中有所体现。如选择画线段图那么在这一环节是必须要画出线段图,如选择是对应关系也是如此,同时也要补上一定的文字进行说明。这样一来能很好的展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通过老师检查预习作业能充分的暴露出学生的不足点,在课堂上能对“症”下“药”。
  三、反馈让预习效果锦上添花。
  没有反馈的预习就不会收到很好教学效应。学生完成预习表格后,需要在上课之前,和组内或是同桌的同学相互学习检查,推荐比较好的预习表格张贴在教室里让更多的同学学习和交流。也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交流在预习中的好方法。老师也要及时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二次检查,做个别的批注或是对学生在“帮助”这一栏提出的问题进行书面的回答,这样都是一个很好的针对个别学生的反馈形式。学生在明确自己不足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老师个别批注明确自己以后预习时要注意的问题和方向。在反馈预习作业的同时老师也获得了学生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这种师生互相反馈的形式可使预习更有效。同时也能更好地学习别人的预习的方法及一些策略,促使表格式预习更好的完成,使预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以往没有给出一表格的形式,学生最多只是回去把书先看一遍就算了,回来一问,个个都说有预习,都说不知道,课堂气氛沉闷。通过实验我发现通过表格方式把目标和任务明确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一些基础的知识通过看书预习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跟重要的是改变了课堂的生态,还有课堂上不再是老师的“天下”,而是学生的“天下”。学生通过预习的汇报、举例、提问、辨析、解疑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就连平时表现差的学生也能说上一两句,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质疑、解难的自主探究能力大大提高了。
  做好这样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而且有益于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数学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要学好数学,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其他文献
青稞酒,藏语叫做“腔”,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劳作、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通过喝酒可以御寒,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解乏、助兴的作用。因此,在藏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能酿制青稞酒。本文是笔者利用教材中酒精发酵原理,结合藏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具体内容如下:  一 、教学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开放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大。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生力量,开放教育以其灵活、便捷的网络手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然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地方的高等教育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石。  我国地方高校担负绝大多数人才的培
学位
“教”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就该是这门艺术中最鲜亮的一笔,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要以感情赢得感情,用心灵感受心灵,让“教”与“学”真正产生共鸣,为上好音乐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和教学目的  1、一个正确的教学观是一名教师在工作岗位有所成就的前提,是培养健康向上人才的基础,尽管音乐一直被视为小三门,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也一定会深入人心。 
期刊
期刊
语文作文在考试中占据语文学科近一半比例,不难看出作文的分量之重.好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更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现阶段初中作文教学模式过于
所谓娱乐教育是将娱乐以及教育相互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站在娱乐技术的教学理念立场上,深入分析与研究了教学特点以及使用此方法的实际案例.
今年以来,我省全面推进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河长制为抓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力争通过工程修复、自然恢
期刊
公共治理是继新公共管理之后的一轮新革命,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改革的方向标。我国政府也希望通过进一步改善公共治理来实现社会优良管理的目标,因此改善公共治理应该成为政府改革